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師亦友”十一月
第一期主題:CET-4
嘉賓:林昱宏



嘉賓介紹


林昱宏:

刑事司法學院 2020 屆調查專業畢業生;
CET-4成績658分,聽力滿分;
曾獲山東省創新英語大賽一等獎、志愿服務獎學金、校級優秀學生干部稱號。
審查方法





備考是建立在日常積累上的,不需要提前很久就復習四級考試。其實很多人是沒有準備就直接去考試的,所以既然決定好好備考,就要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讓有限的努力得到最大的回報。
1. 記住單詞

養成背單詞的習慣,詞匯量就會不斷積累。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理解,一旦理解了中心思想,就專心聽講了。我推薦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或者A4紙背誦法的APP(可以多寫幾遍練習)。電子設備便攜,方便利用碎片時間。但要注意不要選擇太過簡單的APP,否則記憶點不會太深。
挑選APP的原則:我們挑選的APP一定要能讓你記住單詞背后的意思和一些必要的用法和聯想,而不是讓你通過一些圖片形成短期記憶或者把你對單詞的理解局限在幾張圖片上。
最好有復習機制,滾動復習,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如歌詞、臺詞、文章中的句子;利用衍生詞(背誦每個衍生詞的不同意思可以建立聯想)、短語(背誦普遍、最常用的;短語中的意思和單詞本身的意思不一樣)。一定要聽發音,并分別拼寫每個音節,不要機械地背誦拼寫。手寫與電子設備背誦相結合,第一次背誦時,在紙上寫下。英語和釋義。
關于背單詞數量:如果你的基礎比較薄弱,那么養成每天背單詞的習慣很重要。每天30個單詞,復習幾十個。40天,你可以背1200個單詞。不要覺得太少,重要的是習慣,滾動復習。及時清除已經掌握的單詞可以提高效率。如果當天你認識很多要復習的單詞,那么就獎勵自己少背一點,每天堅持進步20-30個單詞。可以有激勵但不要假裝努力!
關于背誦時間:如果按照上面說的認真背誦的話,每天會有30-60分鐘的背誦時間。但我絕對不會刻意留出這么長的時間。好好利用看抖音的碎片時間,上課想偷懶的時間,上課的時候。帶上筆記本和筆,有空就復習一下,會很有成就感。不管怎樣,一定要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天堅持下去。
2. 聆聽——理解
提前半個月到一個星期開始訓練你的耳朵吧!早上起床時和晚上睡覺前direction是什么意思?怎么讀,當你的意識還很朦朧的時候,下意識地聽。
第一階段:可以不看原文,反復聽同一篇文章,雖然不一定聽懂,但至少能模糊地記住聽到的部分和上下文。
第二階段:經過反復疑惑,再次閱讀原文時恍然大悟。
第三階段:再聽一遍原文,感受一下理解的流暢度,最好搞清楚是不是因為連讀速度太快,節奏沒掌握好,或者是單詞不認識。
第四階段:把原文放在一邊網校頭條,仔細聽音頻幾遍,直到聽懂每一個字。

這個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英語的快節奏和一些不同的停頓和重音,所以建議找些往年的真題,在第一階段的第一遍時憑耳朵做,在最后的第四階段理解之后再做一遍。
你可以聽英文歌,看有原聲帶的電影,先看聽熟悉的,既然熟悉了,肯定對中文先有印象,然后留意中文的意思,在英文中怎么用,然后再自己試著聽新的,這樣可以養成日常的習慣,好奇心強,心態認真。兩者都是理解,一是先熟悉英文,然后理解并轉換成中文,二是先熟悉中文的意思,然后理解并轉換成英文,聽也是猜測和理解的過程。




回答技巧


別慌,作文時間沒必要偷偷看
聽力,聽的時候看書后面的內容,按照步驟來,在規定時間內盡力而為。不然很容易慌張。如果寫的時候分心,或者聽的時候忘記填答題卡,那就得不償失了。

1. 組成
搞清楚自己要寫什么類型的文章,是論文、提案還是報告?不同的可能格式或時態不一樣。如果是提建議,不要用“會”這種肯定的語氣。如果是寫信,就加“會”。開頭結尾,如果要描述盛況,可以用過去時。相信大家高考的時候都受過不少訓練。只要按照高考作文來寫,邏輯清晰,要點有層次就行。
不要追求完美。考試的時候,一些你不熟悉的條款和特殊用法會突然跳到你的腦海里,你想用它們,但你必須仔細思考。但請注意,這不是高考!你寫完作文就會收卷!你不能再擠出時間寫作文了。
使用多種句型來加分。最后用which、where、while、who(定語、賓語、狀語、副詞)結尾,用動詞ing/ed表示主動、被動,中間用逗號隔開,中間再加幾個普通詞。用一些過渡詞和連詞。這些是最基本的,但通過多種方式使用,會顯得很有力量。這樣,30分鐘就能輕松寫出150字。
2. 傾聽
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很多人都建議聽關鍵詞,因為四級的門檻比較低,對大家來說都不是太難。很多時候,一個關鍵詞出現的次數越多或者唯一聽到的,就越是好的選擇。
但我覺得這個應該作為備用,而不是抱著這個目標去聽原文。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且我個人覺得像四級題這種題型,是需要聽的,而不是書面給的。很多題目是靠瞬間反應和上下文理解的,光聽關鍵詞太局限了。因為你還不知道文章講的是什么,所以你會對答案沒有把握,不敢選,會打亂心情。反而對后面的答題更不利。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的方法:
首先,放松自己,做好心理準備,就像偷聽別人談話一樣,給自己留有猜測和想象的空間。當你回首往事時,會發現,自己記得的,大多都是平凡的事物。一瞬間,一個身影和意識。所以不要給自己心理暗示,要求必須聽懂每一句話,隨便聽聽就好。越是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越容易失去注意力,因為你的潛意識會過度糾結于每一個細節。很容易撿芝麻丟西瓜,放松心情更容易理解。
第二,抓住中心思想!我們說要放松,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是隨便聽。你必須了解中心思想和情緒傾向。正在討論什么?時事?抱怨?閑聊?誰在和誰說話?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他們聽起來一般是樂觀的還是悲傷的?用你自己的一些邏輯和常識來帶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有時當你不確定選擇哪一個時,情緒傾向會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談話中)
第二件事是發生了什么,細節,原因,影響(這在短文中非常明顯)。

第三,你可以通過看題目來猜測題目是什么direction是什么意思?怎么讀,所以要充分利用時間看說明!
四、及時放手!及時填卡!先填一張,不管你有沒有把握!
3.閱讀
以下是一些需要遵循的簡單基本規則。
1. 選擇單詞填空
你至少需要記住一半的詞匯,如果一個都不認識,那顯然是沒有選擇的(背短語也有一定效果)。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至少要試著確定一下詞性。簡單的規則,比如 ion 通常是名詞,ous 通常是形容詞,再加上你的直覺。看看上下文中缺少什么,選擇相應的詞性,然后注意區分表揚和批評。
2. 段落對應
如果讀完整篇文章之后你只能記住有限的內容,那么這可能是毫無意義的浪費時間。
首先簡單過一遍開頭結尾,大概了解一下文章講的是什么,然后掃一眼選項,留下初步印象。比如有些句子可能非常絕對,有些觀點自己很認同,或者有些詞很有意思。分段閱讀,看看每段后面有沒有對應的答案。這樣做的好處是,你會不斷復習后面的題目,選得越快,選得越快。總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感情傾向,這樣可以排除很多不合適的題目和選項。
3. 翻譯
在句首使用定語從句,可以給句子增加更多信息。例如,“其獨特之處是”可以譯為“它使它獨一無二”,“灌溉”可以譯為“澆灌莊稼”,“無論旱澇都能保證收成”可以譯為“無論旱澇都能帶來好收成”,“和諧共存”可以譯為“和諧相處”。不必太花哨,只要表達出意思就行。
圖文編輯 | 李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