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08 17:16:20作者:佚名
目前2024年浙江師范大學錄取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各“985工程”高校均已發布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考生可登錄“陽光高考”網站報名。下面將2024年、2023年各高校招生簡章變化情況進行對比,方便考生掌握動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高校,一起來看看吧↓↓↓
1. 申請
(一)選修科目要求
理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已調整為物理、化學兩門科目,部分文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也進行了調整,具體調整內容請以各高校2024年招生簡章為準。
(二)新增專業
強基計劃重點關注與基礎學科關聯度高的專業和新興交叉學科,服務于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重點領域。當前面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破壞與污染等問題,為改善人與自然關系,促進人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部分高校結合本校特色和專業優勢,增設了一些與生態環境相關的專業。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增設了地理學,上海交通大學增設了船舶與海洋工程,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增設了海洋科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增設了生態學。這些新增專業對國家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災害防治、國防安全等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2024年各高校強基計劃新增專業情況詳見表1。
表1 2024年強基計劃新增專業列表
機構名稱
2024 年的新專業
北京大學
新增生物科學 IV(生物醫學工程)和生物科學 V(基礎心理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航天(飛機動力工程、飛機控制與信息工程)(替代飛機動力工程專業)
北京師范大學
新增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
復旦大學
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取代漢語言(古文字學))
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取代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
附加信息和計算機科學
上海交通大學
新增造船和海洋工程
浙江大學
生物育種新科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核工程中的新工程物理學
新增地球物理學
廈門大學
生態學被添加到生物科學類別
新增海洋科學
中國海洋大學
新增海洋科學
武漢大學
新增地球物理學
中南大學
新增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安交通大學
新增材料科學與工程
蘭州大學
新增生態
(三)提交申請材料
2024年,部分高校增加了學生提交報名材料的要求。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要求:考生在報名過程中,須下載填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考生個人陳述材料》表格(附件1),并按要求將個人陳述材料及相應證明材料上傳至報名系統“補充信息”欄。今年報考強基計劃的學生,請關注招生簡章中的相關要求或報名系統的提示,完成報名。高一、高二學生若考慮在高三下學期報考強基計劃,可及時整理獲獎證書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證明。
2. 入圍
(1)新增第一類考生作為“特殊考生”錄取的政策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8所院校對第一類考生提出了特殊政策。大部分院校的第一類考生特殊政策對數學優勢學生有利。各院校第一類考生特殊政策詳情見表2。
表2 各院校對2024年第一類考生的特殊政策
機構名稱
第一類候選人的特殊政策
北京理工大學
第一類未入圍考生中,若有高考數學科目取得滿分的,可破格入圍學校考核。
大連理工大學
數學、應用數學專業,數學成績不低于145分;在已實施高考改革的省份,應用物理、工程力學專業,物理成績不低于97分,高考文化科目加權分數線為各省、各專業計劃的4-6倍(含6倍);在已實施高考改革的省份,應用化學、生物工程專業,化學成績不低于97分,高考文化科目加權分數線為各省、各專業計劃的4-6倍(含6倍);在已實施高考改革的省份,應用化學、生物工程專業,化學成績不低于97分,高考文化科目加權分數線為各省、各專業計劃的4-6倍(含6倍);
吉林大學
報考我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考生,高考數學成績在145分及以上,高考成績達到原籍省份公布的第一批??本科招生最低控制分數線(特殊類型招生最低控制分數線)但未達到入圍標準,可破格錄取。
山東大學
高考數學成績達到148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獲第一志愿專業錄取。
中南大學
首選專業為數學、應用數學且高考數學成績達到145分及以上的考生,不受名額限制,直接入圍。
國防大學
數理科成績(在未改革高考省份為理科綜合成績)達到該科目總成績98%以上且高考成績為學校省招生計劃3倍至5倍的考生也可入圍。
中山大學
報考物理學、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并經確認的學生,如各科成績符合下列要求,可破格報考中山大學:
特殊要求:數學≥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綜合理科≥280分(傳統高考省份)。
西北工業大學
數學成績達到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績為省招生計劃4至5倍之間的考生,可申請學校評估重點錄取。
(2)合格分數的計算
越來越多的高校更加注重考核考生與所選專業更相關的學科學習基礎。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均采用了高考成績與重要加權科目成績加權計算錄取分數的方法。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多數高校將數學作為重要加權科目,南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部分高校將語文作為文科專業重要加權科目。此外,南開大學還制定了更為詳細的與招生專業對應的重要加權科目表,如表3所示。
表3 南開大學2024年各招生專業對應重要權重學科一覽表
專業名稱
全面改革高考的省份
重要加權主題
尚未實施綜合高考改革的省份
重要加權主題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物理
數學
物理
數學+物理
沒有任何
化學
數學+化學
生物學
數學+生物學
歷史
語言
哲學
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
注:錄取分數線由考生高考成績與重要加權科目成績加權計算得出2024年浙江師范大學錄取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計算方法為:錄取分數線=高考重要加權科目成績×1.5+其他科目高考成績總和。
(三)入圍比例
2024強基計劃考生比例已有多所高校降低。如廈門大學、復旦大學的考生比例由6倍降至3倍,湖南大學的考生比例由6倍降至4倍,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的考生比例由6倍降至5倍。考生比例的降低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錄取分數線,學生的報考壓力也會增大。
3. 審查
(一)高考設立后、成績公布前進行初試的高校數量增加
近年來,設立初試的高校不斷增多,由8所增至2024年的10所(北航、蘭州大學2024年增設初試)。目前設立初試的高校有:北航、復旦、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凡按簡章要求完成報名的一級考生均可參加初試(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要求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的二級考生參加初試,但獲得二等獎及以上的二級考生無需參加初試)。 初試將以筆試形式進行,時間為6月12日左右,具體考試科目、時間、地點安排請及時查閱所報考院校官網。大部分高校初試成績不計入總成績,僅作為能否參加復試的依據(通過初試的考生可參加復試,初試不及格的考生不再參加復試)。如果同學們想報考上述10所高校的強基計劃,請密切關注各高校發布的關于強基計劃初試的通知,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和各項備考工作。
對于設立初試的高校,復試時間也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前,強基計劃錄取時間也在早中晚高峰志愿提交之前,這樣有利于高水平高校提前招收人才,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采取這種方式。
(2)面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面試分數由原來的40分提高到70分,增加了面試在綜合成績中的比重。在面試中,學校還將參考考生綜合素質測評材料,重點考察學生的理想信念、興趣特長、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能等。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具有全球胸懷的考生更能在面試中展現風采。
4. 栽培
(一)本碩博聯合培養
教育部《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2023年招生工作的通知》(教發[2023]1號)要求,加強招生與培養銜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做好本碩博銜接等后續培養工作,引導學生“立大志、立德、成才、擔大任”。2024年,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錄取后的培養模式。
2023年秋季,參加強基計劃的首批學生將進入轉學階段。轉學階段是指參加強基計劃的學生在完成本科學習后,轉學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轉學階段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高校會組織轉學評估,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要評估在該校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是否有助于自己未來的發展。因此,轉學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發展與高校培養的匹配程度。各高校官網公布的強基計劃首批學生轉學率顯示,中國農業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的轉學率最高,達到100%;大部分高校的轉學率在60%-90%之間。轉學率可以作為報考強基計劃考生的重要參考因素。
(2)跨學科培訓
大部分高校在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明確,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學生將主要接受強基計劃基礎學科的培養,部分學生還可根據培養計劃在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國家安全等重點領域以及國家緊缺人才的人文社科領域接受交叉學科培養。因此,考生可以先確定自己有興趣學習和研究與本專業相關的內容,未來將利用所學知識攻克高、精、尖的技術難關,再根據自己的優勢學科選擇專業。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意愿確定具體的學習和研究方向。
如果您看完文章還有什么疑問,或者想了解更多強基礎課程其他方面的知識,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老師為好友,會有專業老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