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11 17:02:16作者:佚名
10月28日,世界最大的單體免稅店——海口國際免稅城開業。一個商業體的開業通常需要費很大力氣才能引發社會的關注,但海口國際免稅城卻以其精美的建筑設計、眾多的一線大牌、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成功在抖音、微博、朋友圈造成了刷屏現象,成為海口人最津津樂道的消息之一。
7家全球首店、5家全球獨家定制品牌店、50余家全球最新概念設計品牌專賣店、全球片源最多的球幕飛行影院、知名藝術展覽“遇見博物館系列”……這其中的每一項,對年輕人和時尚人士來說,都是滿滿的誘惑。而免稅城也充分考慮到了他們的需求,設計了許多隨手一拍就是大片的場景。毫無疑問,免稅城已成為海口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開業第一天,免稅城即吸引了4.4萬人次進店,現場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許多人在評論區驚嘆,沒想到海口能一下子冒出這么多人來。當天,海南離島免稅總銷售額超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比歷史最高水平翻了近一番。
這一天是周五,非節假日非旅游旺季,能實現7億銷售額,證明了海口國際免稅城的超高關注度。其中,大部分銷售額在cdf網上免稅商城完成。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直郵到家,線上線下結合的極致購物體驗,已成為海南免稅最成功的新零售模式。
海南與內地的連接點 這里正在發生什么
許多人可能會問,免稅城為什么沒建在市區而是建在了西海岸?首先,西海岸13公里長的海岸線,是海口最美麗的風景線,是游客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市民最愛的休閑游玩地。在西海岸暢通更新工程實施之后,西海岸的美色又增加了幾分,特別是長濱海灘一帶,這里曾經雜草叢生,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風景秀美、交通便利的濱海公園。免稅城另一側的金沙灣,則有海口最美的漁港和最美的晚霞,是親子趕海游樂的絕佳去處。
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因素,這里是海南與內地的連接點。海口國際免稅城緊鄰新海港,這里與廣東徐聞港隔海相望,有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是海南最重要的陸海交通樞紐,是海南與內地貨物運輸的主通道,也是自駕游客、高鐵游客的主要(唯一)進出島通道,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海口免稅城建設在這個陸海相連的關鍵通道位置,極大方便了過海旅客購買免稅商品。
在這里,新海港樞紐工程、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重點工程等項目正在緊張施工。這里是G15沈海高速(G75蘭海高速)海口段的起點,這條路經過三年的建設即將通車。屆時,新海港將與海秀快速路、海口繞城高速直接連通。這里還預留了跨海通道出入口,規劃中的湛江海口高鐵將從這里上岸,這里也是海口三亞高鐵(中線高鐵)的起點。
海口國際免稅城項目占地面積約675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92.6萬平方米,目前建成開業的免稅城主體部分建筑面積28.9萬平方米。其余的配套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項目全部完工后,這里將成為海口又一個大型商圈。
隨著免稅城項目的規劃建設,新海港臨港片區正在掀起新的開發熱潮,一批新的項目正在拔地而起,其中新海小學等項目已經竣工投入使用。
10年造城,海口進入西岸時間
海口市以南渡江入海口立城,城市沿海岸線濱海而建,形成中-西-東帶狀發展的趨勢。這樣的帶狀城市,相對于傳統正方形城市而言,更容易形成交通瓶頸,造成大規模擁堵。解決的辦法是組團式、多中心發展。也就是說,在中、西、東三大組團,分別建成完善的居住、服務、工作配套,實現職住一體,盡量減少跨區通勤。比較典型的組團式城市是重慶,由于山水相隔,自然形成了組團式、多中心的發展模式。因此,重慶雖然是山城,修路難度非常高,但其交通擁堵情況在國內大城市中相對來說并不嚴重。
2011年,海口市政府各部門陸續遷入西海岸新行政中心。彼時的西海岸尚人煙稀少,但是,高標準的超前規劃,很快讓這里成為投資熱土。海口國際會展中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舉辦地)、五源河文體中心、西海岸南片區中央公園等大型項目以及五源河學校、人大附中、兒童醫院、腫瘤醫院等公共服務項目的相繼建成,讓這里成了宜居宜業的好地方。10年后的今天,長濱片區已是高樓林立,許多海口人、新海口人遷入到這座西岸新城。
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寫字樓項目、產業園區項目的建成,西岸組團的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多,已經一定程度實現了職住平衡。以商業設施為例,在西岸組團,目前已形成遠大商圈、星茂商圈、免稅城商圈三大商圈。這樣的商業配套,即使是海口中心城區的居民,也是要羨慕的。而海口國際免稅城這個海口最高端的商業綜合體的開業,則標志著海口組團式發展已經初步成型,海口正式進入西岸時間。
除了海口自身,隔壁的澄邁老城亦在為西岸組團舔磚加瓦。在包括老城在內的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整個西岸組團,交通上,有兩港兩站(新海港、馬村港、海口站、海口南站);產業上,有海南自貿港11大重點園區中的4個(海口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南生態軟件園、海口復興城互聯網產業園)。僅憑這兩點,讀者應該已足以理解西岸組團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以及我們為什么說海口已進入西岸時間。
當然,未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包括到老城的一些斷頭路的打通。其中,海澄互通及其連接線、第二疏港快速通道(新海港-濱海大道-海榆西線-白蓮西互通)這兩條重要交通線的建成,將對老城與海口最后一公里的暢通起到重要作用。
海南西岸,給你一個全新的海南
如果說,在國際旅游島時代,是海南東岸發展的時代,那么,在自貿港時代海南國際旅游島規劃,則是海南西岸騰飛的時代。有些人可能已經注意到,從近期公布的海南GDP數據來看,包含洋浦在內的儋州市,其GDP已經超過三亞市,排名海南全省第二。這其中主要的數據是由人口不足10萬的洋浦經濟開發區貢獻的。
這是一個信號,在自貿港時代,以產業帶動、港產城融合發展的西岸模式,將超越過去幾十年以旅游業、房地產業為龍頭的東岸模式。儋州市,正是看準了這樣的發展趨勢,決定依托洋浦經濟開發區和濱海七鎮,打造環新英灣自貿港新城。
當然海南國際旅游島規劃,三亞也并沒有止步不前。位于三亞西岸的崖州灣科技城亦進展神速,這里依托三亞南山港、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崖州灣大學城,同樣走的是以產業帶動、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我們可以看到,在海南西岸,不但有海口國際免稅城、儋州海花島、樂東長隆樂園(規劃中)等大型旅游消費項目,還有眾多以高新科技、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項目,包括海口高新區美安科技城的生物醫藥產業、洋浦的石油化工產業、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深海科技產業等。
除了產業帶動這個明顯的特征,西岸模式的另一個特點是依托港口,港產城融合發展。按照規劃,洋浦港以對外貿易為主,海口港(新海港、馬村港)以對內貿易為主,三亞南山港、東方八所港、臨高金牌港等作為補充。而這些港口,都分布在海南西岸,都具備以港促產、以產造城的能力。其中,海口西岸組團,港、產、城要素完備,三者都已形成規模,無疑將起到龍頭引領作用。海口國際免稅城的盛大開業,一方面錦上添花,另一方面一錘定音,將世人的目光聚焦到海南西岸。
我們相信,自貿港時代,海南西岸完全有可能帶給大家一個全新的海南,一個令人驚訝的海南。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海南將迎來西岸時間。
(作者:華子。資深網絡媒體人,區域經濟研究者。文章發表于自貿港智庫,版權所有,抄襲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