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6 07:47:08作者:佚名
早期批次與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不同。 本批次招收國防生、免費師范生、藝術類、七年制臨床醫學等特色專業學生。
為什么錄取批次的概念如此籠統? 因為在教育部“雙一流”建設計劃啟動之前,不少985、211工科院校也會進行第二批招生。 為什么這些大學擁有如此強大的師資力量和科研能力? 重點大學第二批還會招生嗎?
主要有三個原因: 1、優勢專業。 每所大學都會有一些不是很好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必須開設的輔助專業,比如護理、醫學影像等為支持醫學院而開設的學科。 。 這些弱勢專業的師資力量往往較弱,學校的投入也很小。 因此,過去很多重點大學,如機濟大學、鄭州大學等,只招收兩年制護理專業學生。 2.合并學校。 一些大學會與專科學校合并,或者與兩所劣等大學合并。 這樣,合并后的校園、師資、環境等都會存在差距,因此那些合并后學校的部分或全部專業就有可能招收學生作為第二學位學生。 3.冷門專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不同時期大學開設的專業有強弱、熱冷之分。 一般來說,學校的優勢學科、專業、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會被第一類錄取單設本科批次,而相對薄弱的專業、就業較差的冷門專業、難以招收同級別優質生源的則會被第一類錄取。考入二班。
然而,隨著“雙一流”大學名單的公布,以及隨后教育部對名單上大學的學科建設評估,“雙一流”大學都在政策的保護下。教育部。 這些計劃都是在本科生批次中進行的。 此前的兩冊、三冊招生計劃要么升級為一冊招生,要么取消。 但其他院校仍根據本校實力和學科條件進行分批招生。
因此,此類批次的根本分類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自我評估。 該機構對自身專業實力進行了評估和分析,認為如此批量招生有利于學校發展和學生培養。 由此衍生出所謂一等、二等、三等的區分。 比如,同一個法學專業,有的學院單設本科批次,比如雙一流大學,認為自己的學科強,師資力量強,所以招收的是一流的學生。 也就是說,如果你愿意的話,某個第二、第三學院可以招收第一學院這個專業的學生,??但是你得能招到人。 所以說白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只是讓大家在申請入學時對學校的實力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事實上,最差的和最好的兩個之間的界限極其模糊。
目前,國家正在進行高考制度改革貝語網校,逐步淡化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的概念。 上海于2016年率先將本科第一、二批次合并為一個本科批次。山東、海南、浙江2017年取消了第二批(海南將本科第一、二批次合并為本科A批次)。 ; 第三批本科生項目為B批)。 江西、湖南也取消了2018年第二批本科招生,不再分高考錄取批次,促進教育和就業公平公正。 國家支持全國各省份盡快全部取消,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動高考和高校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