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臺(tái)——產(chǎn)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dú)堄嗟南M?
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jié):紫葡萄——希望的果實(shí)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 />
更新時(shí)間:2021-06-09 04:35:29作者:admin2
第1節(jié):蜘蛛網(wǎng)——黑暗勢力
爐臺(tái)——產(chǎn)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dú)堄嗟南M?
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jié):紫葡萄——希望的果實(shí)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獲的果實(shí)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獲但又孕育著新的希望
第5節(jié):腐爛的皮肉——?jiǎng)?chuàng)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的
第6節(jié):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yùn)的中國的脊梁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其中,“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位關(guān)系。將手指比做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
準(zhǔn)確地表達(dá)了詩人要用手指撥動(dòng)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表現(xiàn)了詩人奇詭的想象和壯闊的氣勢。
賞析示例:反復(fù)手法的運(yùn)用是本詩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詩的前三節(jié),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qiáng)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作者這樣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在那種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尋常的勇氣和膽識(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