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8 08:31:43作者:佚名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學(含幼兒園,下同)教師專業素質,按照魯師函[2023]39號和威海市教育局《關于轉發魯師函[2023]39號做好2023年“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就我市2023年“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實施情況通知如下:
1. 項目目標
以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為目標,依托培訓平臺、網絡課程資源、電子圖書資源和專業指導,支持全省中小學教師完成不少于24小時的自主選拔學習任務,推動教師專業閱讀;試點探索基于診斷性考核的教師精準選拔;探索在全區推廣線上線下混合式培訓指導的有效模式;探索線上培訓與校本培訓融合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習成果在教育教學中有效應用,提高培訓實效。
二、培訓對象范圍
參加人員涵蓋全省基礎教育各階段46個學科(見附件1)的在職教師,各級教學科研機構、師范培訓單位中持有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學科研人員、科研人員、專任教師、中小學及幼兒園校長可選擇相關學科參加培訓。
3. 實施
項目實施階段包括課程學習、專業指導和實際應用。
1. 課程學習
參與教師通過“山東教師教育網”(PC版)個人空間或手機APP“教師圈”進行課程學習,課程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完成學習任務可獲得24-28個學分。
1.必修課程。包括必修學科課程和通識教育課程。必修學科課程為培訓平臺隨機推送的3門市級精品課程,每門課程1學時,共計3學時。通識教育必修課程為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學時2學時。參與教師完成必修課程規定的學習任務,經考核合格后,可獲得相應學分。
2.選修課學習。包括學科選修課和通選課。學科選修課包括統一教材培訓、課程實施培訓和課例評析。通選課包括師德與作風建設、班級管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發展與職業規劃指導、STEAM教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教育評價、學校創新發展、新課程實施與評估等。選修課總時長約1900課時。參與活動的教師將在學校選定的專題內,結合平臺智能推送的選課建議,自主選擇學習19-23課時(其中學科選修課不受學校選題限制),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經考核合格后獲得相應學分。
培訓平臺提供電子圖書供教師選擇閱讀,參與教師可通過平臺積極參與圖書推薦活動、經典閱讀活動等,優秀的閱讀活動可獲得繼續教育學分獎勵(專業閱讀操作及學分獎勵說明詳見平臺)。
2. 專業指導
省項目辦成立了由教學科研人員、高校教師、齊魯名師、特級教師組成的省級指導專家組,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專業指導。線上指導通過線上工作坊制作課程說明會、上傳優質資源、組織線上答疑、開展研討交流、推薦優秀案例等形式開展。線下指導以試點縣(市、區)現場會形式開展,結合區域教育實際,以現場課堂、協同教研、專家講座、專題論壇、案例拓展等形式開展。省級指導組要圍繞教育教學熱點難點問題,探索可操作性解決方案,通過說明會、網絡直播等方式積極推廣創新經驗。
各市、縣(市、區)及參加學校要結合實際,組建指導專家團隊,采取有效方式開展專業指導。
(3)實際應用
參賽教師要把所學所感切實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推動教育創新發展,依托山東省“一師一精課一課一活動”山東教師遠程研修,積極參與課件創作、課件研究、觀課評課等活動,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參賽學校要在深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個性化課件創作、分步課件分享、課件競賽等活動,不斷提升參賽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件創作水平。
4. 時間安排
1、教師信息采集及報名時間,各城市應于8月10日前完成報名。
培訓教師信息采集及報名工作(工作流程見附件1),確保教師信息的準確性。未完成信息更新采集的教師將無法選課。
(二)培訓管理人員和指導專家培訓時間。7月中下旬,舉辦市、縣級培訓管理人員和省級指導專家高級培訓班(具體事項另行通知)。市、縣級指導專家組培訓時間由各市自行確定。
(三)選課時間。選課平臺開放時間為8月11日至9月15日山東教師遠程研修,各城市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時間,根據學校近期工作重點和平臺提供的各學校選課信息,組織學校選課,教師根據平臺提供的選課建議進行選課。
4.市級精品課件報送時間:9月27日前,各市向省級精品課件平臺報送市級精品課件。
(五)課程學習時間:8月15日—12月31日 開放課程學習
該平臺由各市在開學期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通用必修課、選修課學習起止時間;學科必修課學習開放時間為10月18日至12月31日,2023年學分注冊時間為2023年12月31日。
(六)專家指導期:2023年8月15日至2024年4月30日
省級專業指導活動定于每月2、3日舉行,市、縣級專家指導活動時間由各市另行確定。
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
五、組織管理
(一)山東省教育廳負責山東省“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的宏觀管理和監督指導。在山東省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設立項目辦公室,統籌項目管理組織工作,優化培訓平臺研發、課程資源建設、省級專業指導等工作,指導各市發揮主體作用,做好組織報名和培訓管理工作。選擇4-5個縣(市、區)探索開展基于診斷測評的幼兒園教師精準選拔試點工作。選擇部分縣(市、區)積極探索在全區域推進混合式培訓試點工作。
(二)各市可自主選擇參與2023山東省“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的時間和方式。各參與實施2023山東省“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的城市,應以城市為單位,研究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各市應切實加強業務指導、過程管理和考核,創新工作方式,充分調動參加教師學習、研討積極性,確保培訓實效。積極向省級專家、項目辦推送生成性優秀培訓成果和案例,并通過省級網絡平臺進行展示交流。
(三)中小學校長是項目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參與學校要服務學校近年來工作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培訓與校本培訓融合實施方案,積極探索有效路徑,推動線上培訓常態化、校本化;結合學校實際和發展規劃,自主選取不超過6個一般專題供教師自主學習(其中,師德師風建設專題為必修專題);制定課程學習、專業輔導、考核評價、成果物化等活動計劃,落實教師學習場所和網絡條件保障,督促指導教師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利用平臺電子圖書資源,積極組織參與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推薦圖書活動,營造“書香齊魯”良好氛圍。
(四)各市縣教育(教體)局要在認真總結上一學年“精品課程”創建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完善2023年“精品課程”創建活動方案,嚴格遴選“精品課程”,確?;顒訉嵭?。各市要按照《2023年省級精品課程創建內容目錄建議》(見省級精品課程平臺)組織開展精品課程創建活動。原則上每市、每年級、每學科、每版本、每門課程限選1門精品課例,每位教師限選1門精品課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只參加省級課程共享,不參加省級課程觀摩評比和省級精品課程評選活動。
省項目辦將根據教師學習任務考核情況,通過山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登記相應學分,遴選一批優秀的研討班、網絡培訓和校本培訓融合示范學校,推廣其典型經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我部將組織第三方機構對培訓項目進行全面評估。
附件:信息采集及登記工作流程.docx
榮成市教育體育局
2023 年 7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