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26 16:38:34作者:佚名
湖南媒體《三湘都市報》日前刊文介紹肖子涵的故事,“長郡中學”官方微信公眾號6月28日以圖文、視頻等形式轉載報道。
肖子涵“長郡中學”微信公眾號
長沙市長郡中學1913班學生肖子涵從被確診白血病、休學到重返校園參加高考,用了近四年的時間。高考成績剛剛公布,這個看上去還有些弱不禁風的女孩,考出了物理627分的好成績。“這份高考成績單,見證了生命的奇跡!”熟悉她的師生們,無不稱贊這個堅強而美麗的故事。
2018年8月,一直身體健康的肖子涵突然反復發燒,隨即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更糟糕的是,一些基因檢測結果不佳,讓這個成績優異、計劃在學業上大展宏圖的女孩一下子跌入谷底。 “我以為我的人生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很難過。”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子涵眼圈紅紅的,她祈禱所有的結果都是“虛驚一場”,但最終還是沒能幸免,“那就只希望有個平安的結果吧!”從小到大,子涵都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于主動表達的人,她習慣把所有的不好情緒都收起來,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化解。
在父母的陪同下,她來到北京開始治療,治療持續了近一年半,“即使經過多次骨髓穿刺、化療,甚至看到自己濃密的頭發脫落,她也從不抱怨。”在母親肖文玲的眼里,子涵一直是個叛逆、不成熟的孩子,但經過這樣的磨難,她仿佛一下子長大了。
肖子涵與媽媽
2019年1月,在經過配型、體檢等一系列檢查后,子涵接受了母親的骨髓移植手術。“媽媽的造血干細胞血漿輸入我體內后,我感覺我的生命不再只是我自己的,還有爸爸和媽媽的。”病床上,子涵拿起畫筆,畫了一幅畫像。畫中的媽媽眼神清澈,面色紅潤,這也是子涵最希望幫媽媽找回的幸福模樣。終于,子涵的身體慢慢康復,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于是,在媽媽的鼓勵下,她時隔兩年重返校園。“當時就覺得,她應該和同齡人在一起,而不是因為害怕身體再次出問題,一直困在家里。”
圖片來自長沙市青少年基金會微信公眾號
雖然對于一個曾經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學霸”來說,課堂是她最向往的地方。但這次歸來,她也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本來我高考是分文理科的,現在實行新高考,要選科,課本知識也做了調整。”當時還在恢復期的她,不停地在學校和醫院之間奔波患白血病休學6年男生高考考出562分,請假的次數也非常頻繁。每次去醫院,她都會帶著課本或者練習題,不甘于學習成績落后。第一次月考,子涵的成績排在全班二十多位,雖然小文玲覺得很不錯貝語網校,但子涵卻覺得很受打擊。“我覺得身體不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學習成績也不能落后于人。”子涵有些沮喪,但還是不想放棄,于是加倍努力,終于在第二次月考中拿到了全班第一名。“其實,可能不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識,應該是你的心態變得更加穩定了。”從此以后,子涵變得更加積極樂觀,不再因為生病而有絲毫的自卑感。
漸漸地,子涵的故事在班里傳開了,“她就像是班級的頂梁柱,她不倒,誰都不能倒。”班主任彭海洋夸獎子涵的堅強,甚至鼓勵子涵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大家,讓身邊的這個榜樣帶動全班同學振作起來。
肖子涵與高三班主任彭海洋
“有時同學遇到困難、挫折,就會拉著我去校園里走走,好像不用我說,她就釋然了。”回憶高中生活,子涵覺得最自豪的是自己幾乎從不因身體不適請假,每天都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拼搏。當被問及學習秘訣時,她想了想,給出了“今天的作業今天就做完”的答案。凡是今天定下的學習任務,一定要拼盡全力完成,絕不能拖到明天。
“其實我很擔心她的身體承受不住,每天勸她少學習多休息,但她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肖文玲說,上學期子涵每天6點上學,晚上11點才回家,有時甚至回家學習到凌晨。“我只是不想再把自己當成一個病人了,只想做一個和別人沒什么兩樣的高考考生。”對于這次627分的好成績,子涵顯得很坦然。“因為疫情反復,加上網課模式,別人都把我們形容為‘最難的高考考生’,但其實有多難呢?”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子涵形容自己更加“佛系”:“我不會再太在意一切背后的結果,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如果沒有變好,那只是因為還沒到最后。”
陽光下,她撫摸著自己掉過又長回來但還有些稀疏的頭發,希望有一天,她的頭發能像她的心一樣豐盈。肖子涵的故事讓長郡中學的老師、同學、家長們都感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報道發布后,朋友圈里點贊如潮,大家紛紛為肖子涵送上真摯的祝福。
肖子涵(中)與同學們合影留念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肖子涵的故事離不開長沙社會各界的關注。2018年12月,長沙市青少年基金會微信公眾號刊登了一篇題為《愛心接力!子涵加油,我們幫你戰勝病魔!》的文章,介紹了肖子涵與病魔抗爭的故事。
文章介紹,外表文靜俏麗的肖子涵,性格沉穩內斂,內心勇敢堅強。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后,她沒有絕望、氣餒,而是積極配合治療。如今她已做了5次骨髓穿刺、8次腰椎穿刺,卻從未痛哭過。化療常常讓她出現嘔吐、頭暈、皮膚血管發紺、疼痛等不適,但從未阻擋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熱愛學習、畫畫,在暫停治療期間還為自己制定了學習提升計劃。住院期間,她依然在病床上認真學習、畫畫。她是醫生護士眼中的優等生、畫師,更是父母心中的好女孩。
文章透露,自發病以來,子涵得到了很多老師、同學、父母和朋友的大力幫助,給了她很大的鼓勵和信心。前期治療花費近50萬元,接下來的治療費用,以及之后的移植手術、術后排異反應、靶向治療等預計要花費100多萬元。北京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費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這已經是一個普通家庭無法承受的負擔。為了照顧孩子,父母無法再工作,不得不提前退休,家庭收入也大幅減少。如今子涵的病情基本穩定,醫生表示正是移植的最佳時機,但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子涵和父母不得不向社會愛心人士尋求幫助。希望大家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子涵順利接受治療,早日康復。
肖子涵在學校工作室畫畫
“長沙共青團”微信公眾號也在2019年6月發布文章透露患白血病休學6年男生高考考出562分,“愛苗”幫扶活動精準發力,比如身患白血病的長郡中學學生肖子涵就籌集善款32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