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0 12:53:49作者:admin2
一初中音樂評課稿、說教材
本課是湘版音樂八年級一單元歌曲,本單元以“真情地呼喚”為主題,安排了5首樂曲,《讓世界充滿愛》是其中的第四首。連同另外四首樂曲一起,本單元的五首歌曲各自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對真情的呼喚,情感教育的本單元的重要教學目標。本課《讓世界充滿愛》是一部獻給1986年“國際和平年”的組歌,由四部分組成,教材中選用了第二部分,其音樂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溫馨抒情,B部在調性上與A 形成對比,最后四個樂句完全再現。本課以“愛”為線索,通過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題音樂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感受音樂與心靈的溝通;在學唱歌曲的過程通過分析,討論,體驗,使學生意識到各音樂要素在表現歌曲內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對音樂要素能自己進行分析,合理地處理歌曲。
??? 根據教材的內容要求,我制定了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 二、教學目標
??? 1、情感態度目標:自信而深情地演唱歌曲,體會樂曲豐富地感染力,并受到美的熏陶;
2、 過程方法目標:完整而充分地聆聽作品,在體驗與感悟中體會音樂的表現力并能歌曲進行再創作。
3、知識技能目標:了解G大調的音階表、準確地掌握歌曲節奏、有感情地表現歌曲。
三、教學重點
準確地把握歌曲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領悟“讓世界充滿愛”的深刻寓意。
教學難點:
1、歌曲中的弱起節奏。
2、對歌曲教學內容的引申與拓展及學生的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四、教具:多媒體、鍵盤樂器
?? ?五、說教法和學法
1、說學情
學生對本課內容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及學習中已很多次地接觸到了本首歌曲,所以在旋律學習上并不存在很多障礙,只是在重點節奏及二聲部學習上要下一定的功夫,但這也恰恰是學習中的難點部分。客觀地講,農村孩子在二聲部學習及音樂素養方面與城里孩子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2、說學法
本課在學法指導上采以下方法:
(1)學會聆聽。讓學生充分地、足夠地聆聽,在聆聽中感悟音樂的魅力。
(2)學會合作。二聲部的學習實際上就是合作的過程。在學習中學生要體會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及如何與他人緊密地合作是唱好二聲部歌曲的起碼要求。
(3)學會理解。音樂的作用在于打動人的內心,使聽者有足夠的心理體驗。這就是理解能力。本節課的教學不只是讓學生學會了一首歌曲,而是在學習中體會愛的偉大,由此將這種愛擴大化,使每個學生都能將自己的愛心播撒到身邊的每一個人。
2、說教法
(1)視唱法
(2)多媒體直觀教學法
(3)合作學習法
(4)探討交流法
六、說教學過程
1、課前練習。
這項練習的目的一方面是視唱練習,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破本節課二聲部學習上的一個難點。利用了心理學上先入為主的心理作用使學習對歌曲中的二聲部旋律有一個預先的認識,降低了歌曲學唱的難點
2、導入部分。這是一段視頻,我以《讓世界充滿愛》為背景音樂,以汶川大地震為素材導入本課,簡潔而直觀。
3、歌曲學習部分。這是本節課的主體部分,將占時25分鐘左右。主要解決歌曲的節奏、音準、二聲部等
4、拓展延伸部分。這部分本人利用互連網制作了一個FLASH動畫,把近30張有震撼力的照片連接起來,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感受愛的珍貴,啟發學生用新的眼光審視身邊的人與事,把愛的含義擴大化,以此達到本節課情感教育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