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4-15 15:50:31作者:佚名
1.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信息處理、通信工程、信息網絡、微波工程等領域的軟硬件設計能力,具有團隊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領先品質,具有人文情懷、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并能夠承擔信息產業和國民經濟各部門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集成、制造和制造。在任務管理和應用方面具有創新精神的高水平專業人員。
上述培訓目標可以細分如下:
目標一:具備廣泛的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基礎理論,掌握系統信息通信工程專業知識,能夠將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應用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實踐中;
目標 2: 具備分析、實踐和創新信息通信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工程項目的運營和管理能力;
目標 3:具有團隊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領導才能;
目標 4:人文主義、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
目標 5:擁有終生的好奇心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2. 資格
學院現有教師87人,其中教授22人,研究員1人,副教授32人,高級工程師4人。現有雙聘院士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代/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省級名師3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級“科技新星”1人。現階段,78% 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60% 的教師具有海外學習和交流經歷。
3. 培養特性
通專業相結合:在培養方案的學分構成中,數理基礎占30%,人文基礎占23%,形成了基礎扎實、口徑寬廣、發展后勁充足的培養模式。
協同創新 強實踐:校企合作,打造精英階層;科教協同,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成果,建立了國家級通信信息系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立了虛實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開創了袖珍實驗室的實踐教學模式。曾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30余項。
以優質平臺提升品質:依托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搭建了科教人才培養平臺;依托雙一流建設學科,構建世界級學科平臺;
4. 畢業去向(列出典型高等院校和典型就業企業)。
近三年,本科生就業率達到99.1%,其中47%和13%在國內外深造,就業比例為30%。其中,研究生院校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習安交通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香港城市大學、布朗大學、杜克大學、多倫多大學、 東京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就業單位包括英特爾、IBM、Microsoft、華為、中興通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中國電子科技、中國航天科技、中國航天科工、中國兵器等重點科研院所、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和各類IT企業。
咨詢電話:范先生、張先生、高先生
5. 專業問答
Q:什么是信息工程的研究?
答:信息工程專業對應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三個子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獲取、傳輸、加工和利用的基礎理論,以及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制造和應用,涉及無線通信、多媒體和圖像處理。 電磁場與微波、醫用X射線數字成像、陣列信號處理與相空間波傳播與成像、衛星移動視頻等眾多高科技領域。它是一個綜合性專業,具有廣泛的基礎知識和廣泛的應用領域。
Q:信息工程專業需要什么樣的學生(特質、素質和能力)?我適合這個專業嗎?
A:信息工程專業是一門工程專業,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工程實踐意識,也會為學生在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創造條件。本專業不僅包括信號與系統、信息論等基礎理論的學習,還包括信息系統設計與制造的應用技術,有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現、描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創新工作、獨立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能夠跟蹤新技術,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具有撰寫科技論文、表達和交流的能力。能夠在團隊中工作并能說流利的英語。
Q:我校信息工程專業與其他 985 所大學有什么區別?有什么優勢?
答: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我們非常重視教與科研相結合,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本學科利用多種資金,建設了通信實驗室、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圖像處理實驗室、陣列信號處理實驗室等4個專業實驗室,以及通信原理與數字通信實驗室、信號與系統實驗室、通信電子電路實驗室、EDA實驗室等5個教學實驗室。 以及電磁場和微波實驗室。此外,還提供許多開放實驗室課程。大門始終敞開,讓學生在需要時使用相關設備進行學習、實踐和創新設計。
本專業堅持“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實踐為主”的特點,堅持寬口徑培養。除了學習這些專業知識外,本專業的學生還將有機會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等核心課程,為了解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情況以及深造和就業的選擇奠定了廣闊的基礎。
Q: 信息工程專業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A:信息工程專業除英語、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數學的基礎課程外,還包括以下核心課程: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電路、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電子電路、通信原理、微機原理與應用等。同時西安交通大學就業網,根據興趣,可以選擇專業方向,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可以是選修的:通信網絡與程控交換技術、電視原理、糾錯編碼理論、現代通信系統與網絡仿真技術等;信號及信息處理方向可選:DSP技術及應用、數據壓縮、模式識別等;電磁場和微波技術可選修:光纖通信、微波和衛星通信、雷達原理、基于波理論的目標檢測原理等。
Q: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特點是什么?
答:本專業以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是研究通信與信息處理的理論、技術和工程實現的專業學科。實行優秀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課程以強化基礎知識、強化實踐環節、培養專業能力為特色。學生在學習常識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多方向的專業課程,參加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數字仿真競賽、機器人競賽等各種實踐環節,培養工程意識和創新設計能力。由于強調工程實踐,本專業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獲獎率高于姐妹大學相關專業。
Q:學習這個專業可以得到什么樣的成長和訓練?
答: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掌握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和利用的基本理論和知識,能夠在工業和工程技術研究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的創新型高水平工程研究專業人才。在學習期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多方向學習專業課程,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可以通過參加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數字仿真大賽、機器人大賽等各種實踐活動,提高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Q: 學習這個專業最難的部分是什么?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A:本專業涉及眾多高新技術領域,是一門基礎知識廣泛、應用領域廣泛的綜合性專業,培養知識非常廣泛。學習的難點在于,它不僅對數學、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傳輸、信息獲取和信息處理等基礎知識要求很高,而且需要信號檢測和估計、信號分析和處理、系統分析和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除了良好的行業前景和高就業率外,它的吸引力恰恰在于上述信息工程領域的學習和實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世界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影響最廣、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學科之一,處于新技術革命的中心。本專業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得以一窺現代信息工程技術內在理論的完善和精微,而且學會了掌握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是體現和轉化創新思維、實踐個人創造力的最佳舞臺。
Q: 信息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去哪里工作?
答:本科畢業生就業率99%以上,近一半選擇來華留學或出國深造;就業單位包括英特爾、Microsoft、華為、中興通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重點科研院所、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和各類IT企業。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本學科秉承交通大學優秀的學術風范,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專業知識寬廣的學生貝語網校,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以 2018 年為例,該專業超過 70% 的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其中約 30% 的人找到了工作。在繼續深造的學生中,約3/4選擇被送入或考究研究生,約1/4選擇出國。大多數被送入或錄取到研究生院的學生去了中國的 985 所大學、中國科學院或研究機構;目的地包括紐約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香港科技大學、墨爾本大學、多倫多大學、東京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選擇工作的學生大多從事與專業密切相關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其中約 10% 的學生選擇科研和金融。
Q:信息工程專業有沒有國際合作項目或國際交流的機會?
答:首先,習安交通大學是一所以國家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大學,擁有廣泛的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機會,本專業學生可以爭取。本專業海外交流項目主要包括:雙學位項目包括中法4+4項目、密歇根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雙學位項目,以及10多個短期大學級交換項目。在過去的 5 年里,我們學校挑選了 10 多名學生訪問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優秀的工科學生有機會到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進行為期一學年的交換學習,參加高級或研究生專業課程,進入實驗室,完成畢業項目,并申請全額獎學金碩士和博士課程。
其次,這個專業也有很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學院除了與國內C9大學進行課程學分互認和第二校園學習交換項目外,還與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2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并通過學分互認、學位授予等方式,共同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擁有國際知名大學。每年西安交通大學就業網,本科生都會前往香港、臺灣等地的大學進行交流學習。同時,優秀學生也有機會直接進入香港科技大學等海外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Q:信息工程專業在社會上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可以在哪些領域應用我所學到的知識?
答:信息科學與技術是世界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影響最廣、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學科之一。信息技術與能源、環境、生物、材料、航空航天、數學、物理、化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匯正在催生一場新的科技革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已成為現階段我國的國策,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可以說,隨著信息化向社會各個領域的不斷滲透,社會各個領域對這一專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賴,使得信息工程成為最有前途的專業之一。從現有的畢業目的地來看,華為、中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傳統通信設備制造商和通信系統運營商,Microsof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以及對信息處理要求較高的咨詢、金融行業,都是學生就業和發揮能力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