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3 21:04:26作者:佚名
因此,平時學習好一點的同學將會更加注重積累和競賽,用三位一體或自主招生來提前打敗競爭對手,避免在高考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場中馬前失蹄。而比較一般的同學則更有希望通過高考來一仗翻身,高考的不確定性不斷提升,不到分數出來那一刻誰都有可能是失敗者,也都有可能成為winner。
上面是對于高中生的影響,那么我們跳脫局部的個體,從宏觀戰略層面來看這幾條政策。
從具體來說,首先是英語,英語成績只能應用于當年則主要是針對復讀生,我們知道浙江原本英語一年兩考,七選三任意選擇考試時間(2017年),同時保留兩年成績,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復讀的市場,很多同學當年語文和數學考得不好,但是七選三還有英語考得不錯,就選擇去復讀,在多學一年的準備前提和強烈的向上愿望之下,一般來說,復讀的同學高考成績比其原本的成績要好上不少,但是這樣也帶來一個問題,壓縮了應屆生的成績,對應屆生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現在英語變化更大程度體現了一個相對的公平性問題。
而第一條定時考則更大程度上降低了七選三的時間自主性,畢竟在2017新高考實施那一屆,很多人采取田忌賽馬的策略,尤其是2017年10月的那一次考試,成績出來震撼了一大片守舊派。現在的政策則是彌補當時的漏洞,投機分子將大幅度減少,也是從公平性角度出發。
那么我們總體來看浙江省這幾年的教育政策,推動三位一體招生,實施復合型碩士教師招聘(詳見浙江高三必看,普通高考和三位一體以外的升學之路——復合型教師),加速推動高考改革,做全國的率先試點省份,圖的是什么?
相信不少人都可以看出來,浙江省現在是在下一盤大棋,提前布局高素質人才發展。
第一,加速推動素質教育實施,減少應試教育比重。
從前我們一直都在吐槽應試教育怎么樣怎么樣不好,要學素質教育,要改革,而現在,浙江省率先實行的各項政策都是朝著素質教育的目標前進,不斷降低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比例,讓人有更多發展。從總體目標和實施意圖上來說,肯定是好的,對教育事業總體發展有一個開拓性的作用,但是落實到具體層面,對于家長和高中生來說,可能壓力更大了。(這點以后可能單獨開一篇文章細說)
第二,注重教育公平,推動總體教育質量提升
要知道,浙江省在各個方面相對來說是比較公平的一個省份,現在的高考政策則主要是在完善2017年的新高考改革的各種舉措,彌補漏洞,讓一切回歸正軌,讓高考本身顯得更加公平。而其復合型碩士教師則主要是從教育質量上提升,這樣雖然會給學生更大的高考壓力,但是跳脫學生個體來說,對于浙江農村的孩子則更加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