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7-20 11:02:23作者:佚名
財務財會基礎知識
作為財務人員必須要把握財務財會基礎知識哦,以下的財務財會基礎知識相關文章,來看一下吧。
財務財會基礎知識【1】
1.財會的反映職能:是指財會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從人數上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早已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為經營管理提供經濟信息的功能。
2.財會的監督職能:是指財會具備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運用財會反映所提供的經濟信息,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
3.財會:(理解)是以本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并運用專門的方式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反映和監督,從而提供經濟信息和提升經濟效益的一項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份。
4.財會核算的基本前提(或財會假定):是指為了保證財會工作的正常進行和財會信息的品質,對財會核算的范圍、內容、基本程序和方式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財會原則。
5.持續經營:是指財會核算應以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而不考慮企業是否將破產清算。
6.本幣計量: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或其他單位的經濟活動都通過本幣計量給予綜合反映,其他計量單位雖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則:又稱相關性原則,是指財會核算所提供的經濟信息必須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財會提供的信息要同決策相關聯。
8.一貫性原則:是指各個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處理財會業務的方式和程序在不同財會其間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隨便變更,以方便對前后時期財會資料進行橫向比較。
9.配比原則:是指對一個財會其間的收入和與其相關的費用、費用應配合上去進行比較,在同一財會其間登記進帳,從而估算本期損益。
10.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指企業應按收入的權力和開支的義務是否屬于本期來確認收入、費用的進帳時間,而不是按稅款的收支是否在本期發生。
11.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本幣計量并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12.負債:是企業所承當的能以本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還清的外債。
13.所有者權益:(通常了解)是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
14.收入:指企業因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提供別人使用本企業的資產而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現金(或其等價物)的流入,或債權的償付。
15.成本:指通過配比形式確認的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各類耗損。
這個定義是指狹義的成本,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勞務有關的資產浪費,即營業成本。
廣義的成本,還包括投資損失、營業外開支和所得稅金用。
16.財會課目:是對財會對象詳細內容即財會要素逐步分類的項目。
17.帳戶:是對財會要素進行分類核算的工具,它應以財會課目作為它的名稱,并具備一定的格式。
18.躍層記帳:指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總額,在互相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帳戶中進行記錄的記帳方式。
19.簡略財會分錄:指一個帳戶貸方只同另一個帳戶借方發生對應關系的財會分錄,即一借一貸的財會分錄。
20.復合財會分錄:指一個帳戶貸方同幾個帳戶借方發生對應關系,或相反,一個帳戶借方同幾個帳戶貸方發生對應關系的財會分錄,即一借多貸或多借一貸的財會分錄。
21.實收資本:是指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它是企業所有者權益中的主要部份。
22.固定資產:通常是指使用年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能在若干個生產周期中發揮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實物型態的勞動資料,包括房子及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工具器皿等。
本文來始于斗蟹(),轉載請保留此標記,感謝!23.“應付賬款”賬戶:是拿來反映和監督企業因采購材料而與供應單位發生的對賬債權的增減變動狀況的帳戶。
24.“應收賬款”賬戶:是拿來反映和監督企業因銷售產品應向訂購單位繳納欠款的對賬狀況的賬號。
25.生產成本: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用本幣額表現的生產耗費,稱作生產成本。
26.“生產費用”賬戶:是拿來歸集和分配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成本,正確估算產品生產費用的帳戶。
27.“制造成本”賬戶:是拿來歸集和分配企業生產工廠為生產產品而發生各項間接生產成本。
28.待攤成本:是指企業早已開支但應由本期和之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各項成本。
29.預提成本:是指預先分期記入各期費用、費用,但在之后才實際支付的成本。
30.管理成本: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委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成本。
31.收據
位簽發的沒有填寫收款單位名稱財務會計入門,沒有付款日期,沒有付款總額,而早已加蓋了印章的本票,有時也包括未經蓋章的本票。
該種匯票通常在未能提早確定購貨單位或購貨總額的狀況下使用。
該收據即便遺失會給單位導致損失(誰撿到了都可以在上面無限制的填寫使用總額),然而,財務上通常限制領用空白收據。
財務人員應當把握的財會基礎知識小結【2】
1、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和帳面凈值
帳面價值是指某課目(一般是資產類課目)的帳面余額除以相關備抵項目后的凈額。
帳面余額是指某課目的帳面實際余額,不交納作為該課目備抵的項目。
帳面凈值是指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攤銷的累計攤銷(不交納壞賬打算總額)
比如:2008年1月18歐盤突厥安泰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外購物理反應器皿一套作為固定資產進帳價值2000億元,2009年累計攤銷100億元,結轉資產壞賬打算200億元,請問2009年底該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和帳目余額、賬面凈值分別是多少?
解惑
帳面價值=2000—100—200=1700
帳面余額=2000—0—0=2000
帳面凈值=2000—100=1900
2、實地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
永續盤存制又稱“賬面盤存制”。
它是指平常對各項實物財產的增減變動都應當按照財會收據逐日逐項地在有關賬薄中登記,并隨時對賬出其帳面結存數目的一種盤存辦法。
選用這些盤存方式,需按實物財產的項目設置數目總額式明細賬并具體記錄,從而及時地反映各項實物財產的收入、發出和結存的狀況。
其特點:是有促使強化對實物財產的管理;不足之處:日常的工作量較大。
實地盤存制又稱“定期盤存制”,也叫“以存計銷制”或“依存計耗制”。
它是指平常只在賬薄記錄中登記各項實物財產的提高數,不登記減少數,期終通過實物揭秘來確定原來有數并據以倒算出本期實物財產減少數的一種盤存辦法。
其估算公式如下:
本期減少數=期初結存數+本期提高數-期終實有數。
特點:實地盤存制可以簡化日常工作劣勢:不能隨時反映庫存財產物資的發出結存狀況,也不促使強化財產物資的管理。
比如:通常來說有些企業的核銷平常是難以精確計量總數的,你例如飯店臥室領用的調味,煤礦企業耗費的精料,冶煉企業好用的煤焦等等,而且假如期終計量庫存數目是相對來說是簡略,因此使用實地盤存制,推動本期的使用量是合理的。
3、應收賬款和其他預收款
預收賬款說白了就是估算和主營業務收入有關墊款的來往核算,而其他預收款是核算與其主營業務無關的來往。
例如:飯店顧客的回款記入預收賬款,而支付給煙酒公司押金就應記入其他預收款;設計院服務的回款記入預收賬款,而應當繳納的壽險公司的賠償就應記入其他預收款,然而差別他兩的本質就看是不是企業的主業。
4、資本折價和股本折價
資本折價是指企業在籌措資金的過程中,投資人的投入資本超出其注冊資金的數額。
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者交付的出資額小于按協議、協議所規定的出資比列估算的部份。
股本折價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折價發行股票時實際收到的稅款超出股票面值金額的數額。
5、留存利潤和剩余回報
存留利潤是一個歷史概念,是指企業從歷年實現的凈收益中提取或產生的存留于企業內部的積累。
依據《公司法》和《企業財會機制》規定:企業根據公司章程等對稅前收益進行分配時,一方面依照國家法律的規定提取盈余公積金,將曾經實現的收益存留于企業,產生內部積累,成為存留回報的組成部份;另一方面向投資者分配收益或股息,分配收益或股息后的剩余部份,則作為未分配收益,留待之后年度進行分配。
這部份同樣成為企業存留回報的組成部份。
剩余利潤(又稱經濟收益)是指某其間的財會收益與該其間的資本費用之差,是企業造就的低于市場平均收益的回報。
剩余利潤是從經濟學的視角出發,考量投入資本所形成的收益少于資本費用的剩余狀況,公式如下:剩余利潤=財會收益-資本費用=投資資本*(投資資本收益率—資本費用率)。
公式清楚地闡明,剩余利潤是財會收益少于投資資本機會費用的折價。
從二者的含意可以看出,存留利潤是在財會學價值分配理論機制下對企業經營成果的一種分配,一種資金占有狀態;而剩余利潤是在經濟學價值造就理論機制下反映企業的一種凈剩余,一種未來現金的凈流量。
由此可知,存留利潤包含的是一種積累價值,是過去時;而剩余利潤展現的是一種重塑價值,是今后時。
企業的財務人員是企業資金的“錢掌柜”,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提升經濟效益。
有人說企業財務人員主要做好七件事就可以了,即算好賬,管好錢,理好關系,監控資產,管好信用,做好參謀,計好績效。
這么財務人員又該把握這些財會知識呢?下邊小編來為你出爐。
6、主營業收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這兩個概念是初做財會比較不好理解的兩個課目,雖然我們不用去看書上某些呆板的定義,從字面就可以理解下來主營業務就是說你企業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考這個業務賺錢的,你諸如:鋼鐵企業是靠銷售鋼材取得收入,藥業企業是靠買藥取得收入,商品批發是靠轉讓商品取得收入,而且有些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形成一些廢料,一些廢渣、一些價值很小的副產品,很多都不是企業的主營收入,而是伴隨的其他收入,也就是說和主營業務相去甚遠,通常來說這種收入記入其他業務收入。
7、銀行承兌票據和商業承兌票據
商業承兌票據是開票人簽發并承諾在票據到期日支付支票總額。
中行承兌票據是指中行承諾在票據到期日支付支票總額。
兩則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到期日承諾付款的主體不一樣,一個是企業一個是農行,這么中行承兌票據的安全性低于通常企業的商業信用,現在我國還是以中行承兌票據為主,但還有一些資信良好的新上市公司發行了商業承兌票據。
8、收益性開支和資本性開支
回報性開支不同于資本性開支,后者全部由當初的營業收入補償,前者先記作資產,通過結轉攤銷或折舊分年攤入各年費用成本。
分辨回報性開支和資本性開支,是為了正確估算各年損益和正確反映資產的價值,資本性開支是指受惠期少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的開支財務會計入門,即發生該項開支除了是為了取得本期回報,但是只是為了取得之后各期利潤;回報性開支指受惠期不少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的開支,即發生該項開支是只是為了取得本期利潤;資本性開支是該項開支是不只是為了取得本期回報。
9、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
商業折扣是指銷貨方為了增進銷售,在商品價目單原定價格的基礎上予以購貨方的`售價交納。
稅法規定,假如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收據上分別標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假如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怎么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
因為此種折扣是在實現銷售時同時發生的,買賣雙方都按扣減商業折扣后的價錢成交,因此財會上對其不需單獨作財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