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1 14:59:20作者:佚名
農林文史哲,難求合適人選
有些研究生課程會讓你學得越多,損失的錢就越多。
讀過碩士的學長多半會告訴你,讀完碩士之后找一份合適的工作比較困難。
以廣東省2018年畢業研究生調查為例,12個學科大類中,就業與專業關聯度最低的四個學科分別是哲學、歷史學、農學、文學。
理工科專業中最容易被勸退的是農林專業,如果想讀農學研究生,未來三年就會陷入困境。
畢業于西南農業大學的袁隆平,在湖南農村任教,如果不是他本人對科研的興趣和堅持,我們可能很難見到一位雜交水稻專家。
因為如果你想做農業研究,光有研究生學位是不夠的;如果你想開辦農場或果園,你不需要研究生學位,你只需要錢。
比如浙江省農科院、核技術利用研究所2019年只需要招17名畢業生,其中碩士研究生僅3名,如果想進好的研究所,還得繼續讀博士。
找不到工作還不算最糟,如果你學的是遺傳育種專業,本科期間每天的生活可能就是插秧、育苗、管理試驗田、做分子實驗取樣,雖然枯燥無味,但基本可以畢業。但如果培育出來的新品種被別人摘了,你可能連畢業都做不了。
當然,你可能很少看到農學研究生被勸阻不要學習,因為大多數人會告訴你,你應該被勸阻不要學習本科課程。
大部分文科生不愿意主修的專業大概就是文學、歷史、哲學了。
與財經類專業學習的統計方法、計量經濟學等課程相比,文史哲類專業課程的實際應用性太弱。
到了研究生的時候,學習的不再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或者《閱讀與寫作》,而是《宋詩史料》、《歷史語言學》、《唐五代文獻史料研究》……這些課程更細,對應的工作范圍更窄。
據統計,北京大學歷史系2018級22名碩士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公共管理、中等教育、金融、租賃和商務服務等行業。
很多人以為學文史哲就可以考科目、做文職。
事實上,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2020年中央招考的300多個崗位中,涉及哲學專業的僅有16個,涉及歷史專業的僅有17個。
在這少數幾個選項中,文學、歷史和哲學經常與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其他學科一起出現。
據相關培訓機構統計,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崗位最多的專業依次為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法律和統計學。
就算你想考公務員,2019年全國公務員考試90%的職位都給本科生[6]。就算你花了那么多精力去讀碩士,到了考公務員的時候,準備可能還不如本科生。
2019年10月27日,江蘇淮安,考生參加公務員考試。很多人以為文科生在公務員考試中更有優勢,但其實統計、法律、計算機等專業更受歡迎/西帕圖片
再學幾年文史哲,畢業后就會發現,各行各業的老同學早就轉行了。
也許有些文科生的要求沒那么高,覺得找工作就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何必在意自行車呢?但問題是,就算你學文史哲,工資也未必更高。
2018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文學、歷史學、哲學三個學科畢業的研究生平均月薪分別為7406元、6800元、7273元,尚未達到全體研究生的平均水平。
雖然與本科畢業生的4433元、4636元、5578元相比略高,但工科、管理類畢業生讀研后的薪資漲幅已經超過一倍[2],更別提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的學生,三年下來薪資還能漲多少了。
所以,當學長跟你說文科生三件不孝的事是:讀文史哲、讀研究生、不找對象的時候,他們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和工程薪資下降
學完一些專業之后,確實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但是一看薪資就知道,這份工作比不相關的工作還要差。
生物、化學、環境、材料被稱為工科專業的“四大陷阱”,你每勸退一個人,就是在積德。
對于生物專業學生來說十大最爛專業,畢業后最熱門、最適合的行業是制藥、生物工程、醫療器械、醫療保健等,但這些最適合的行業平均薪資僅為7000元,遠低于咨詢、金融、證券等行業[8]。
2019年11月14日,遼寧沈陽,東北大學舉辦2020屆秋季畢業生招聘會。很多企業對于本科畢業的管培生,一年能掙幾十萬,但生物專業的研究生可能掙不了那么多。
你努力學習這些專業,但這些專業可能不會給你提供任何工作。
根據招聘網站抓取的生物學領域的職位數據,超過一半的職位僅需要大專以上學歷,其次是學士學位,而對碩士學位的需求僅占6%。
生物學碩士畢業生可能不像本科生那么容易找工作。
復旦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9%,而碩士畢業生就業率僅為93.4%。
你們只知道施一公在生物學方面很成功,卻不知道他博士畢業后差點做了保險;你們只知道施一公差點做了保險,卻不知道他如果買了保險,在90年代他的年薪可以達到六位數[10]。
雖然賣保險聽起來不像做生物研究那么高端、那么受人尊敬,但它確實很賺錢。
生物產業前景廣闊,但周期太長,例如一個生物藥在上市前,需要經過實驗室研究、中試、臨床試驗、規模化生產、審批、市場開發等多個階段,整個周期需要8到10年。
都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可是距離21世紀結束還有80年,我們能等那么久嗎?
化學、環境、材料等專業都在互相競爭,很難說誰更差。
復旦大學2018屆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碩士畢業生就業率幾乎是全校各院系中最低的,也低于專業本科生。
你以為你未來的工作是研究聚合物科學、納米技術和生物催化等高端領域,但事實上你可能只是在建筑工地搬運材料并向各地的人們出售藥品。
在《中國合伙人》中,鄧超的工作被一名生物系學生搶走了,工作內容是喂老鼠。
在某應屆畢業生招聘網站上搜索化學專業,得到的結果除了化學教師外,基本都是化工生產操作工、銷售專員、檢測工程師等職位。
這些行業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自己當老板——這樣你就可以用低廉的工資招募一批高學歷的人才。
如果找工作的話,本科畢業后如果期望值不高的話,還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但是讀了幾年碩士,工資比本科高不了多少,而且工作還是洗燒杯這種高中就學會的東西,心理落差很大。
經歷過這種落差的大四學生開始把重點放在勸說學生放棄自己的專業上。
新聞營銷:實踐不如研究生學習
當然還有一類專業比較容易找到相關工作,薪資水平也還可以,但是與其花時間讀研,不如花時間去實踐。
比如新聞行業主要考查你的體力,所以讀碩士學位并不劃算,因為它對腦力和精神的要求很高。
這一點可能大部分同學自己也意識到了,中國傳媒大學2018屆畢業生中,63%的本科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且主要進入了傳媒行業。
中國傳媒大學校歌墻。新聞傳播專業以“實用、有用”為宗旨,該專業的學生更愿意早日進入行業“肩負道德責任,用巧手寫文章”。/微博用戶@中國傳媒大學
如果大學畢業后能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好工作,那么讀碩士學位就相當于為教育捐錢。
而且傳媒行業本身更看重實踐技能和經驗。
以某大型報業集團校園招聘為例,相關崗位學歷要求基本為本科及以上,碩士學歷無門檻英語作文網,但“熟悉視頻拍攝、剪輯”、“文筆好”、“掌握常用數據分析方法”等都是可以加分的技能。
如果你不去實踐去磨練自己的新聞報道、編評、圖像視頻處理、數據分析等技能,書本上的理論也是空洞的。
即使是新聞傳播學研究生學習的課程,與本科生學習的課程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培養方案,新聞專業本科生需學習中外新聞傳播史、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等專業課程。[14]
對于研究生來說,除了研究方法課程外十大最爛專業,還要學習新聞傳播史研究、新聞采訪與寫作研究、新聞編輯研究、新聞評論研究、新聞攝影研究等專業課程。
還是熟悉的菜譜,還是熟悉的味道,但對于研究生來說,它就只是“研究”了。
市場營銷也是一樣,雖然市場營銷不只是站在商場的柜臺賣東西,但是有學士學位就夠了。
你以為市場營銷課程就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市場營銷課程可能和你的本科課程一樣,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
當你終于學完了宏觀微觀經濟學、管理學等本科知識后,當你畢業參加招聘的時候,你會發現,大家想要的能力是“分析客戶需求”、“制定業務發展計劃”、“達成各項經營指標”、“開發重點客戶”。
營銷課會教你很多理論,然后讓你去分析具體問題。但只有當你開始工作后,你才會發現,一年的工作經驗比研究生學習的還要多。只要你從事的是相關行業,你就永遠無法畢業。
讀研唯一的好處就是,你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的同學可能就是你的領導,他們分配任務的時候會考慮到你的感受。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研究生最差十大專業的完整內容,看了這么多,想必大家一定收獲頗多,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