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4 20:56:20作者:佚名
小學升初中家長必知!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優秀初中學校亮相!
1.呼和浩特市求是中學
呼和浩特市求是中學是呼和浩特市最早建立的民辦中學,目前有新老兩個校區,老校區位于呼和浩特市興安南路,新校區位于由由坂村北。學校設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部,隸屬于內蒙古農業大學。建校以來,初中部連續多年位居全市中考第一名,高中部競爭力也十分強勁。近年來,求是中學學生中考平均成績在520分左右英語作文,優秀率接近60%,及格率達95%,均位居全市第一。50%的學生成績在二中分數線以上。全市中考前10名的考生中有一半在求是中學。
2.內蒙古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是內蒙古農業大學附屬小學。學校位于內蒙古農業大學西郊,是2000年1月經自治區教育廳、內蒙古農業大學、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新城區教育局批準成立的九年制學校。學校校園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現有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 有前后兩個10000平方米的運動場,多媒體學生教室98間,計算機教室4間,科學實驗室2間,生物實驗室2間,物理實驗室2間,化學實驗室2間,舞蹈教室2間,美術教室2間,多功能廳1間,1700平方米的半地下運動場,網絡中心1間,紅領巾電視臺1間,紅領巾廣播室1間,印刷室1間,圖書閱覽室2間,開卷閱覽架50余架。
3.呼和浩特市僑華學校
呼和浩特市僑華學校傳承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傳統的校風、學風,以二中的辦學理念和教育目標為指導,嚴格管理學生,熱情負責,一切工作都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對師生充滿理解和關愛。位于賽罕區大學東路僑華世紀村,為政府援建的民辦學校。校舍由巨化集團承建,教學環境優美,設施一流。教室寬敞明亮,每個班都有獨立衛生間,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樓內有電熱水器,為學生免費提供飲用水;設有閱覽室,可供學生借閱書籍;公寓寬敞舒適,可容納8人;學生食堂方便衛生,飯菜可口。
4.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北京市四中呼和浩特分校位于金橋開發區世紀十路1號,占地面積10.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48萬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圖書館、綜合實驗樓、文體館、行政樓、師生公寓樓、餐廳等11棟單體建筑,以及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學校有64個班級,每個教室都配備了現代化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寬敞明亮的圖書館內設有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師生電子閱覽室,師生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圖書資源,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學校每周上五節課,作業很少,都是老師一一挑出來的。而且北四分校是封閉式管理,非學生或教職工不得進入。學校距離較遠,大多數學生都住在校園里。
5.呼和浩特市赤樂川實驗中學
呼和浩特市赤樂川實驗中學位于呼和浩特如意開發區,由市政府投資1.8億元興建,占地90余畝,設計規模36班,是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學校自設計規劃以來,就朝著“自治區一流、呼和浩特一流”的目標邁進。
6.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學始建于1979年,位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烏蘭察布東路35號中學西巷。東鄰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呼和浩特市秋實中學,南鄰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及其附屬小學,西鄰內蒙古自治區醫院,北鄰內蒙古保衛廳。地處呼和浩特市核心區位,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優越,自然環境良好。擁有功能齊全、設施齊全的全新教學樓,有教室67間,電化、心理、音樂、美術等教室9間,理化實驗室8間,教師辦公室16間,行政辦公室7間,大小會議室、閱覽室等共計16906平方米。
7.呼和浩特市第36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學位于西林南路與新建西街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其前身是呼和浩特市第二毛紡廠職工子弟學校,建校初期為完全中學,1979年改制為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學,1986年撤銷高中,改為初級中學。30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在歷屆領導和教職工的不懈努力下,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學由一所薄弱學校發展成為具有良好社會聲譽的義務教育示范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堅持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并重,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納入學校長遠規劃,以“樂學、堅韌、卓越、完美”為校訓,擁有一支理念先進的德育隊伍,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
8.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始建于1968年,是一所具有四十多年辦學歷史的普通綜合中學。 先后被創建為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示范校、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學管理先進集體、呼和浩特市文明單位、呼和浩特市素質教育先進集體、內蒙古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內蒙古級文明單位、內蒙古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學校、內蒙古綠色學校、內蒙古自治區環境友好學校、內蒙古書法教育實驗學校、自治區德育百強學校、2013年全國創新教育示范校、全國特色教育示范單位、全國名校、國家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實驗校、全國少年兒童素質教育年展優秀組織單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基地。學校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被批準為“內蒙古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
9.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學是賽罕區最早建校的全日制中學,位于呼和浩特市東郊,占地面積114195平方米。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于2002年引進外資呼和浩特市秋實中學,新建學生公寓樓和綜合實驗樓,并安裝了“校校通”遠程教育網絡;2003年引資新建學生餐廳;2004年,經過多方努力,學校投入巨資新建綜合教學樓,2005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2005年、2006年,學校引進外資新建兩棟學生公寓樓,解決了學生住宿問題。
10.呼和浩特市英華學校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英華學校是一所政府大力支持創辦的設有小學、初中、高中的12年制全封閉式寄宿制學校。自2001年創辦以來,連續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民辦學校示范校”;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學會授予其“內蒙古自治區教學改革實驗基地”,多次榮獲賽罕區教育局“優秀校園安全集體”榮譽稱號。現有在校學生1500余人,教職工110余人。學校占地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4.5萬余平方米,是一所設施設備齊全、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學校,也是首都地區首家以高效學習、全封閉管理為特色的衡水中學示范校。 近年來,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學校中考成績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是一所值得家長信賴的學校。
11.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學始建于1969年,位于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東大街,隸屬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教育局。新建教學樓、實驗樓、操場、田徑館、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及4片標準籃球場,改造后的校園占地面積99877.199平方米。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學著力打造“書香雅致、人文和諧”的文化校園,從細節入手、從點滴做起,構建師生互動、平等進步的課堂文化、充滿書香、雅致、文明的庭院文化、充滿人文關懷的食堂、宿舍文化,讓學生時刻與名流交流、風雅相伴,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
12.呼和浩特市民族中學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民族中學始建于1975年,是賽罕區唯一一所完全民族寄宿制中學,位于如意開發區東部,緊鄰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政府、火車東站及呼和浩特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學校建有教學樓、綜合樓,配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語音教室及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教室;有可容納980余人的學生宿舍,配有學生餐廳。2015年政府投資興建了新的教學樓和綜合文體中心。
13.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二中學始建于1968年,位于呼和浩特市“十二五”期間“一街五區”重點規劃的核心區,距市中心9公里,南鄰白塔空港航空城,北接呼和浩特職業技術學院園區。辦學四十年來,學校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為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充分關注,學校設置了小班教學模式,每班不超過40名學生。
14.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學始建于1958年,為一所全日制公辦中學。九中位于呼和浩特市東部巴彥鎮白塔村,毗鄰華嚴萬經塔,是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一所重點農村中學。作為一所寄宿制中學,周邊地區農民子女大多選擇就讀九中。校園占地面積114195平方米,擁有設施齊全的公寓樓和食堂;實驗樓內設有各學科實驗室、計算機教室、語音教室及多媒體教室、遠程教育教室、繪畫工作室、音樂室等;配有標準化多功能塑膠操場、設施齊全的籃球場等學生活動場地及設施。
15.呼和浩特航天學校
航天學校(原名河西中學)始建于1965年,位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東南部黃河哨鎮,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所在地,原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子弟學校,2006年5月1日劃轉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教育局管理。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和體育、藝術特長班為一體的全日制12年制普通公辦學校。有小學、中學兩個教學區,總占地面積100余畝。有教職工120人,中學高級教師48人,學科帶頭人和教學專家10人; 學校擁有齊全的計算機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館閱覽室、數字圖書館、校園網絡、塑膠運動場,并將于2014年9月建成全新的現代化食堂,可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16.呼和浩特市第十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十一中學始建于1960年,為賽罕區屬公辦學校,1983年開始高中階段職業教育,是賽罕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現有綜合樓4300平方米,教學樓2590平方米,公寓樓2630平方米,餐廳708平方米(公寓樓、餐廳已列入2018年重點維修改造項目),400米標準塑膠田徑運動場,配有先進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及各類功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