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平方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更新時間:2021-10-03 07:53:26作者:貝語網校
[原創]《平方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方千米的認識》,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成功之處在于以下幾點:
1.復習舊知,引入新知的內容設計起到溫故知新、承前啟后的作用。
《認識平方千米》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和常見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以及掌握了它們之間的進率并且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為此復習題:口答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和求邊長為1厘米、1分米、1米、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讓學生發現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邊長分別為1厘米、1分米、1米,為接下來的“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或“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1千米(1000米)”的新知的學習搭建了一個階梯,使知識能夠順利遷移和過渡。
2.感受“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設計,教學素材就在學生的身邊,具有情感化和生活化。
“1平方千米”比較大、比較抽象,要感受它的實際大小并不容易。通過地圖、衛星導航圖去舉例、分析校園附近的路段及大家熟悉的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從而想像由這些路線所圍起來的圖形的面積。這里教學手段鮮活、具有科學性,吸引了學生的目光,激發了他們探討的興趣。
教學中不管從時間的長短去感受面積的大小,還是閉上眼睛去想像,還是到最后的以大家熟悉的中山體育場為參照,想像它的4倍的大小,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能深刻認識1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同時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反映出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營造出生動活潑且富有意義的課堂氛圍。
需改進的地方:
由于沒考慮到平方米與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比較大,要轉換它們的大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導致在做單位的轉換這一練習時用時較長,部分學生感到吃力。為此以后上此課時,復習中該增加:一個數擴大或縮小整十、整百、整千等等倍時,小數點該如何移動這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