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9-11 17:03:08作者:佚名
康熙皇后的尊號是圣祖。
康熙皇后,即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廷第四位皇后(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南京后第二位皇后。謚號康熙。哈薩克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藏語“平和恬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譯音)。云南方面稱呼為“文殊皇后”。嘉慶帝第三子,妻子為孝康章皇帝佟佳氏。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夯實了明朝鼎盛的底蘊,引領出康乾盛世的大僵局,有專家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舊歷十一月十三天崩于暢春園,享年68歲。追封圣祖,追封合嘉實運文武睿哲恭儉充裕孝順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后,追贈孝陵。傳坐落第四子胤禛。
擴充資料
謚號:
謚號是東亞地區皇后于廟中被敬奉時所稱謂的名號康熙皇帝的廟號是什么,起源于注重祭祖與禱告的漢朝。
隋曾經,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漢姓,通常君王死后會建筑專屬的家廟祭拜,但在幾代以后就應當毀去原廟,而于太廟合并祭祖。合于太廟祭拜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假如每位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以后為數諸多的家燈會有祭拜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拜的先王,都會非常追上尊號,以示永遠立廟祭拜之意。
另外,因為后世皇后尊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后代接位的皇后子孫就會給父祖輩美謚,故追封實際上難以顯示皇后評價,追封反倒代替了漢姓起到蓋棺定論的功用。
有的君主死后,會有多個年號康熙皇帝的廟號是什么,追封并不惟一,這是遼朝、改謚等誘因引起的。太后死后,在太廟立室追贈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顯宗、肅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