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12 17:24:48作者:佚名
KTH 強大的科研聲譽鞏固了其作為歐洲最著名理工大學之一的地位。與歐洲大陸其他理工學院一樣,它沒有綜合性的文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而只專注于工程和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皇家理工學院 1577 名教職員工中,有 185 人躋身斯坦福大學 2021 年公布的全球前 2% 科學家之列。
根據2022年QS世界大學工程與技術專業排名,KTH位列世界第28位,歐洲大陸第8位。其子學科全球排名為:石油工程(21)、建筑學(22)、電氣與電子工程(23)、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26)、材料科學(27)、土木工程(44)、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54)、數學(59)、統計學與運籌學(51-100)。
學校介紹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瑞典語縮寫為KTH,是北歐最大的理工大學,擁有近200年歷史,是歐洲最古老的理工大學之一。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2017年,有本科生、碩士生18000人,博士及以上研究生2000人,教職員工3500人,學校總面積26萬平方米。
★瑞典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技術學校。
★負責瑞典近三分之一的工程和技術研究。
★建筑學、電氣與電子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土木與結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可持續能源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希斯塔校區所在的希斯塔科技園區是繼美國硅谷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信息技術中心。
★與中國高校有著廣泛的合作,是與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最高的瑞典機構。
★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為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歷史
1827年,理工學院成立。
1877年,更名為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1917年,大學搬遷至瓦爾哈拉夫根的主校區。
1927年,建立起完整的現代學術制度并開始授予博士學位。
地點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首都,全國最大城市,也是北歐最大的城市。位于波羅的海與梅拉倫湖交匯處,面積200平方公里,由14個島嶼和烏普蘭和塞納曼蘭兩個陸地區組成。斯德哥爾摩有700多年的歷史,不僅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經濟和交通中心,其工業總產值和商品零售總額占全國的20%以上,擁有鋼鐵、機械制造、化工、造紙、印刷、食品等各種重要工業,全國60%的大公司和銀行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這里。斯德哥爾摩風景秀麗,城市的湖畔和沿海地區尤為美麗。梅拉倫湖上有大大小小的島嶼400多個,每個島嶼都風情各異。 樺樹島出土的文物中,曾發現中國唐代的絲綢碎片,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區充滿著濃濃的中世紀氣息。
2015年,普華永道對世界27個經濟發展中心城市進行了比較,斯德哥爾摩在智力資本與創新、創業環境、健康、安全等方面均位居全球第一。
斯德哥爾摩人口約兩百萬,氣候與中國大連相似,是一座舒適而獨特的城市,擁有歐洲最潔凈的空氣、最低的犯罪率和干凈的街道,超市店員、清潔工、公交車司機等幾乎每個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學校校園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地區有五個校區:主校區位于城市東部的瓦爾哈拉夫訥根,另外還有位于希斯塔、南特爾耶、弗萊明斯貝格和索爾納的校區。
2017 年,KTH 主校區迎來了百年校慶。主校區由建筑師 Eric Lallerstedt 于 1917 年建造,建筑和周圍環境由瑞典藝術家 Carl Milles、Axel T?rneman、Georg Pauli、Tore Strindberg 和 Ivar Johnsson 在 20 世紀初裝飾。主校區最古老的建筑于 1994 年進行了全面翻新。盡管當時校園已經很大,但 KTH 很快就擴建了校園并建造了新建筑。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學校聲譽
學校除了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專業領域一流的教育和研究設施外,還與世界許多國家的大學有合作研究項目和課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不斷完善其開設的各類課程,以滿足當今社會的新需求,特別是新興的信息工程和生物科學。學校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校企互利合作使其畢業生深受雇主歡迎。
學校資源
現代化的實驗室和優良的計算機設施為科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KTH在歐盟科研領域,尤其是歐洲創新學院中占有領先地位。
作為 KTH 的研究員,您將隸屬于 KTH 的五個學院之一。通常,每位教授將領導一個由博士生和/或其他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每個小組將參與一個或多個研究項目,這些研究項目可能持續數年。
KTH 已創建了多個國家研究中心,并且是歐洲知識與創新共同體三個成員中的兩個的重要合作伙伴,歐洲知識與創新共同體是歐盟資助的一家著名的歐洲創新與技術研究所。InnoEnergy 活躍于可持續能源領域,而 EIT ICT 實驗室則從事信息和通信領域的研究。
KTH積極推動科研成果商業化,經過長期努力,已誕生數家優秀企業,目前股票市值較高。
學科設置
KTH 皇家理工學院設有 5 個學院,提供 60 多個碩士課程,全部以英語授課。持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的學生可通過就讀這些課程獲得國際認可的碩士學位。在 KTH 提供的碩士課程中,約有 15 個是與其他大學建立的合作課程。
KTH 碩士項目的學生人數有限,因此入學競爭非常激烈。除非另有說明,KTH 的碩士項目為期兩年,每年 8 月底新生入學,6 月初畢業。
建筑與建筑環境
建筑照明設計(一年制項目)
建筑學
土木工程
環境工程和可持續基礎設施
房地產和建筑管理
可持續發展技術
可持續城市規劃與設計
交通運輸與地理信息技術
城市化研究(一年期項目)
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
通信系統
計算機科學
電力工程
電磁場、聚變和空間工程
嵌入式系統
智慧城市能源SMCS(EIT聯合項目)
ICT創新
ICT創新(EIT聯合項目)
互動媒體技術
機器學習
媒體管理
納米技術
可再生能源(EIT聯合項目)
安全與云計算 SECCLO(Erasmus+聯合項目)
分布式系統軟件工程
系統、控制和機器人
工程科學
航空航天工程
應用與計算數學
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模擬(聯合項目)
工程力學
工程物理學
船舶工程(北歐五國技術合作項目)
數學(聯合項目)
船舶工程
核能 EMINES(EIT 聯合項目)
核工程
鐵道工程
車輛工程
化學工程、生物技術和健康科學
能源與環境化學工程
工業和環境生物技術
高分子材料
醫學生物技術
醫學工程
分子科學與工程
生命科學中的分子技術(聯合項目)
聚合物技術(北歐五國技術聯合項目)
運動科學
技術、工作和健康
工業工程與管理
工程設計
工程材料科學
創業與創新管理(一年制)
可持續能源系統 SELECT 的環保方法(EIT 聯合項目)
工業管理
創新可持續能源工程(北歐五國技術聯合工程)
集成產品設計
環境與能源工程管理 ME3(Erasmus+ 聯合項目)
生產工程與管理
可持續能源工程
可持續生產發展
渦輪機械航空航天工程大學培訓(THRUST)
評價排名
2021年,KTH在2022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89位。
2020年,KTH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201-250位;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98位;在2021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05位;在2020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201-300位;在2020年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中位列第63位。
2019年,KTH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201-250位;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98位,瑞典第2位;在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07位;在2019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201-300位;在2019年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中位列第61位。
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位列第7位
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KTH位列世界第104位(歷史數據:2015年第92位貝語網校,2016年第97位,2017年第98位)。作為一所理工大學,KTH在全球排名第36位,在歐洲大陸排名第6位。
在2017年THE-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KTH工程與技術專業位列世界第29位,自然科學專業位列世界第90位。
在QS 2020具體學科排名中,KTH共有9個學科排名進入世界前50:電子與電氣工程(17)、建筑與建筑環境(20)、材料科學(27)、機械工程(29)、統計與運籌學(37)、數學(38)、土木與結構工程(42)、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43)。
KTH還被QS評為最受雇主歡迎的學校之一,并在QS 2020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中位居瑞典第一。就業方面,KTH位列全球第94位、歐洲第32位,是瑞典兩所入選百強的大學之一。
THE-QS對其的評價是:“近兩百年來,KTH一直是歐洲培養創新和技術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作為瑞典最負盛名的技術大學,它也是瑞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技術學院。其教育和研究涵蓋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所有分支,以及建筑、工業管理和城市規劃。其教育項目可授予工程、科學和建筑學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擁有超過18000名學生和卓越的國際聲譽瑞典大學排名瑞典大學排名,KTH將繼續培養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幫助他們共同塑造未來。”“KTH的校園位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首都和諾貝爾獎的發源地斯德哥爾摩,擁有悠久的開創性研究歷史,占瑞典大學級技術和工程研究的三分之一。”
超過 1,700 名博士生在 KTH 從事研究工作,并在各自的領域找到了大量進一步學習的機會。”
其他排名: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世界第84位,巴黎礦業大學世界大學排名位列第89位。
瑞典大學排名:4ICU在國立大學中排名第一。根據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KTH在所有科學和工程學科以及建筑學科中均位居瑞典第一。
KTH是北歐五國之一,由瑞典、芬蘭、丹麥、挪威五國頂尖理工科大學組成,分別為: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芬蘭阿爾托大學、丹麥技術大學和挪威科技大學。
KTH 是院長論壇的成員,其他知名大學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和東京大學。
作為歐洲教育區計劃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于2019年公布了首批跨國歐洲大學聯盟名單,入選的大學聯盟共有17個,涵蓋24個成員國的114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芬蘭阿爾托大學、法國格勒諾布爾國立理工學院、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和葡萄牙里斯本大學共7所頂尖理工科大學組成了UNITE聯盟(創新、技術和工程大學網絡)。
R1核反應堆
1945 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后,瑞典軍方領導層意識到進一步研究核武器技術以保護瑞典免受核攻擊的重要性。當時,瑞典對核物理一無??所知,因為所有研究結果都被美國保密。因此,包括羅爾夫·馬克西米利安·西弗特在內的一組瑞典科學家開始研究這一領域,并最終建造了一座核反應堆進行測試。
經過幾年的基礎研究,他們開始在皇家理工學院地下25米的房間內建造一臺300千瓦(后來發展到1兆瓦)的核反應堆,稱為“Reaktor 1”(R1)。反應堆位于斯德哥爾摩人口稠密的地區,半徑1公里內居住著約4萬人。反應堆是KTH瑞典皇家工程學院的重要研究工具。1954年7月13日下午6點59分,反應堆達到臨界質量,引發了瑞典的第一次核反應。R1是瑞典幾乎所有核研究的主要場所,直到1970年出于危機意識而退役。校園內目前的Q餐廳位于R1核反應堆附近。
與中國的合作
助力中國科技發展
近年來,KTH與中國在科技和教育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2017中國(北京)國際技術轉移大會于11月在京舉辦,KTH國際事務副總裁Ramon Wyss在大會上作了特別報告。
與中國頂尖大學合作
KTH與中國高校有著廣泛的合作,是與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最高的瑞典院校。
KTH 廣泛參與與中國頂尖大學的聯合研究項目,并合作開展大量交換生項目。
“這項協議標志著重要戰略伙伴關系進入新階段。我們兩所大學現在開始構建一個強大的新技術平臺,為中國和瑞典的學生帶來最好的教育,”KTH 國際事務副校長 Ramon Wyss 教授在北京與清華大學虛擬學習伙伴關系啟動儀式上表示。KTH 和清華十多年前就開始了合作,最近又擴大了合作,建立了名為 C-Campus 的虛擬學習伙伴關系,其中包括一套虛擬和物理設備工具包,可實現研究人員之間的遠程學習和協作。KTH 和清華也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聯合中心的合作伙伴。
KTH 與中國多所頂尖大學共同管理聯合中心,包括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這些研究中心在信息通信技術、能源與生命科學以及城市發展領域開展戰略研究。
入學要求
KTH皇家理工學院的所有碩士申請均通過瑞典高等教育申請平臺(universityadmissions.se)完成,材料提交審核后將由各專業評審委員會進行評估。
教育背景
已完成相當于瑞典學士學位(180 ECTS 學分)或國際認可大學頒發的同等學歷的本科學位。KTH 的大多數課程都要求學生擁有理學或工程學士學位。請參閱相關課程描述。
有條件錄取:本科最后一年的學生也可以申請 KTH,如果符合條件,將被給予有條件錄取。如果您在申請時尚未完成學業,請附上學位管理辦公室(或同等機構)出具的書面證明,注明預計畢業日期。
語言成績
申請人必須證明其英語水平并提供證據,通常是通過國際認可的測試成績來證明。
其他材料
申請人可能需要提交簡歷、動機信、推薦信等。此要求僅限于 KTH 的某些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