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15 16:12:18作者:佚名
2023年,在余杭加快建設杭州重要新城市中心的征程中,余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勇敢擔當重任,銳意前行,奮力沖刺。 今年以來,余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人才、就業、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工作中展現成效——創新打造余杭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激活“就業”民生用“零工”小市場,完善社會保障多項智能化服務,持續推進基層人文社會治理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多源引進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集聚創新高地
余杭正在不遺余力地打造創新源泉,全球人才的聚集離不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推動。
余杭充分發揮杭州西站樞紐集聚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本的作用,建設余杭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引進海教科技、福耀職業、AAA等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和培訓機構教育定居公園。 “園區內的辦公空間都是現成的,我們拎包就可以入住,還可以享受項目路演、創投、孵化等‘一站式’服務。” 作為首批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海驕科技總經理何如杰表示。 。
以人力資源服務賦能產業發展,不斷提升人才服務水平。 產業園推出“進取永無休止”、“招聘永無休止”、“活動永無休止”、“生活永無休止”四大品牌活動,推動人才專業技能提升,構建就業供給和需求共享平臺。 行業論壇、社交活動,實現工作與生活的雙向穿梭。
目前,該區已引進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64家,集聚從業人員11000余人,邀請200余家單位參與“非出境”招聘,創造崗位3500余個。
此外,余杭繼續運用最新人力資源服務模式為創業人才服務,開展“大走廊杯”2023中國·杭州博士后科技創新精英大賽、第八屆中國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大賽、提供人才項目評審和孵化空間建議。 、創業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務,讓人才來余杭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生根,已成功孵化創業實體916家。
人才來到余杭追夢,人才保護必須落實到位。 “求職者免費住宿”人才政策為應屆大學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住宿、校園招聘、在線云招聘、崗位定向推薦、面試指導等增值服務,為青年人才搭建發展平臺。 目前,余杭已為4萬余名應屆畢業生提供生活補貼2.53億余元,為5.7萬余名在職青年提供租房補貼3億余元。
打造數字化智慧平臺,促進民生提質增效
近年來,余杭不斷深化數字賦能,推動應用場景創新,打造不同領域的“數字之路”。
“數字化智慧零工”是余杭數字化改革和便民服務的一大亮點。
外省農民工張峰表示,以前他都是去線下人才市場招聘會找兼職,現在只要在浙江辦事處搜索“浙江求職”就可以找到工作。 公司類型眾多,職位信息齊全。 很方便。
張峰所說的“浙江打零工”,是余杭搭建的“新業靈活就業服務”線上平臺。 該平臺利用智能數據精準定位靈活就業群體,提供崗位招聘、技能提升、政策服務和權益保障。 社會保障等綜合保障服務,把群眾關心的“小事”變成穩定就業、促進共同富裕的“大事”。
目前,該應用已升級至“Gig Market”2.0版本。 同時,打造了5個零工市場線下精準服務區,累計發布崗位8695個,求職人員14300余人,達成意向7804余人。
民生無小事,在社會保障方面,數字智能也給群眾帶來了便利。
以前,市民申請退休需要手動填寫7-8份表格,現在只需刷市民卡,“智慧辦公”平臺就會自動識別,一次就能完成申請分鐘。 1分鐘快速服務的背后,是余杭區在社保中心窗口首次試運行的“智慧辦公平臺”。 該平臺集成了Windows、應用程序和PC。 市民可以選擇在窗口刷卡、手機掃碼或使用電腦。 通過在線填表,效率提升60%以上。
社會保障是民生基礎。 余杭還打造了“一站式服務”、“一鍵智慧服務”、“全程合作”服務模式,為各鄉鎮社會銀行合作網點帶來了多項社保服務、街道、村莊,將社保辦理服務延伸至浙江省。 轉辦立辦、青青在線、社保“易窗”等網上辦理終端,最終實現“隨時網上辦理”。 此外,還為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 實現了47項高頻人力資源和社會服務業務全覆蓋,130余項服務一網辦理。
促進和諧勞動關系探索基層治理創新實踐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打造企業與職工利益共同體,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今年,余杭區“拖欠工資線索動態化解率”、工傷糾紛“零訴訟、零復議”、智慧仲裁免訴等指標得分在全省名列前茅。 連續兩年保持工傷糾紛“零訴訟、零復議”的良好態勢。 。
余杭區以維護勞動者權益為目標,探索在各鎮街發展人文社會治理中心服務,形成“1個人文社會治理中心+N個分中心”的格局,打造集勞動就業指導、法律咨詢、糾紛解決為一體的綜合服務。 方位草根平臺。 目前已建成11個人力社會管理中心,受理工傷投訴數量較2022年同期下降40%。
在探索機制創新的基礎上,余杭還“發力”打造調解員、仲裁員隊伍,新增多名專職、兼職仲裁員、調解員余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地址和入口,定期舉辦案件研討會,開展專業調解業務培訓。 詳細講解辦案流程、法律適用、調解技巧余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地址和入口,提高調解員、仲裁員的專業水平,確保“凡事適時調整”。
此外,余杭還升級了數字化仲裁庭和調解室,充分利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網絡平臺和“哲理辦”調解仲裁功能,實現了仲裁程序全流程在線化、在線化。同時組織網上旁聽仲裁聽證活動,積極接受社會監督,吸引了數千名觀眾,累計完成數字化案件審理177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