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5-23 10:51:39作者:佚名
3月7日,西安交通大學對外宣布,2025年該校將加大本科生的招生力度,預計新增招生名額200名,屆時招生總數將攀升至6350人。值得注意的是,這標志著西安交通大學已連續十年進行招生規模的擴大。具體信息如下:
面向國家需求創辦急需專業
針對國家戰略規劃和產業升級的需要,我國先后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設立了人工智能、儲能科學與工程、智能制造、能源互聯網工程、網絡安全、醫工學等多個前沿專業,致力于培養急需人才,并深入探索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學校在招生專業規劃上恪守“四個面向”的原則,致力于集中培養物質科學、高端制造、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并計劃于2025年進一步拓展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能源儲存技術、電力能源以及醫工交叉等學科方向的招生名額。
招培管就聯動優化專業規模
學校全面執行國家教育強國的戰略安排,主動滿足新時代下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對招生規模進行科學規劃和整體推進,優化調整。以“雙一流”建設為基準,學校從學生人數、教師比例、學科進步、培養效果、就業趨勢等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考量,通過靈活調整各學院的招生比例,精確滿足國家關鍵戰略領域的迫切需求。
人工智能全面賦能人才培養
促進人工智能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開展“AI+專業、課程、教學、學習、評價、資源、平臺”等七大項目的實施,面向未來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三張圖譜,全方位、全環節地探索和實踐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及培養模式,旨在培育符合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頂尖創新人才。此外,還著手進行“AI+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以學科交叉融合為基石,構建了一個以超前試點和全面升級為特征的“1+3+4+N”的“AI+X”專業體系。在“AI+X”專業體系內,我們不僅積極促進了傳統強勢專業的革新與提升,設立了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互聯網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三個與AI相關的專業,而且進一步深化了跨學科培養模式的改革西安交大本科招生網,新增加了智能化工、數據科學、數字經濟、語言數據科學等四個AI+專業的新領域。學校還將致力于開發一系列融合人工智能的微專業,旨在為擁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們網校頭條,創造一個學習并掌握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平臺,進而構筑起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堅持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自1985年起,西安交通大學著手設立少年班,致力于挖掘和培養尖端創新人才。到了2007年,學校又增設了錢學森班與侯宗濂班,旨在培育在工程與醫學領域展現出卓越創新潛力的杰出學子。自2009年起,我校的數學、物理等學科陸續被納入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24年,我們正式成立了“珠峰計劃”(綜改試驗班),該計劃以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及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為宗旨。它以“大師引領、優中拔尖、因材施教、科研為紐帶”為特色,致力于構建師生“伴學伴長”的人才培養體系,實施“本博一體化”的連貫培養模式,探索“因材施教”的個性化人才培養途徑,以及采用項目牽引的尖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計劃旨在未來5至10年內,引領全球科學前沿的探索,推動尖端創新人才的培養,培養出一批懷揣理想、堅定信念、勇于擔當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這些人才將在本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具備國際影響力,并引領未來發展,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面向社會發展優化生源結構
在分省計劃分配任務中,全面統籌兼顧,采取科學策略。以國家整體戰略為出發點,全面考量各省份的高考報名人數、教育發展狀況以及區域間的協調和均衡性等多個方面,特別對那些生源數量多、中西部地區以及錄取比例較低的省份給予重點支持,旨在有效解決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同時,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西安交大本科招生網,不斷穩步地增加“國家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的招生數量,切實地為貧困地區和農村的學生們提供更多接受高質量高等教育的機遇,確保教育發展的成果能夠更加廣泛和公平地惠及所有人民,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