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27 10:27:05作者:佚名
重慶市開縣大金鎮官坪村村民房屋部分倒塌(9月17日攝)。
記者對比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新時代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發現,今年“中軍研究院”發布的“百強縣”中有17個為“國家級貧困縣”,陜西府谷縣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全國百強縣(市)”,河南固始縣、重慶開縣等14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和“西部地區百強縣(市)”名單。
近日,一個名為“中軍縣域經濟研究院”的機構在各大媒體上公布了第十一屆“中國縣域經濟基礎競爭力百強縣(市)”、“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全國百強縣(市)”和“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在“西部地區百強縣(市)”排名中,有17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引發輿論關注與質疑。“國家級貧困縣”真的“強大”了嗎?“百強縣”榜單是如何確定的?評選活動背后是否有玄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新華社記者 周恒毅 攝(新華視點:聚焦社會組織非法斂財)
這么對比?!“百強縣”榜上有名 17個“國家貧困縣”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新華視點記者)近日,一家名為“中軍縣域經濟研究院”的機構在各大媒體公布了第十一屆“中國縣域經濟基礎競爭力百強縣”榜單,其中,國家級貧困縣竟有17個,引發輿論關注與質疑。
“貧困縣”真“強”了嗎?“百強縣”名單是如何確定的?評比中又有何玄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居然入圍“百強縣”?
記者對比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新時代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發現,今年“中軍研究院”發布的“百強縣”中有17個為“國家級貧困縣”,陜西府谷縣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全國百強縣(市)”,河南固始縣、重慶開縣等14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和“西部地區百強縣(市)”名單。
記者驅車來到“西部百強縣”開縣,發現這里的貧困狀況觸目驚心:北部山區一些村民的泥墻房在秋雨的沖刷下倒塌,有的被淹漏水嚴重。曹灣村等幾個大村平均海拔在1600米以上。村民取水困難,仍靠自挖水池收集雨水。由于道路被封鎖網校頭條,學生們只能步行或騎馬上學。
當得知開縣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時,開縣統計局一位基層干部直言:“開縣現有市級貧困村112個,占總數的四分之一,貧困人口14.2萬。”
入圍“中部百強縣”的河南省固始縣,既是“國家級貧困縣”,又是河南省人口大縣,全縣人口約170萬。2010年全縣財政收入4.3億元,財政支出約25億元。部分財政收入依賴中央財政轉移支付。
對于固始縣入圍“中部百強縣”,固始縣財政局黨委書記董平感到不解:“縣里自己的財政收入只能保證全縣教師的工資,如果沒有中央的轉移支付,連公務員的工資都保證不了,更別說其他發展了。”
河南省固始縣楊集鄉萬家溝村農民董天喜站在自家的茅草房前(9月16日攝)。
記者對比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新時代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發現,今年“中軍研究院”發布的“百強縣”中有17個為“國家級貧困縣”,陜西府谷縣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全國百強縣(市)”,河南固始縣、重慶開縣等14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和“西部地區百強縣(市)”名單。
近日,一家名為“中軍縣域經濟研究院”的機構在各大媒體公布了第十一屆“中國縣域經濟基礎競爭力百強縣(市)”、“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全國百強縣(市)”和“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在“西部地區百強縣(市)”排名中,有17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引發輿論關注與質疑。“國家級貧困縣”真的“強大”了嗎?“百強縣”榜單是如何評選出來的?競爭背后是否有玄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展開調查。新華社記者秦亞洲攝
“百強縣”評選科學性、權威性遭質疑
“中軍研究所”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機構?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自稱“全國第一縣域經濟研究所”的“中軍研究所”,并沒有在民政部注冊,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公司,工商登記全稱是“北京中軍縣域經濟咨詢研究所”,而非外界宣稱的“研究所”。該研究所注冊于1998年,注冊資本只有10萬元。
據了解,自1991年起,國家統計局每年主持發布“全國百強縣市社會經濟綜合指數測評”,簡稱“全國百強縣測評”,2007年測評終止,但“中軍研究所”至今仍保留的“百強縣測評”容易與原官方測評混淆,導致不少縣市誤以為是有關部門測評而受騙。
一些統計部門專業人士對“中軍所”的統計、評價資質提出質疑。重慶市綦江縣統計局局長謝朝華稱,去年“中軍所”從北京發傳真、打電話,要求我們提供統計數據,“我拒絕了,因為一是統計數據屬于保密性質,不能隨便提供;二是社會上的評價太多,真假難辨。”
固始縣統計局會計科科長胡國春對考核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表示懷疑:“‘中軍院’發來的考核表,包括‘科學發展??指數’等30個指標,措辭很業余,很難反映全縣經濟發展的實際。”
“中軍研究院”官網顯示,“百強縣(市)測評”自2006年第六屆以來首次出現并列第一的情況,此后并列名次的個數不斷增加;在2008年至2011年的榜單中,所謂的“百強”榜單都擠進了大約120至130個縣市。
在位于北京海淀區里城工區的中軍所總部中國貧困縣排名,記者見到了所長劉福剛,劉了解后,一把將記者拽到樓下,稱自己不是“劉福剛”,記者隨即拿出自己發表在網絡上的講話圖片,被當場指出后,劉不得不承認。當被問及百強縣評比是否收費時,劉福剛拍著記者的肩膀說:“能不報道嗎?等新聞播完,我請你喝一杯!”
重慶開縣文峰街道高石村村民王學慶正在用盆子接屋頂漏出的雨水(9月17日攝)。
記者對比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新時代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發現,今年“中軍研究院”發布的“百強縣”中有17個為“國家級貧困縣”,陜西府谷縣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全國百強縣(市)”,河南固始縣、重慶開縣等14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和“西部地區百強縣(市)”名單。
近日,一家名為“中軍縣域經濟研究院”的機構在各大媒體公布了第十一屆“中國縣域經濟基礎競爭力百強縣(市)”“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全國百強縣(市)”和“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在“西部地區百強縣(市)”排名中,有17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引發輿論關注與質疑。“國家級貧困縣”真的“強大”了嗎?“百強縣”榜單是如何評選出來的?競爭背后是否有玄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新華社記者 周恒毅 攝
??“大旗號”評價為何如此“經久不衰”?
固始縣統計局一位官員說,中軍所每年都邀請縣里來參加評比,“但同時又要求我們去買幾十套售價380元的《縣域經濟年鑒》,我們辦公室經費緊張,上哪找去?有錢買書嗎?”
記者隨后致電“中軍研究院”工作人員朱先生,他透露,不少縣市希望在“百強縣”榜單中名次提升,這需要合作,需要收費。“縣域經濟論壇”“縣委書記縣長論壇”“地市州聯盟”等欄目,通常都會策劃專題報道,收費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記者發現,不少縣市領導都在這里發表署名文章。
“百強縣考核”之所以如此火爆、愈演愈烈中國貧困縣排名,與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需求息息相關。記者發現,在一些地方領導的講話、報告中,“進入百強縣”已成為考核項目。而作為重要指標,已入圍的“百強縣”將把“奮進、爭當第一”作為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
“中軍研究院”官網顯示,在“百強縣”評比期間,該院多次召開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全國各地多位官員、權威專家出席。蘭州大學副教授李春林認為,這增加了“百強縣”的數量。“縣域評估”的誤導性,讓很多人誤以為這是政府主辦的一次嚴肅的評估。
“類似評選活動,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套科學的評選指標,是否建立在嚴謹的統計調查基礎上。如果目的功利,誰給好處誰排第一,這種評選就失去了公信力。”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王文建說。(記者 周寧 陳宇明 魏敏莉 秦亞洲 張勤)
圖為記者兩次在“北京中軍縣域經濟研究所”所在地北京市海淀區歷城工區大廳拍攝的照片。
上面這張照片拍攝于9月11日,顯示319房間為“北京中軍縣域經濟研究所”,中間和下面這張照片拍攝于10月10日,原有的319房間的招牌已經不見了,不過據大堂前臺工作人員介紹,“北京中軍縣域經濟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仍在319房間辦公。
近日,一家名為“中軍縣域經濟研究院”的機構在各大媒體公布了第十一屆“中國縣域經濟基礎競爭力百強縣(市)”“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全國百強縣(市)”和“中部地區百強縣(市)”。在“西部地區百強縣(市)”排名中,有17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引發輿論關注與質疑。“國家級貧困縣”真的“強起來”了嗎?“百強縣”榜單是如何評選出來的?競爭背后是否有玄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展開調查。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