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9-08 21:12:49作者:佚名
站立
春天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稱元旦、年節、元旦、元旦。立是“開始”的意思,春天代表溫暖和生長。立春是萬物開始、萬物重生的季節,意味著一個新的循環開始了。
甲辰年立春時間是2024年2月4日16時26分,即2023年臘月二十五,為“立春”節氣,陽氣漸生,陰氣漸消,萬物復蘇,萬物新生。
但這個立春是2023年重陽年的第二個立春,因為2024年是無春之年……說到這里,很多人都疑惑了,不是說立春節氣一到,癸卯就變成甲辰了嗎??2024年這不應該就是立春了嗎?這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國現在的歷法是采用陰陽合歷的。
自然界氣候的變化、節氣的交替,體現了五行的變換,自然會帶來運勢的變化。那么,立春這天,如何開啟一年的好運,又如何“藏春”避免霉運的發生呢?
其實我早就想寫一篇關于“躲春”的文章了,但是如果寫得太早,很多人都會尷尬……因為2023年是有兩個春天的年份,而2024年是沒有春天的年份,這樣如果按照往年的慣例,23年就要躲兩次春天,然后24年就不用躲春天了?看到年底臘月二十五又是立春,你還會繼續躲嗎?躲春天,你到底在躲什么?
往年春節期間,很多人都在后臺留言詢問如何避開春節。下面就來解答一下:春節真的需要避開嗎?不避開會有什么后果?如果當天必須出門,如何避開春節?
雙春之年和無春之年是怎么來的?
重春年或無春年的出現,是由于農歷和陽歷的“修正”而引起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偶然”!我們現在的農歷,是以農歷為基礎的“陰陽歷”,每隔2-3年,就設一個閏月或閏年,以避免四季不同步,使一年的長度大致與回歸年相同。所以,就會出現“重春年”或“無春年”。
例如2023年兔年農歷新年是“雙春年”,一年的立春是正月十四,歲末的立春是臘月二十五,因此接下來的2024年農歷新年就是無春之年。
“一年無春、一年有兩春”是好是壞?
民間諺語很多,如“甲辰無春,三伏天無天”、“歲無春,寡婦遍地”、“歲無春,農夫無休”等等,但無論有多少說法,還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俗話說,戰局瞬息萬變,水勢千變萬化。
但不管是雙春之年,還是無春之年,立春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吉利的節氣……
所以,如果不是2023年是雙春節,2024年是無春節之年,我估計沒人會想到躲避春節的癥結所在。現在突然發現:一年要躲避兩個春節,突然又來了一個無春節之年。躲避春天,這顯然感覺不對勁,就像是卡住了的蟲子……
沒有春天,就沒有建設?沒有春天,就沒有婚姻?
當然,我們還是需要了解2024年無春之年的一些習俗,畢竟我們需要對所謂的“寡婦年”有一個稍微科學的解釋和認識:
從時間上看,2024年為閏年,全年共366天躲春是什么如何躲春2024,其中2月有29天。
這就意味著這一年有兩個立春節氣,一個在年初,一個在年末。因此,這種年份也被民間稱為“雙春年”。但由于立春提前到2023年年底(公歷2024年2月2日),下一個立春將在2025年2月3日,導致2024年沒有立春節氣。
這種情況在古代被視為“盲年”,故名“寡婦年”。因為這一年缺少立春,感覺沒有喜慶,總覺得沒有一個好的開始,會導致婚姻生活不幸福;心情不好,但又沒人知道該怎么辦,所以久而久之就流傳下來,成了一句民間諺語:“無春之年,莫結婚”。(重點:無春之年可以結婚,不必為此煩惱。)
同樣,“無春之年不開工”的出現,也是源于普通百姓認為沒有春天,不利于家庭興旺,所以產生了“無春之年不宜開工”的說法。
對于類似的情況,其實可以用兩個字來化解:一個是“遲”,就是結婚晚、開工晚,在立春后的第一個節氣雨水之后;一個是“吉”,就是凡事都要選擇吉日,選擇吉時吉月,這樣才能心安,福氣滿滿。
春節要做什么
1、遠離負能量過多的地方和人,盡量不要殺生。
2、盡量保持心情平和,不動,不動,不探望病人。特別是下午(3-5點)時,盡量保持心情平和,不要激動,保持和睦平和。
3、不要生氣、不要吵架,注意言辭,守護自己的身、語、意,保護自己的能量場。
4、有條件的話貝語網校,可以佩戴一些能量較高的吉祥物(如:雷擊棗木)。
5、今年立春正值春運和工作旺季,立春出行很正常躲春是什么如何躲春2024,需要避春的人,包括需要工作的人,不必太過擔心,照常生活就好。平和與人為善,會給你帶來新運和大運的正能量。其他的,就聽天由命,聽天由命吧。
6、2024年無論你身處什么崗位或行業,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少關注他人和事物,保持心情愉快,做事要有合作意識,家庭宗族要和睦相處才能發展。這是20年。尤其是個人生肖的十年運勢,更要小心謹慎,過往對人對事的認知和想法、脾氣、性格、思維模式都要有所改變。
只要你心存善念、積極向上,你就會如愿以償,迎來立春的祝福、幸福、吉祥、富貴和名利。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