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8 07:26:34作者:admin2
“ 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 是一句民間諺語,意思是說,立春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立春在五九最后一天,就叫做“春打五九盡”;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就叫做“春打六九頭”。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古代民間一種計算寒天的方法。數九從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數九計算寒天這一方法在我國民間口口相傳,有歷史,乏記載,至于起源何時,沒有確切的資料。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實際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正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復蘇,萬物隨陽氣上升而萌芽生長。時至立春,在我國,北回歸線及其附近一帶,已風和日暖、萬物開始生長,氣溫、日照、降雨等,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