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09 06:17:26作者:admin2
《孤獨的牧羊人》是瑞士的約德爾山歌是傳統音樂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山歌唱法風格就源自約德爾,它是在中音區用真聲演唱,然后突然用假聲轉入高音區,這樣一種真假聲快速轉換的,類似模仿羊叫聲的一種唱法。
《孤獨的牧羊人》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一首插曲,這部電影曾獲得第38界奧斯卡5項金像獎。
敘述了一個發生于1938年奧地利的真實故事。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是這部影片中的插曲,它是以“戲中戲”的方式出現。
是女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做木偶戲表演時所唱的歌曲。
歌曲第一部分的節奏緊促歡快,旋律活潑跳躍,大跳音程頻頻出現,使歌曲顯得十分輕松,充滿活力。
第二部分的音調較平穩,節奏也稍作拉寬。
歌中的襯詞“來咿噢都”可視為牧羊人所唱的歌曲,使歌曲更為詼諧、有趣,這都是美國鄉村音樂的旋律風格和演唱特點。
高高的山頂上有個牧人
lehod-lehod-le-he-ho
他放開歌喉在縱情歌唱
lehod-lehod-lo
牧童的歌聲清脆嘹亮
lehod-lehod-le-he-ho
歌聲在甜美的城里回蕩
lehod-lehod-lo
o-o-lehod-leoo-o-lehod-le
o-o-lehod-leo-lehod-leo-le
小城的王子在聽他歌唱
lehod-lehod-le-he-ho
挑擔的客人在聽他歌唱
lehod-lehod-lo
雨天的客人在聽他歌唱
lehod-lehod-le-he-ho
飲酒的人們也聽他歌唱
lehod-lehod-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