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2020屆研究生們,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大家歡聚一堂,開啟開學典禮。我想,對于你們每一個學生來說,這都是值得銘記的一天。今天你們開啟了新的階段,成為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研究生。
我們學院研究生項目的種類、培養方向越來越多樣化,我們本著學術性和專業性兼顧的原則,現在學院有博士生、管理學碩士、商業分析碩士,各位同學你們是學術型碩士生,金融碩士是專業型碩士,你們碩士項目的種類不一樣,你們每個項目的培養目標也不一樣。所以我站在這里,面對著大家,能分享一些東西,對我來說還是很有挑戰性的任務。我不禁想起22年前我讀研究生的時候,很想請學長學姐、前輩、老師們分享一下,未來讀碩士兩三年,讀博士五六年typical是什么意思?怎么讀,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今天我就站在一個老研究生、你們的學長、校友、現在的老師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我給你們布置了三篇論文,希望你們在開幕式后仔細閱讀。
第一篇文章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非典型組合與科學影響。第一個詞atypical,大家都知道,就是典型的意思。前面加個前綴“a”就是非典型的,《非典型組合與科學影響》。我們希望每一篇文章,每一項研究,都能產生影響。不管你是學術導向,還是專業驅動,都希望自己做出的成果是有影響力的,影響學術發展和行業實踐。那么,如何才能做出有影響力的研究呢?這篇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的文章,給了我們一些統計證據。
第一作者Uzzi是計算和統計學方面的專家,在這篇文章中,他把近30年來所有被SCI期刊收錄的文章放在一起做了一個統計,統計了每一篇文章背后的所有引用量。我們每一篇文章都會有一系列的參考文獻,十篇、幾十篇甚至上百篇,這些參考文獻代表了某篇論文的知識點或者知識庫。有些知識點通常會放在一起,比如金融與財務,組織與行為,算法與技術。這樣的組合是典型的組合,代表了傳統;有些知識點的組合,比如算法與心理學,是非典型的組合,非典型的組合意味著創新。那么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研究,到底是專業導向的,還是學術導向的,到底是傳統為主,還是創新驅動為主?大家肯定都有這個疑問。于是Uzzi做了一個統計,統計結果是反直覺的,他發現,對于最有影響力的文章來說,80%的知識點結構都是傳統的,只有20%是所謂的非典型知識點。
為什么會這樣呢?烏齊給我們的是一個統計結果,對這個結果的理解是主觀的。我個人的理解是,一篇有影響力的論文一定是建立在傳統之上的。第一,這意味著你關注的問題很可能是很多人,包括學者、業界共同關注的問題。第二,傳統保證了你的研究成果有受眾、有聽眾,大家都能理解你、與你交流英語作文網,有利于你的新知識的傳播和應用。第三,通常很難進行真正原創的研究,除非你是個天才,或者你很幸運,才有可能產生真正原創的研究。

我們常說研究就是要反復搜索,會發現很多研究問題別人都研究過了。我們做研究的時候,往往在熟悉文獻、掌握行業內的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發現一個很小的知識缺口,然后進行突破,這個突破就是那20%的創新。這個統計結果的啟示是,我們在讀碩士的時候,不管你選擇的研究課題是學術問題還是專業問題,都要先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這里的基本功是指要多看文獻,充分掌握行業實踐。
昨天的研究生開學典禮上,有一位研究生跟大家分享,他手下的一個研究生是學術菜鳥,這位同學仔細看的文章,有幾公斤重,裝滿了好幾個大箱子。這充分說明,多看文章,了解現實,打好基礎,是你們做好研究生學習和研究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基礎。建議大家在今天的會后,把這篇文章看完,好好思考一下傳統和創新的關系。
第二個我想分享、希望大家思考的問題與這次演講有關。
我們來看這幅漫畫最左邊的插圖,有一個男人在晚上找東西,因為是晚上,所以引起了警察的注意,警察問他在找什么,他說他在找一枚硬幣。警察問他,你是在這里丟的嗎?他說,我不是在這里丟的,我是在兩個街區以外丟的這枚硬幣。警察問他,你為什么在這里找?男人說,因為這里有路燈,比較亮。這就是我們英語里常說的“Because it is bright here, so I am looking here。”
不管你是在研究學術問題,還是在攻克職業難題,你們都是在挖掘黃金,就像這個尋找金幣的人一樣。你在挖掘黃金,那么你應該在哪里挖掘呢?我認為這幅漫畫中的人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反面榜樣——他所做的就是從容易的地方和捷徑開始。

與漫畫相關的,我再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避免第三類錯誤:公式化是研究問題》。這篇文章是一篇發表在學術期刊《管理信息系統季刊》上的編者按。MISQ 是管理信息系統領域的頂級期刊。管理信息系統也是我的專業,所以我對這個期刊比較熟悉。
這篇文章是 MISQ 主編給讀者和研究人員的寄語。他發明了一個術語,叫做第三類統計錯誤或第三類錯誤。大家都學過概率論,所以你對第一類和第二類錯誤很熟悉,它們是拒絕正確推斷和接受不正確推斷的概率。我們進行嚴謹的研究,以有效控制這兩類錯誤。
MISQ 的主編創造了“第三類錯誤”這個術語。什么是第三類錯誤?意思是我的學術工作非常嚴謹,我有效地控制了第一類和第二類錯誤,但我研究的問題卻與我無關。這種錯誤現在被稱為第三類錯誤。
所以同學們,你們在做學術研究的時候,一定要思考一對關系——嚴謹性和相關性。我們在學術文獻中經常討論嚴謹性和相關性。嚴謹性是指學術的嚴謹性,控制好第一次和第二次錯誤,而所謂的相關性是指你的研究問題的實際相關性。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清華大學有些學科,比如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醫學院,他們做的研究是與現實高度相關的,他們發表的論文,業界的人都會看,但是我們管理學院的研究生、老師做的研究,有多少管理者會看呢?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要思考我們做的研究與現實的相關性。

學生在做自己的研究論文時,首先要注意嚴謹性。你得出的研究結果應該是正確的,但在選擇主題時不要忘記走捷徑。不要只是用一個數據集做一些統計分析,找出其中的關系。你應該從現實出發,找到現實中的重要問題。
當然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們研究生每天都要上課,怎么才能了解??一個問題是否和校園里的現實相關呢?這就需要你多做采訪,讓你的導師給你安排一些和現實相關的研究。除了閱讀科學文獻,也要關注《哈佛商業評論》、《斯隆商業評論》、《清華管理評論》、《南開管理評論》、《經理人》等一系列面向現實的雜志和刊物,從中汲取營養,了解現實中管理者和行業政策制定者所關注的真正問題是什么。
我給大家推薦的第三篇文章,也講了一個關系——現實與理想。這篇文章發表在《Nature》雜志上。文章標題是《Four golden lessons》,中文譯為《博士生四條黃金法則》。我覺得這四條法則不但對博士生很有啟發,對研究生也同樣有意義。它的作者是物理學大師溫伯格。這幅畫展示了一幅游泳的畫面。其實,這張圖片是這篇文章的截圖。游泳在這篇文章中被多次用作比喻。
我想把這篇文章的原文內容傳達給大家,所以我就不轉述了,我會讀它的中文翻譯版。
他傳授了四條寶貴經驗。第一條寶貴經驗是:沒有人無所不知,你也不必無所不知。

“很久以前,當我獲得學士學位時,物理文獻對我來說是一片廣闊的、未知的海洋,”溫伯格說。“在開始任何研究之前,我都想仔細研究它的每一部分,因為如果我不知道該領域已經做過的每一項研究,我怎么能做研究呢?幸運的是,我在研究生院的第一年運氣不錯。盡管我滿心焦慮,但我得到了資深物理導師的指導。他們堅持認為我必須先開始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獲取相關知識。這就像游泳。你要么選擇溺水,要么努力游泳。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這真的有效。我很快就拿到了博士學位,盡管我拿到博士學位時對物理學幾乎一無所知,但我確實學到了一個重要的教訓:沒有人知道一切,你也不必知道。”
第二個黃金法則是走進混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情。
我不再讀他的原文了。
第三個黃金教訓是原諒自己浪費的時間。
“我的第三條建議可能是最難接受的,那就是原諒自己浪費的時間。學生只是被要求回答教授認為存在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是否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很重要,因為回答這些問題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學生通過考試。”他列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你不應該為浪費了一些時間,把這段時間花在研究一個問題上卻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而感到后悔,因為這是你研究過程的一部分。

他還有第四條黃金法則,那就是研究科學發展史,或者至少要充分了解你正在研究的領域。
我覺得第四個建議跟我們講的傳統與創新是緊密相關的。
回到溫伯格講的那一系列游泳的例子,我個人的感受是,要勇于探索自己想探索的東西。我記得我讀博士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系里請了一位非常資深的管理學教授 Rajiv D. Banker 來給我們做報告。如果你學會計的話就會知道他非常資深。我的同學問他選題要注意什么。這位非常資深的教授建議我們選一個相對安全的題目,而不是選一個非常有創新性的題目。他的解釋是,選了一個相對安全的題目,就能順利拿到成績,還能拿到一個好的教職,之后你就會有足夠好的平臺和足夠的資源,幫助你追尋自己的理想。我覺得他說的對,我也一直這樣跟我的博士生們講。
但最近我有了其他的想法。如果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你選擇研究作為你的職業,考慮到你已經把青春最美好的年華都花在了研究生學習和研究上,我現在的想法是,你應該去追求你最想研究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是學術界的共識,或者不是你的導師認為重要的問題typical是什么意思?怎么讀,請充分考慮它的重要性,把你的想法仔細列出來,和你的導師討論。你應該追求你內心想要的東西,按照你的興趣去做研究,這樣你的研究工作會給你帶來更大的滿足感。
回顧自己對于理想與現實關系的思考,我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會隨著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研究進展而改變。
今天跟同學們分享了三個關系:傳統與創新、嚴謹與實用、現實與理想。我個人沒有任何答案,只是給大家介紹了三篇文章,提出了三個問題。希望大家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反復思考這三個問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祝大家研究順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