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2-28 00:00:16作者:佚名
讓我想起了常說的一句笑話:“56個民族有55個高考都加分”。
其實每一項政策的出臺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經過反復推敲才下的定論,包括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
首先我們要明白,之前少數民族為什么加分,只是因為他們是少數民族嗎?
顯然不是,因為每個民族都是平等的。
根本原因是少數民族學生所在的偏遠地區接受不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政府為了彌補教育資源差異帶來的考試不公平,便想到通過分數彌補的方法,所以才有了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雖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然而時代在發展,國家在進步,教育制度也在不斷優化完善,今時早已不同往日。
昔日少數民族所在的偏遠地區的學生接觸的教育資源已從低質過渡到優質,他們可以和漢族學生上著一樣的學校貴州將逐步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聽著同一個老師的課,享受著同樣的教育資源。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在高考中可以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
所以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這項加分政策時,反而會覺得它很不合理。因為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普惠偏遠地區的學生,而偏遠地區又基本是少數民族,所以成了少數民族學生的政策。
然而偏遠地區也有漢族學生,發達地區也有少數民族學生。這就導致在偏遠地區接觸不到優質教育資源的漢族學生享受不了政策,而在發達地區能接觸優質教育資源的少數民族學生還能享受到政策。
這樣既對偏遠地區的漢族學生不友好,也對發達地區的漢族學生不友好。
要知道幾百萬考生的高考競爭有多激烈,一分的差距可能就要落后一萬的排名,何況是20分,說是逆天改命都不過分。
其實這幾年大家都有目共睹,這個政策帶來的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漢族學生趨向少數民族化”,不管是遷戶口也好,還是跟當地人結婚也好,為了能讓孩子成為少數民族,很多家長都煞費苦心,只為了享受到這項政策。
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今天你加分超過了我,那明天我也遷戶口加分,當所有人的腦子里形成少數民族加分的共識時,會不會形成大面積遷戶口的浪潮,社會會不會亂套等等一系列問題不是不會發生。
所以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取消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是大勢所趨的,這才體現了高考對所有學生的公平性。
其實說到高考的公平性,我個人認為高考最不需要的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加分項,像這個少數民族加分,還有什么華僑女子和臺灣籍考生加分等,這不就是明擺著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嘛,那誰還愿意傻傻的當那個乖孩子,不都跑去鉆政策的漏洞了嗎?
當然像烈士子女和立過功的軍人等這些為國家奉獻的人貴州將逐步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我并不反對他們加分,他們加的真的值!
中國的高考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算是最公平的考試,只看分數不看其他,值得夸獎。但我還是想說,如果真的想突出公平性,希望多關注關注像河南、山東這樣的高考大省。
這些省份考生多,然而優質教育資源又傾斜非常嚴重,導致他們和別的省份的學生考同樣的大學時要比別的學生高出幾十分才行,下邊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爭取到的教育資源只會更差。
而這已經不是加分不加分能輕易解決的了,為了以后的莘莘學子們,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