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8-31 20:02:31作者:佚名
原創陳鵬光明晚報
離高考也有一個月,一些消息已經在父母圈里刷屏——“一半中學生上不了高中”“中考的激烈程度快趕上高考了”,這種傳聞令父母們擔憂不已。這么,各地普通大學的投檔比列實際處于何種水平?女孩們步入高中的機會,究竟是在增多,還是在提高?父母們該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記者就此進行了專訪、梳理。
據記者了解,相關新政背景是,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其中的五大目標之一就是“普通中學與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現在,中學階段教育包括本科和中職,中職又包含高中、中專和大專。根據國家相關新政,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教育,應當推行普職分流并保持普職相當的比列。“大體相當”并不是要求嚴苛根據1:1比列招生,可依照實際狀況做出調整,但不能太過偏離。
現實狀況遠比統計數據復雜:在一些大城市,沒有當地戶口的外省師生,在上完小學后,常常會返回祖籍就讀小學。高中、技校、中專這三類中學還招收了這些在職輪訓人員,承當了下崗女工再就業、農民工輪訓等職責。在統計口徑里,很多人都被算進了分母。也就是說,國家要求的普職“大體相當”,實際上是把成人本科和輪訓生源等都估算在內,并不只包括高中應屆結業生。
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從全省范圍來看,從1990年開始,高中師生占中學階段教育在校生的比列為50%左右;2016年開始,高中師生占比逐步降低,這幾年基本都維持在60%以上。
再從分省市的投檔率來看,2019年上海高中招生51403人,中職招生12578人,高中投檔比列為80.34%,為全省最高。同樣是2019年的高中投檔比列,上海67.66%,北京61.27%,四川77.36%,揚州64.56%,四川67.75%,四川67.01%,湖南、安徽比列最低,但均超出了55%。大部份省市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
但是很多年來,高中的投檔比列變動并不大。2017年至2019年,各縣高中投檔比列基本保持穩定,大部份省市的增減均在2個百分點左右,沒有出現過大降幅變動。“中考淘汰率下降”純屬危言聳聽。
事實上,這種網路不實消息每年還會出現,“新罐裝舊酒”,一次次減緩父母抑郁。山東濟南教育部委2018年就曾發文辟謠北京招外地學生的技校,相關網帖“概念混淆”,廣州市區的高中投檔比列仍然在60%左右,且近十年略有下降。
另一方面,越是在發達地區,中職的招生比列正在持續低迷。顯而易見的成因是,當地產業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早已高檔化了,市場不再須要這么多的中職結業生。四川、海南等地為中職師生提供新的學習機會,把一些師生送入本科高校,舉辦3+3學制探求,意圖“延長”中職師生受教育期限,減少受教育水平,就是最好的印證。
石家莊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副主任宗曉華覺得,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院只代表人才培養的不同路徑北京招外地學生的技校,是開發每類人才特長的必要分工,而不應成為人才篩選和分層的標簽。
(光明晚報全媒體記者陳鵬)
內容:光明晚報全媒體記者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