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8 11:35:16作者:佚名
巴西聯(lián)邦共和國,在葡萄牙語中稱為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常被簡稱為巴西,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以及法屬圭亞那這十個國家或地區(qū)相鄰,巴西的國土面積達到851.03萬平方公里,是南美洲面積最為遼闊的國家,全球范圍內排名第五,其政治中心位于巴西利亞。巴西國內擁有亞馬遜、巴拉那以及圣弗朗西斯科三個主要水系,亞馬遜河是全球流域面積最寬廣、水量最為豐沛的河流,總長度達到六千七百五十一公里,它縱貫巴西西北部,巴西境內其流域面積廣達三百九十萬平方公里brazil是什么意思,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總面積將近七百萬平方公里,其中絕大部分區(qū)域位于巴西境內。
救世主雕像
巴西在古代是印第安人的家園。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探險家佩德羅·卡布拉爾來到了這片土地。他將這里稱作“圣十字架”,同時宣告這片區(qū)域屬于葡萄牙。葡萄牙殖民者的侵占最初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Brasil)這個詞慢慢取代了“圣十字架”,變成了巴西的名稱,這個名稱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中文翻譯成“巴西”。16世紀三十年代,巴西淪為葡萄牙的屬地。1808年,拿破侖軍隊攻入葡萄牙,該國皇室被迫遷往巴西。拿破侖最終戰(zhàn)敗,葡萄牙皇室得以返回里斯本,但王子佩德羅選擇留在巴西,并被任命為該國臨時統(tǒng)治者。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告巴西與葡萄牙斷絕關系,自立為巴西皇帝,名為佩德羅一世,從而建立了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將軍豐塞卡發(fā)動兵變,終結了帝制統(tǒng)治,巴西隨之改組為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方開始實施專制管理,1967年,國家名稱得以變更。
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葡萄牙語稱為Brasília,是巴西聯(lián)邦共和國的都城,巴西的政治核心,巴西第三大城市,其規(guī)模僅次于圣保羅和里約熱內盧,坐落在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與維爾德河交匯形成的三角區(qū)域上,巴西利亞以其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聞名全球,在夜幕降臨、燈火璀璨之時,從高空鳥瞰,巴西利亞宛若一架正朝東方飛行的龐然大物。這座城市順著兩條垂直的軸線展開,一條沿著機翼方向南北走向的公路,另一條沿著機身方向東西走向的紀念碑。1987年12月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巴西利亞評為“人類文化遺產”。
大都會大教堂
歷史上,巴西先后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巴西在1822年獲得獨立后,從政治層面、經濟角度以及戰(zhàn)略安全層面進行考量,曾經選擇在國土內部建立新的首都,1956年,以推行發(fā)展主義政策而聞名的總統(tǒng)儒塞利諾·庫比契克決定將首都遷移至巴西利亞,旨在促進內陸地區(qū)的開發(fā)進程,同年11月正式開始施工建設,這座現(xiàn)代化的新都由建筑師奧斯卡·尼邁爾負責規(guī)劃設計,僅僅用了三年半的時間,就在海拔1200米的高原上,一片未開墾的土地上,成功建立起這座嶄新的國家中心——巴西利亞(Brasilia)。這個名稱源自葡萄牙語詞匯“Brasil”,其含義為“巴西”。選定此名旨在凸顯該城作為國家標志的地位,既清晰地標示出其巴西首都的屬性,又蘊含著國家進步的期望與藍圖。
圣保羅
圣保羅,葡萄牙語稱S?o Paulo,地處巴西東南部的圣保羅州,擔當該州首府角色,同時也是巴西規(guī)模最為宏大的城市。它坐落于巴西南部、圣保羅州的東部,面向大西洋的東南海岸,西部與北部則與巴拉那河及其支流格蘭德河相鄰。該城市占地面積達1530平方公里,作為南美洲面積最大、最為繁華且經濟最發(fā)達的城市,享有世界級國際大都市的美譽。它是巴西在工業(yè)、金融、商業(yè)、文化以及交通等多個領域無可爭議的中心樞紐。
世界電纜斜拉橋
1554年1月25日,耶穌會傳教士JosédeAnchieta在皮拉蒂寧伽村(aldeiadePiratininga)的圣保羅經院主持了宗教儀式,當時他稱之為“圣保羅”貝語網校,這個名字因此流傳開來。后來在1711年,這個地方被正式確立為城市。到了19世紀,圣保羅憑借桑托斯港的咖啡出口,實現(xiàn)了經濟的快速崛起和繁榮。1881年以后,圣保羅遭遇了大規(guī)模人口涌入,這些人來自意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他們前往那里經營新興的咖啡種植園。進入二十世紀初期,受多種因素影響,全球咖啡價格大幅下跌,使得咖啡交易成本降低。這一變化促使當?shù)厣探缛耸哭D而支持圣保羅的工業(yè)建設,工業(yè)的進步又吸引了另一波移民前往此地。
里約熱內盧
里約熱內盧是葡萄牙語名稱,巴西第二座大都市,地處巴西東南沿海地帶,1960年之前擔當巴西的政治中心,東南面緊鄰大西洋,擁有長達六百三十六公里的海岸線。這座城市是巴西和南美洲的關鍵通道,也是巴西乃至南美經濟最活躍的區(qū)域之一,常被稱為巴西的交通要道和信息傳播、觀光旅游、文化藝術、金融保險業(yè)的核心地帶。本市地面的里約熱內盧港口屬于全球頂尖的三大天然良港,里約熱內盧的基督塑像既是該城市的重要象征,也位列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中。里約熱內盧擁有全球規(guī)模最為宏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其沿海地帶風光絕佳,是南美洲聲名顯赫的觀光目的地。
里約熱內盧城市景觀
里約熱內盧用葡萄牙文表達就是"一月的河",這個名稱源自葡萄牙人于1505年1月抵達此地的事件。在1763年到1960年期間,這座城市一直是巴西的政治中心。到了1960年4月,巴西政府決定將國家首都轉移到巴西利亞。即便如此,當前里約熱內盧依然擁有不少聯(lián)邦政府的機構設置,同時也有眾多社團組織和商業(yè)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因此也被稱作巴西的"第二首都"。
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位于巴西東北沿海地區(qū),是巴伊亞州的政治中心,巴西東北部經濟最發(fā)達且歷史悠久的文化都市,同時也是該國除里約熱內盧外游客最多的第二大城市。這座城市擁有大量文藝復興風格的名勝古跡,同時保留著眾多殖民時代的建筑遺存,其中包括巴西最早的大型教堂和最古老的醫(yī)學學府。城里有很多十六世紀的建筑,是宗教性質的,其中不少裝飾著十七、十八世紀的雕刻,還有很多采用彩色陶土制作的紋飾,體現(xiàn)了殖民時代的風格。
薩爾瓦多海港
薩爾瓦多曾是巴西的首府,也是葡萄牙人最早抵達巴西的地點,原先的名稱有"圣薩爾瓦多"和"巴伊亞"兩種,這個城市始建于1549年,在1763年之前一直是巴西的政治中心,"巴伊亞"這個城市名稱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紀中期,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的很多書籍和地圖上,它都被稱作巴伊亞,例如在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所寫的《魯賓遜漂流記》中就能看到這個標記。這個國家名稱源自葡萄牙語詞匯“salvador”,該詞的含義是“救世主”或者“救世者”,這兩個詞是用來稱呼耶穌基督的。
累西腓
累西腓是巴西東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位于南美大陸東端的布朗庫角南部,屬于伯南布哥州。這座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是巴西重要的海、空軍基地。累西腓的面積達到2768平方公里brazil是什么意思,市區(qū)由大陸、半島和一座島嶼構成。眾多河流和渠道在這里交錯縱橫,分隔出不同的區(qū)域。城市通過鐵橋和石橋相互連接,因此獲得了巴西的威尼斯這一別稱。累西腓擁有高聳的棕櫚樹和近代葡萄牙風格的建筑群,還有綿延的海灘,以及悠閑的人群,同船的巴西船員表示,這里可以看作是典型的巴西城市風貌。
累西腓城市景觀
累西腓這個名字出自葡萄牙語詞匯“rochedo”,最初指的是葡萄牙伯南布哥地區(qū)首府奧林達的一個小碼頭,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這里僅是作為防御奧琳達的沿海要塞存在,葡萄牙語中“累西腓”的含義就是防護屏障。1561年與1595年期間,此地遭受過法國海盜和英國人的侵擾,1630年到1654年時段,被荷蘭人占據(jù),曾作為他們的殖民首府,后來轉變成沿海的甘蔗種植區(qū)及其內陸農牧區(qū)的交易樞紐。1654年,葡萄牙在巴西的爭奪中取得最終勝利,荷蘭被迫投降,撤離了累西腓,1709年,該地被設為城市,1823年,正式確立為州的首府。
貝洛奧里藏特
貝洛奧里藏特這個城市,人們也親切地稱它為美景市,是米納斯吉拉斯州政府的所在地,擔當著該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的中心角色。在巴西利亞東南方向大約720公里遠的高原地帶,有一個面積達334平方公里的地方,它是巴西首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城市,同時也是該國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這里風景宜人,貝洛奧里藏特在巴西足球界扮演著關鍵角色,當?shù)氐目唆斎_和米內羅競技這兩支知名球隊,都是巴西足壇實力強勁的隊伍。
歡迎來到貝洛奧里藏特
貝洛奧里藏特原先叫歐魯普雷圖,這個名稱意為“黑金城”。該城市得名于18世紀時發(fā)現(xiàn)的金礦,這些金礦里含有鈀,讓金子表面帶上了黑色光澤。新礦脈的發(fā)現(xiàn)助長了葡萄牙人開拓巴西腹地的欲望,自1711年起,長達上百年的時間里,他們?yōu)樗褜S金,紛紛舍棄原有的農場,率領黑奴前往米拉斯吉拉斯等偏遠地區(qū)定居。由于礦業(yè)的持續(xù)低迷和地理環(huán)境的制約,歐魯普雷圖已無法滿足當局的經濟需求。1893年,巴西當局在歐魯普雷圖東邊選定地點,建立了該國首個城鎮(zhèn),最初定名為西達德德米納斯,意指礦區(qū)城鎮(zhèn)。該城鎮(zhèn)建成后,原設在歐魯普雷圖的行政機構悉數(shù)遷入,逐步取代了舊城,最終成為米納斯吉拉斯州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