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7 16:34:32作者:佚名
政策解讀
越城區、柯橋區、上虞區教體局,市直學校:
依據《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的關于加強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浙教辦函〔2025〕35號)、《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的關于強化2025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浙教辦函〔2025〕80號)以及《紹興市教育局發布的關于2025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紹市教基〔2025〕16號)等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市區實際情況,現將2025年市區高中招生具體實施措施予以公布,請各相關地區和學校嚴格依照執行。
一、明確招生門類和實施主體
普通高中招生為三類:一是自主招生。學校依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特色,獨立設定招生條件,并針對本行政區域進行招生,此方式涵蓋了對在體育、藝術、科技等領域具備特殊才能的學生進行特長招生紹興市高級中學地址,以及對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特色的學生進行的特色招生(對于經審批同意并已納入全市體育重點特色項目試點的學校,依照規定可面向全市進行招生)。此外,自主招生工作由各區負責具體執行。其次,還有分配生招生。將優質公辦普通高中學校的招生名額科學合理地分配至本行政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具體實施分配生招生的責任落在各區。此外,還有統招生這一方式,即除了自主招生和分配生招生之外,面向全市區統一進行志愿填報和組織錄取的招生形式,通常被稱為“打通招生”,這項工作由市教育局負責牽頭執行。各區教育局以及各普通高中均不得擅自組織除上述三種招生以外的其他招生活動。
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技工學校,此處所指同前)的招生分為三個類別:首先,是自主招生,這主要針對的是紹興護士學校對全市范圍內進行的自主招生工作,該過程由招生學校負責具體執行;其次,是統籌招生。主要涉及針對市區統一進行志愿填報和組織錄取的招生模式,即通常所說的“打通招生”,同時涵蓋全市范圍內中職與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專業的招生,即所謂的“中本3+4招生”,此類統籌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負責牽頭執行。另外,還包括雙向選擇招生方式。在招生錄取統籌完成后,中職學校剩余招生名額以及市外省內中職學校在紹興的“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專業招生計劃,將采取雙向選擇的方式進行錄取。此雙向選擇招生工作由招生學校負責執行。各區教育體育局、各中職學校不得擅自組織或安排除上述三類招生以外的其他招生活動。
二、招生學校及計劃安排
越城、柯橋、上虞這三個行政區的高中階段教育機構,總共有35所學校。
越城區共有14所學校,包括紹興一中、陽明中學、稽山中學、越州中學及其國際部、紹興市高級中學、紹興龍山書院(為民辦性質,執行公辦收費標準,以下簡稱為“公費計劃”)、蕺山外國語學校(民辦,包含公費計劃)、永和高級中學(民辦,包含公費計劃)、博雅學校(民辦,包含公費計劃);此外,還有紹興市職教中心(即紹興技師學院)、紹興中專、紹興藝術學校、紹興市體校以及紹興市交通職業學校(民辦,即紹興市越州交通技工學校)。
柯橋區共有十所學校,包括柯橋中學、魯迅中學、魯迅高級中學、越崎中學、鑒湖中學、錢清中學、豫才中學,以及民辦的國杰高級中學(包含公費計劃的學生),此外還有柯橋區職教中心(即柯橋區高級技工學校)和紹興財經旅游學校。
上虞區共有11所學校,包括春暉中學、上虞中學、城南中學、華維外國語學校、崧廈中學、東關中學、豐惠中學、小越中學,以及金融街杭州灣高級中學(民辦性質,包含公費生名額);此外,還有上虞區職業中專和上虞區職教中心(即上虞區技工學校)。
(二)關于計劃制定與招生區域。各地需依據本地區初中畢業生人數、高中教育普及需求以及促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同步發展等因素,合理制定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的招生計劃;而市區內各高中學校的招生計劃則由市教育局統一公布。
1.公辦普通高中
公辦高中自主招生名額的分配由各行政區域統一安排,其比例不得超過學校招生總額的20%,具體分配為特長生招生計劃的5%和特色招生計劃的15%,且招生范圍僅限于本行政區。
優質公辦普通高中在分配生招生方面,其招生名額需占學校整體招生計劃的七成,且招生范圍僅限于本行政區。
公辦普通高中的統招名額是如何確定的呢?首先,我們要從公辦普通高中的總招生計劃中扣除自主招生和分配生招生的名額。這樣計算出來的剩余名額,就是統招生計劃。這些統招生計劃將全部用于市區范圍內的打通招生。此外,自主招生錄取后剩余的計劃名額,也會被納入統招生計劃之中。
民辦普通高中中,包括蕺山外國語學校、永和高級中學、博雅學校以及國杰高級中學在內的公費項目,已被整合進普通高中的統一招生計劃,且招生對象僅限于本行政區。而紹興龍山書院的部分自費項目以及金融街杭州灣高級中學的公費項目,同樣被納入普通高中的統一招生計劃,但招生范圍則擴大至整個市區。其他民辦普通高中的招生方式和招生區域則需依照相關法規進行執行。
紹興護士學校的專業招生計劃、覆蓋全市的中職與本科相結合的人才培養計劃、針對市區的“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計劃(包括區域內的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項目)、市區內中職學校的六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專業計劃,以及市外省內中職學校在紹興的“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招生計劃,共同組成了中職學校的招生計劃。紹興護士學校所設的專業計劃、中職與本科銜接培養的專業計劃,以及市外省內中職學校在紹興的招生“中高職銜接五年制職業教育”專業計劃,均面向全市進行招生。此外,還有其他專業計劃是面向市區進行招生,采取雙向選擇的方式,招生名額可以跨區域進行分配。
三、招生對象及條件
自主招生和分配生招生的招生對象由各區按有關規定確定。市區招生對象包括:持有市區戶口及市區公立或民辦初中電子注冊學籍的應屆畢業生(包括返回原籍的畢業生)網校頭條,本行政區域戶籍的往屆生;以及持有公立或民辦初中電子注冊學籍但非市區戶籍的應屆畢業生,若要參與市區公辦普通高中(包括民辦學校的公費項目)的打通招生錄取,還需滿足在市區初中連續三年完整就讀的要求(包括市區內轉學的情況)。
參與市區高中招生選拔的考生,必須滿足初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的最終評定等級達到一B二C或者更高標準的要求。
四、招生錄取順序
首先,全市范圍內依次開展普通高中體育特色項目的招生錄取工作,包括普通高中體育重點特色項目、中職與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專業以及紹興護士學校的自主招生;接著,市區范圍內按批次進行公民辦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和優質公辦普通高中的分配生招生;隨后,統籌安排市區普通高中統招生和中職學校的招生錄取(即實現招生渠道的互通);最后,組織民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剩余名額、中職學校統招后的剩余名額,以及市外省內中職學校在紹興招生的“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專業計劃的雙向選擇招生錄取。
所有已被錄取的考生,一旦獲得錄取學校的高中學籍,便不再參與后續任何高中學校的招生錄取流程。
五、招生錄取辦法
全市范圍內的普通高中體育特色項目的招生錄取工作,由各區、縣(市)教育部門依據市教育局核定的招生指南來具體實施。對于全市范圍內中職與本科教育相結合的專業招生,則需依照另外下發的文件規定進行。紹興護士學校的招生政策,可在其官方公眾號和招生簡章中查閱。而市外省內中職學校在紹興招生的“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專業錄取方式,則需參考相關學校的官方網站信息。
(二)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錄取辦法
公辦高中自主招生過程中,特色招生可選取特定學科的成績作為錄取的必要條件,隨后依據學生的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及綜合素質評估,進行擇優選拔,或者直接依據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進行選拔;而特長招生則需考慮學生的特長測試成績、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估,按照既定權重綜合計算總分,以實現擇優錄取,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的權重不得低于30%。自主招生的特定考試需在學業水平測試之前完成,同時需確定并公布符合特色招生和特長招生入圍條件的學生名單,逾期將不再進行組織。自主招生的各項設置、入圍資格及錄取結果公告,均需按照規定納入“紹興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和操作。
民辦高中自主招生政策允許學校設置特定考試,且在市區統一招生志愿填報之前,依據學校公布的招生規則,可以與考生簽訂協議,確保錄取名單的穩定性。各民辦學校有權自行決定自主招生方案,或者選擇在紹興市高中招生平臺統一進行“志愿征詢”,以了解考生的就讀意愿。隨后,將依照《民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和中職學校統招后剩余計劃雙向選擇招生操作指南》的相關規定進行實施。
(三)關于優質公辦普通高中的分配生招生錄取機制。分配生的招生名額需根據具備資格的初中畢業生總數,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至各初中學校。分配生的招生錄取需依據學業水平考試的總成績(包括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體育中考成績以及加分項,以此類推)進行,嚴禁將學業水平考試之外的任何考試成績或競賽成績與分配生的招生錄取直接或間接關聯。分配生招生在各初中學校的錄取覆蓋率要達到100%。
(四)普通高中統招生和中職學校統籌招生錄取辦法
1.志愿填報規定
(1)普通高中志愿填報規定
紹興一中等九所公立普通高中,考生最多能填報三所學校的志愿,但其中兩所必須位于除考生中考報名所在區之外的其他區域;而越州中學等十一所公立普通高中,考生同樣最多可選三所學校,填報志愿時不受跨區限制。
越城區的蕺山外國語學校、永和高級中學以及博雅學校,柯橋區的國杰高級中學,這些學校僅允許本行政區域內的考生進行報考。
紹興龍山書院的統招自費志愿以及上虞區金融街的杭州灣高級中學的公費志愿均被納入考生可選擇的范圍,允許來自三個不同區域的考生進行填報。
越城區的考生最多能夠選擇6個公費計劃中的加4個(包括蕺山外國語學校、永和高級中學、博雅學校、金融街杭州灣高級中學)以及1個自費計劃的龍山書院,共計7個普通高中的志愿;柯橋區的考生最多可以填報6個公費計劃中的加2個(即國杰高級中學和金融街杭州灣高級中學)以及1個自費計劃的龍山書院,總共也是7個志愿;而上虞區的考生則最多能填報6個公費計劃中的加1個(金融街杭州灣高級中學)以及1個自費計劃的龍山書院,同樣為7個志愿。
中職學校的志愿填報有明確規定。考生最多可選擇12個市區中職學校的專業志愿;有些專業志愿需要先通過招生學校舉辦的專項技能測試,才能進行填報;填報志愿不受區域限制。中職與本科一體化培養的專業志愿,需按照另行發布的文件規定的時間進行填報。
實施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志愿填報的統一平臺、統一批次、統一時間操作。在確保符合普通高中及中職學校志愿填報數量等相關規定的條件下,同步進行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志愿填報。填報的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志愿不分先后順序,允許交叉進行,但考生需對所填報的所有志愿進行明確的優先級排序。若志愿數量超過規定或未按規范進行填報,則該志愿將被認定為無效。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揭曉后,考生需借助“紹興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統”在網上提交志愿。具體填報時段為:以7月1日作為成績公布的參考日,那么填報時間將從7月3日中午12點開始,至4日下午5點截止(如基準日期有所變動,填報時間亦將相應調整)。
2.招生錄取辦法
依據考生所填報的志愿、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總分數以及學校(專業)的招生計劃,依照平行志愿的分數優先原則,并依照志愿的順序進行排序,按照各學校(專業)招生計劃的1:1比例進行投檔和錄取。考生若總分相同,首先比較語文、數學、英語三門課程的總分,分數較高者優先;若此方法仍無法區分,則進一步比較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的總分,高分者勝出;若情況依舊紹興市高級中學地址,則依次比較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體育以及優惠加分等各項得分,得分高者獲得優先錄取資格;若以上條件均無法作出區分,則所有考生將同時被錄取。
(五)針對民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后剩余的名額、中等職業學校統一招生后的空余位置,以及市外省內中職學校在紹興地區招生的“中高職銜接五年制職業教育”專業,實施雙向選擇和招生錄取的機制。
民辦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在完成自主招生和中職統招后,將剩余名額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進行招生。招生學校將利用“紹興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統”自行組織報名工作,不再要求學生統一提交志愿。招生的時間安排、模塊設置以及具體流程等,均需依照《民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和中職學校統招后剩余計劃雙向選擇招生操作指南》(另行發布)中的規定執行。紹興市域外的省內中等職業學校,針對“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這一專業招生計劃,采取線下方式由各招生院校負責組織錄取工作,錄取結束后,相關院校需將錄取結果上報至市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進行備案。
六、工作要求
強化組織管理,各區各校務必提升政治意識,確立全局意識,增強工作指導,合理安排任務,以保證市區高中招生過程穩定且井然有序。
2.統一規范操作。市區高中招生嚴格依照“五個一律”的規定執行:招生錄取必須與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結合,且在考試結束后進行;招生報名及錄取結果均需通過“紹興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統”進行操作與公布;民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及中職學校統招后剩余的招生名額,均需納入“紹興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統”,并依照《民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和中職學校統招后剩余計劃雙向選擇招生操作指南》執行;已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參與其他高中學校的錄取;所有高中階段的學籍信息,均需依據“紹興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統”的錄取數據統一上報注冊。
嚴格遵守招生規定。各區域和學校必須認真執行省教育廳的“十個嚴禁”和市教育局的“八項嚴禁”招生規定,確保市區范圍內的招生工作嚴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實,保證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對于任何違反規定的招生行為,必須堅決依照紀律和規定進行查處和問責。
各區各校需強化招生政策的宣傳教育,確保政策內容被詳盡地傳達給每位教職工、學生以及家長。必須充分保障考生的志愿選擇自由,學校和教師不得通過封鎖信息、誤導、煽動、施壓等不正當手段干預學生自主填報志愿,更不得擅自代為填報。市區高中招生宣傳應嚴格按照既定規定執行。
做好招生工作,各區各校需依據本規定持續提升服務質量,細化操作步驟,強化監督管理和保障措施。針對公眾普遍關心和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應迅速且細致地進行說明和解答。
紹興市教育局
202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