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09 11:47:08作者:佚名
置身于此,我們得以一睹名校的風采,體味濃厚的大學氛圍,播撒夢想的種子,最終成就非凡的人生。
時光之河緩緩流淌,歲月痕跡刻印心間。前行之路,需有持續的動力支撐,設定目標,指明方向,勇敢追尋內心深處長久以來的夢想。
禁止對特定內容進行修改,確保專有名詞不受影響,同時維持原文的文體,將較長的句子分解為若干簡短的部分,以逗號分隔中國農業大學地址,確保不遺漏任何句尾的標點。
本期為大家介紹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簡稱“中國農大”,隸屬于教育部,系全國重點高等學府。該校在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和“211工程”中均榜上有名,代表著我國農業科學、生命科學以及食品科學領域的最高水平。因其卓越的教育質量和深厚的學術底蘊,中國農大被譽為“中國現代農業教育的搖籃”。
學校名片
院校簡稱:中國農大
創辦時間:1905年
院校類別:農林類大學
院校本部: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西路2號
發展歷史
1905年,成立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
1949年,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以及華北大學農學院三所學院實現了合并,共同組成了北京農業大學。
1954年中國農業大學地址,被列為全國6所重點院校之一
1995年,北京農業工程大學與之合并,共同創立了“中國農業大學”,并且在這一年網校頭條,該校亦成功躋身“211”工程行列。
2004年,加入“985”
2017年,入選首批“雙一流”高校
2022年,入選第二輪“雙一流”高校
校訓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
屈原《離騷》中的傳世之作“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道出了我國農情與國情的艱難。這一表述,不僅反映了我國農業的實際情況,也揭示了我國的基本國情。中國農業大學自建校以來,始終以農業為立校之本,追求國富民強、農業強盛,這一理念貫穿百年。將“哀”字替換為“解”,以豪邁的氣概承擔起這一重任,恰如其分地展現了中國農業大學與眾不同的特色。
中國農業大學作為農業高等學府的龍頭,其“育天下之英才”的理念與“解民生之多艱”的宗旨相輔相成,彰顯了其獨特的教育品質。學校以培養遍布天下的優秀人才為榮,這不僅展現了其寬廣的胸懷,也映射出其宏偉的愿景。
校徽
中國農業大學校徽采用植物色調,彰顯農業特色,寓意著充滿活力與潛力;其設計呈盾形,象征著堅固、穩重與恒久;其中鍬與犁的形狀則體現了學校培養人才的宗旨;校徽上手繪的農科大校門與“1905”字樣,昭示了建校的歷史;托舉狀的麥穗象征著肩負農業未來的使命;麥穗與齒輪分別象征著農學與工程學科;而書本圖案則代表著知識的傳播與人才的培養。
名校風采
中國農業大學秉承“德才雙修、綜合素質全面、通識與專業均衡發展、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這些人才擁有深厚的人文與自然科學底蘊、卓越的多學科交叉思維能力、堅實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和能力,對“三農”事業充滿感情,并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學校著力培養的是能在國內外拔尖的創新人才和行業領導人才。
知名校友
戴景瑞 玉米遺傳育種專家
張福鎖 植物營養學家
曹曉風 中國科學院院士
科研平臺
設有三個國家級實驗室,分別專注于農業生物技術、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以及畜禽育種工程領域,此外,還擁有七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確保糧食供應穩定:精心培育“農大372”玉米品種,該品種具有抗逆性和高產量;“中麥578”小麥品種,則以優質和強筋力著稱。
振興種業:成功攻克玉米單倍體高效育種技術難關,助力我國玉米種子自給率突破95%。
智慧農業領域,成功研發出全球首臺“無人農場”智能作業系統,該系統可全面實現耕種、管理、收獲等農業作業環節的全程自動化操作。
學科優勢
以農業科學為核心,該體系囊括了農業、工業、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醫學、哲學以及教育學等十個學科領域,共設立十九個學院,提供八十一種本科專業,擁有三十四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二十二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以及十九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農業大學擁有9個A類學科,其中6個學科榮獲A+評級,涉及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畜牧學、獸醫學以及草學等領域。此外,該校還有12個學科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的行列,其中農業科學和植物與動物科學更是位居全球前千分之一。
中國農業大學肩負著“強農興農”的使命,在作物培育、動物醫學以及智慧農業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全球領先的水平。該校秉持“頂天立地”的科研理念,不斷為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進程以及全球農業治理貢獻著關鍵力量。
Hi,我是李楠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
關注本賬號,您可以獲取豐富的教育資訊,深入了解知名學府的亮點,掌握人才培養的動向,從而助力您的夢想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