更新時間:2024-06-03 15:41:36作者:佚名
事實上,科學與工程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個學科下的專業大類:
科學:
工程:
從學科大類來看:
應用科學專業側重于理論研究,目標是培養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從高校來看,理科實力最強的高校往往是人們認為的“文科”綜合性高校,比如北大、復旦、南京大學都是國內理科實力較強的學校,其理科實力強于清華、上海交大這些“理工科”高校。
小凡提醒:科學不要與純理論混為一談。科學的研究內容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基礎理論研究;二是應用基礎理論研究(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或為應用奠定了基礎);三是應用研究,純理論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工程專業注重實際應用,是利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科學原理,結合生產實踐中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培養在相關生產技術領域從事設計、制造、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和工程師。
“理工類”大學雖然定位為理工科院校,但往往工科強,理科弱,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貝語網校,都是中國工科實力最強的學校。
從目前情況看,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越來越需要工程人才投入傳統制造業和新興信息通信產業。
就業市場對工程類人才的需求高于非工程類人才:
根據MyCOS-2013-2017年度高校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估▼▼▼:
2013年工科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2.6%,比非工科畢業生就業率(91.4%)高1.2個百分點;2017年工科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上升至93.5%,比非工科畢業生就業率(90.8%)高2.7個百分點。
從2013年至2017年連續五年的就業情況可以看出,全國就業市場對工科專業人才的需求穩步增長,且明顯高于非工科專業整體水平。
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領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建筑業和媒體/信息通信行業。
MyCOS 數據顯示,超過 60% 的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于三個領域:制造業、建筑業以及媒體/信息和通信行業。
從2013年至2017年的跟蹤統計數據來看,工科畢業生在不同行業的就業比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制造業的占比有所下降。
具體到職業方面,根據麥可斯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工科本科畢業生主要職業類別占比顯示,選擇建筑工程、電氣/電子(不含計算機)、機械/儀器、機動車機械/電子等職業的占比整體呈下降趨勢。
工科畢業生選擇計算機及數據處理、互聯網開發與應用等職業的比例呈上升趨勢。這與上文工科畢業生選擇的行業比例一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工科畢業生選擇加入互聯網、通信等新興行業。
以上數據讓我們大致了解了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也許你會說,學工程確實是一個好主意,因為畢業后你一定能找到工作。此外,由于工程專業傾向于實用性,你通常都能找到合適的專業!
所有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嗎?
MyCOS數據顯示工學和理學的區別,本科工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并非100%,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在70%左右。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例如從上圖中2015屆本科工科畢業生的工作情況來看工學和理學的區別,三年之后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下降了6%。
有些工作和自己的專業不符是什么原因呢?
據麥可斯數據顯示,2017屆工程類本科畢業生中,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的占比為40%是因為所學專業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望;19%是因為現實原因,不得不先找工作后再選擇其他工作;11%是因為無法滿足專業相關工作的要求;11%是因為專業崗位空缺少;10%是因為專業工作環境不好;9%是因為非專業工作收入更高。
小凡的建議
工程學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總體就業形勢良好。
但我們還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深入了解該專業未來對應的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判斷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此外,考慮到有11%的工科畢業生因為無法滿足專業相關崗位的要求而選擇其他不相關的工作,未來在大學的學習就顯得更加重要。打磨專業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或許是未來想要選擇工科專業或者工程相關職業的同學們應該樹立的第一個意識!
今天的內容就結束了,大家對工程專業有沒有更多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