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9-12 09:30:01作者:佚名
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節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五一2024放假安排怎么調休,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及時按規定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平安度過節日。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2024年假期安排五大亮點
年度放假安排一直是社會關注和期盼的熱點話題。經過統籌協調、綜合考慮,國務院辦公廳及時發布202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本次節假日安排主要呈現五大亮點:
亮點一:9天,史上最長春節假期
2024年春節假期至少有8天,從正月初一到初八,如果加上帶薪休假,可以放9天假,算是新年第一個大禮包了。雖然名義上除夕不放假,但鼓勵單位、事業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同時,高速公路已經免費,實質上為老百姓多放一天假創造了條件。春節假期延長,既可以滿足廣大群眾希望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又可以在一個假期里實現先團聚后出行的小目標。這是在《全國節假日及陣亡將士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基礎上的創新而暖心之舉,充分體現了政策制定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心設計。
亮點二:雖有調整,但更加人性化、靈活
調整節假日是公眾在節假日安排中普遍關注的話題。是否調整節假日、如何調整節假日,目前公眾的意見分歧較大。總體來看,調整節假日比不調整節假日要好,調整是必須的。因為在7個法定節假日中,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按農歷確定的,元旦、勞動節、國慶節是按公歷確定的,清明節是按節氣確定的,與公歷中的周末銜接不夠。如果不調整節假日,基本上每年都會有一些節假日與周末之間有一個工作日的空檔,造成節假日“碎片化”,形成很多“單跳”,那就不是“累不愛了??”,而是“累了不愛了”。調整節假日是在節假日總量固定的前提下,為避免節假日“碎片化”而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 2024年通過調整節假日,形成“9573”放假安排,具有很強的人性化和靈活性。
亮點三:最小干預,盡量不打亂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
2024年全年假期安排比較均衡,通過調整周末附近的假期,春節至少為8天,國慶節為7天,勞動節為5天,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均為3天,長假后最長工作日只有6天,調整幅度比較小,避免了長假后工作時間過長的情況網校頭條,更好地滿足了人們勞逸結合的實際需要。
亮點四:長短線結合,更好滿足人們出行需求和度假期待
我國法定節假日具有“上半年多下半年少”、“上短下長”的特點五一2024放假安排怎么調休,其中5個法定節假日集中在上半年。本次放假安排充分考慮了這些法定節假日的日期特點,形成了4個3天短假、1個5天短假、1個7天長假、1個9天超長假的假期分布,較好地實現了長假與短假相互穿插的局面。通過長假與短假的合理搭配,人們可以提前做好全年的出行計劃和安排,探親、休閑、旅游等有更多更好的日期選擇,避免“羊群效應”旅游、“擁擠效應”旅游。
亮點五:鼓勵實施帶薪年休假,更好保障群眾休息權益
國務院首次發文鼓勵實施帶薪年假等制度,本質上是主張企事業單位在保證基本運轉的前提下,能休假就休假。我國目前法定節假日有11天,周末有104天,帶薪節假日有5-15天,假期總數在國際上處于平均水平以上。人們之所以還覺得假期不夠、獲得感不強,主要是因為帶薪年假制度沒有落實到位。人們不應該把責任全部歸咎于法定節假日安排和調整。這次假期安排,鼓勵用人單位把除夕假期納入帶薪年假安排,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探索。相對而言,帶薪年假假期時間更長,安排也更靈活,更適合人們錯峰出行、分散安排的客觀需求。只有把帶薪年假和法定節假日協調起來,勞動者的休息權利才能得到更多的保障和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