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24 21:28:54作者:佚名
所以成績不好的同學還是要把時間多花在第一步上。如果你是一名中學生,那么小學課本應當能看懂吧,你能看懂它,做小學的一些奧數題你一定會覺得其樂無窮。這樣你就能培養起對數學的興趣了。有了光趣還有什么做不好呢! 3,數學不是靠的死記硬背,要理解,怎樣理解呢,還是在基礎,所以成績不好的同學還是要多把時間花在第一步上。對于公式的記憶呢,只要求能記住最基本的就行了,其余的要學會自己推導出來,我當年很多公式都記不住,但我能在考場上花上一兩分鐘就把需要的公式當場推導出來,這比你花死力氣去死記要保險得多,而且絕對準確,這就叫做理解記憶,我與課本無緣已有一二十年了,但做題時所要的公式還是能根據它的定義把它推導出來。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這個意思,不要把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死記硬背是靠不住的,關鍵時刻最容易出亂子,你一下子想不起,或對一個符號不敢確定,這一題就完了,而自己會推導就不一樣了,一本書你要記的不過幾個公式而已,從小學到高中真正要記憶的公式恐怕不會超過二十個吧。 比如:面積公式,只要記住矩形和圓的面積公式就行了。矩形面積=底X高(S=ab)。三角形面積如何從這推導呢?在矩形中劃一條對角線,是不是得兩個面積一樣大的三角形?那當然就有:(S=ab/2) 那梯形呢?在梯形中劃一條對角線,是不是得兩個三角形?而且它們的高相等?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就有S=ah/2+bh/2=(a+b)h/2。
有一點要說的是你在推導公式時用特殊的情況就行了,因為你不是證明。我已多年沒接觸課本了,對課本都已不了解了,如有什么問題大家可以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4,要多做題,多思考,才能打開思維面。上面我反對作業不是叫你不要做作業,而是反對浪費時間去做那些對你來說一看就會毫無意義的作業。你應當把這鐘時間花在做真正要做的題目上。如果你確實覺得做作業是浪費時間,你可以向老師申請不做作業。我想老師應當同意的(你們現在的老師應當比我們那時的老師開明得多了吧?) 5,碰到好的題目時,要多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你能不能出一個相類似的題、或比它有所改變的題、或者有所提高的題。這樣下次碰到這一題或與它相類似的題時你就能很容易的做出來了。這也是訓練發散思維的好方法。也是發明家最重要的思維方式了。 6,認真聽講,有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只到弄懂為止,孔子都不恥下問呢,何況我們! 7,信心很重要,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才會成功。 8,最后一點是和老師處理好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照理說老師應當主動跟學生搞好關系才對,因為老師是成年人,而且又是師長。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有的老師沒能這樣做,怎么辦呢?沒辦法,只有小人不計大人過,為了自己的前途,委屈一下自己的自尊心好啦,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如果你能這樣做,說明你社會生存能力這一課已超過你老師了,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知識不止書本上才有,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才是真正的知識。 因為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學會生存。 廢話就不多說了,最后希望你愛上數學, 這樣你一定會覺得數學是那樣的其樂無窮了。還愁學不好數學? 祝你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