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8 17:51:29作者:佚名
進入12月,山西省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2024年全省統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今年可以說是藝術考生面臨變化最大的一年。 2022年起,山西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全面取消,相關專業采用省級聯考的方式進行兩年過渡。 2024年起,我省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省統考實現全覆蓋,藝術史理論全覆蓋。 其他專業不再組織專業水平考試; 原則上,高考文化課程比例不應低于50%……
面對“新藝考時代”的到來,我省藝考呈現出哪些新變化、新特點,蘊含著哪些新希望? 記者采訪了多位參加藝考的家長、老師、專家,從他們的口中了解了我省藝考的新變化。
藝考家長:藝術專業聯考是“史上最難”
12月初,家住杞縣的吳玉童完成了山西省藝術聯考。 走出考場后,她向媽媽吳新娟反映:“這次美術考試很難,有很多復雜的素描場景,考卷很滑,很難上色山西2024年高考分數線,字跡也很難擦掉,稍用力就會留下痕跡,幸好我用了額外的構圖技巧巧妙地掩蓋了……”
吳欣娟一路陪伴著孩子,幾乎成了“藝考全能媽媽”。 她沒完沒了地談論新政策和變化。 她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藝術專業考試最大的變化就是素描科目,素描由原來的單一場景30分鐘,變成了復雜場景2小時。背景不僅是直接的要求就是以江南私家園林為例,塑造不少于5個人物形象。但隨著色彩考試范圍的擴大,還需要水彩、馬克筆等,進一步考驗學生的觀察力和綜合美術能力。”
目前,完成藝術專業考試后,她絲毫不敢放松,已經回到學校準備文化課。 在她看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按照藝考新政策要求,對于采用省統考成績作為專業考試成績的專業,從2024年開始,高考文化類課程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 同時,鼓勵高校進一步提高高考文化類課程的錄取要求。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吳欣娟選擇了杞縣當地的一所文化復習機構。 從集訓開始,經過多次考試,平時文化課基礎較好的吳宇桐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明年的文化考試,新的要求可能就是新的機會,藝術聯考的報考人數減少了,競爭的壓力可能會小一些。” “孩子們平時的學習成績還不錯,國家標準的藝考政策對藝術人才寄予了新的希望,希望孩子們明年能取得好成績。”吳欣娟說。
專業機構:媒體藝術考試專業更注重人文基礎
隨著山西省2024年演(導)播、主持統一考試于12月23日完成最后一次補充報名,我省傳媒藝術考試統一考試即將拉開帷幕。
據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消息,2024年起,藝術史學、藝術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戲劇、電影、戲劇、影視文學、廣播等專業不再組織專業能力考試。和電視導演、影視技術。 直接根據考生高考文化課程成績和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同時,播音主持統考也更加注重對文化積累的考核。
太原CDC亞藝藝術培訓學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師郭北軒表示:“今年藝考優化了考試內容,比如播音主持專業考試取消了才藝和自備稿件,還增加了古詩朗誦的考試成績,也變成了每項100分。”
在平時的訓練中,組織也積極應對變化。 圍繞考試內容的變化,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 “特別是古詩詞項目,幫助學生積累中小學生必須背誦的古詩詞。 注重理解內容、欣賞作品以及詩人的生平和歷史背景,全面掌握,以加強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進而更好地運用。 聲音表情。”郭北玄說道。
“雖然考試項目有所優化,但對學生基礎條件和專業基礎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加大了學生基本功練習量,培養良好的專業播音狀態。” 郭北玄說道。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藝考難度的增加,藝考考生的數量也在減少。 今年,亞藝藝術培訓學校播音主持專業班由三個班減少到兩個班。 藝考的“快車道”似乎進入了“慢車道”。
文化類學校:提高學業成績成“硬杠桿”
新藝考時代最大的變化是文化課的表現成為“硬杠桿”。 采訪中,不少考生家長都提到了文化課程對于藝術考生的重要性。 如果他們想追求更好的學校并擁有優秀的專業表現,他們就不能讓文化課程阻礙他們。
據悉,藝術考試招生改革后,對于采用專業省統考成績作為專業考試成績的藝術類專業,在考生高考文化測試成績和省統考成績達到錄取控制標準的基礎上我省藝術類專業成績,根據高考文化,綜合成績與省統考成績按比例合并報送平行志愿備案,由各院校擇優錄取,高考成績考試文化測試成績占不低于50%。 2024年起,山西省藝術類本科生文化控制分不低于本科招生控制分的75%。
不久前,太原市新立會中學正式開設藝術類考生文化課程高級輔修部。 談及藝術考試的變化,校長段亞麗表示:“可能是藝術考生就業方向不明確、藝術考試難度加大等多重原因造成的。” 總體而言,今年的學生人數比往年要少。 很多藝術類學生之所以選擇學習專業,是因為他們的文化課成績比較低。 他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只是因為文化課程通過的概率很低。 整體上仍處于弱勢。 針對這一情況,學校采取三輪復習策略和專項重點策略。 第一輪以專題形式通過教材,第二輪通過設定題,第三輪以高考重點考點專題復習為主; 重點是指每天需要通過的學習內容,一點點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提高。
近年來,由于一些高校對藝術考生文化課程要求較低,家長和學生對藝術考試存在誤解,導致一些學生“利用考試”,盲目把藝術考試當成是藝術考試。 “繼續教育的捷徑”。 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也不利于高校高素質藝術人才的培養。
段亞麗說:“未來,藝術類考生想要進入理想的大學,需要在文化課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為了進一步扭轉選材上‘重專業、輕文化’的傾向,針對部分院校的藝術類專業,我省也明確提出,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近年來逐步提高各藝術類專業高考文化類課程的錄取控制分數線。 “藝術和文學的發展”已成為大趨勢,注重自我修養和專業精神是出路,提高藝術素養,避免低級品味,對藝術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傳媒院校:“分數不夠,藝術補”已成為過去
時隔四年,萬眾期待的“主持人大賽”重磅回歸。 激動人心的決賽結束后,網友紛紛表示主辦方更注重內容的積累。 結合我省藝術考試改革,提高文化課程成績、擴大統一考試范圍,將更加注重人文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提升。 這對于藝術人才的培養,尤其是高素質藝術人才的培養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 科學的態度。
山西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學院院長宋長云表示:“主播作為記者、文化傳播者,以文化積淀和新聞素養為核心競爭力。這一點從教育部發布的指導意見中可以看出。”這種轉變從近年來各級媒體舉辦的輿論和主辦的比賽中可見一斑。由于種種原因,以往的藝術考試確實給人們留下了“分數不夠”的刻板印象。 “,藝術可以彌補”。但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
宋長云表示,國內外凡是在藝術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藝術家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優秀的主持人也不例外。 播音員、主持人雖然以有聲語言表達和交流為主要工作手段,但他們絕不是臉蛋漂亮、聲音好聽的“擴音器”、“肉語者”。 無論是稿件的理解和二次創作,還是做現場主持、報道、評論時的初次創作,這些都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生活經歷作為基礎。 這些不能通過即興發揮或走捷徑來獲得。 的。
“只有從學生時代開始,博覽群書,縝密思考;工作后,才能深入一線,通過努力逐步積累和收獲。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今天,對于立志從事播音主持行業的年輕人來說,“以文學傳道德,藝文并舉”的今天,依然適用。在很多省份的統一考試和自主招生考試的高校錄取規則中都有明確的體現,那就是文化課程的成績計入總分的比例越來越高,我相信這一點。趨勢將會得到更多共識。”宋長云說。
新藝考時代已經到來。 面對未來的藝術考生,宋長云也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山西傳媒學院作為全國三所公辦傳媒學院之一,今年已經走過了40年的辦學歷程,在山西有著良好的聲譽和美譽度。”對于未來立志從事傳媒行業的報考者來說,除了提高上述的文化素養外,我還希望他們具備以下素質:大志向、大愛心;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也進入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希望同學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英語作文,胸懷大志,心中有大愛,適應新媒體環境,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此外,作為未來的媒體人,我們一定要成為生活中的愛心人,關心煙火,關心社會。為人民謀福利,為弱勢群體說話。 同時,要勤于思考山西2024年高考分數線,獨立自主。 做出判斷,不聽從他人意見,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
山西晚報記者 田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