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設計恰當的課題;
2、細致的觀察;
3、老師的示范講解;
4、練習操作肪注意事項。
關鍵詞:泥工教學;形象特征;示范。
在幼兒美術教" />
更新時間:2021-06-08 22:33:17作者:admin2
進行小班泥工教學
概要:1、設計恰當的課題;
2、細致的觀察;
3、老師的示范講解;
4、練習操作肪注意事項。
關鍵詞:泥工教學;形象特征;示范。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泥工教學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幼兒喜愛。當你給幼兒一團泥時,他們會很高興地反復捏弄著玩,這時幼兒的手指和肌肉便參與了鍛煉,所以手工教學就是指幼兒以泥為材料,用手及簡單的工具塑造立體形象的一種教學活動。通過泥工教學活動,教幼兒掌握用手和一些簡單工具塑造各種物體形象(人物、動物等)的方法,使幼兒更好地用視覺和觸覺感知物體的不同側面,感知物體的立體性,幫助幼兒認識事物,形成立體概念,發展幼兒的空間立體感,并能增強幼兒手的協調性、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在幼兒泥工教學活動中,如何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并實施教學活動呢首先要明確教學內容及要求:小班泥工教學的內容及目的主要是認識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稱(粘土、橡皮泥或面團)知道它們的性質是柔軟的,可以塑造的。學會用搓,團圓、壓扁、粘合等方法,簡單的塑造一些物體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小班幼兒所用的工具主要是泥工板和濕布需掌握的技能主要是學會團、搓、壓扁和初步學習粘合這四種技能,前三種技能都是通過手掌的動作來完成的,這是根據三歲幼兒手部肌肉發育的程度來規定的。進行泥工教學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計課題
為幼兒設計課題時,不僅要選擇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物體形象,而且要考慮到泥工表現的特點,因為泥工表現具有立體性,因而選擇的物體形象要便于進行立體的表現,如各種水果(蘋果、梨、香蕉等)、各種動物(蝸牛、刺猬等)都可選為表現課題的內容。小班泥工的課題主要側重以下幾點,教會幼兒認識泥工的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稱和使用方法;教會幼兒簡單的泥工技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由于小班幼兒手腕肌肉尚未發育完善,眼手不能協調一致,所以最初的課題是讓幼兒任意玩弄泥塊,任意塑造一些簡單的形體,只要他們自己能夠說出塑造的是什么物體。教師在教幼兒玩泥時,要注意引導幼兒欣賞泥工作品,教師捏制幾個給幼兒看,再安排幼兒玩泥活動,把泥放到泥工板上,讓幼兒任意擺弄,和教師一塊搓成團。在幼兒玩泥活動中,教幼兒認識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它們的名稱、性質、用途和用法。如知道什么是橡皮泥,什么是粘泥;知道它們是柔軟的,可塑造的,稍加團、搓,就可變成多種不同的形狀;知道泥工板是放泥和塑造用的;知道濕布是擦手用的。然后要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上課常規,知道不能隨便扔泥,要愛護自己和別人作品,應保持衣服,桌面和地面的干凈整潔等。以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教他們用一種或兩種基本技能表現簡單的物體形象的課題。先教幼兒塑造單一的基本形狀,這些課題可以是"皮球""蘋果""筷子""餅干"等。具體塑造方法是:如把泥放在左手心里,兩手來回地團,團出一個球狀物,表示小球、蘋果;把泥放在手心里,兩手前后搓,搓成圓柱形,表示小棍、筷子、面條;先團圓后再搓長,以后再壓扁,做成焰餅,圓餅干、方餅干。以后逐漸復雜化,教幼能對基本形體略加改變,塑成某一物體。如把兩根小泥棍擰一擰,就成了麻花;把圓柱形體壓一壓,彎一彎,做成了香蕉。之后,教幼兒能夠將兩個基本形體結合在一起,而成某一物體。如將兩個大小不同的球體結合起來,小球體放在上面,大球體放下面,就做成一個娃娃,或將兩個一長一短的圓柱橫豎搭起來,而成一架飛機等。教師若再提供一些簡單的輔助物(一根小棍,一片樹葉,幾粒小豆等)幼兒做的作品會更為逼真。為小班幼兒設計課題時,特別要注意具有一定的情趣性。例如:在"請娃娃來家做客"的課題中,讓幼兒任意做一樣點心招待娃娃,就比教師要求幼兒孤立地做一樣糕點,更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另外,教幼兒塑造時,注意充分利用游戲法來引起幼兒興趣,讓他們在愉快輕松的游戲中掌握簡單的技能。如在教幼兒做"梨"時,讓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并模仿動作,一二三四呀團呀團(先團成一個球形),二二三四呀搓呀差(將泥團的一端搓尖些)三二三四呀壓呀壓(用指頭在泥團大的一頭壓出一個小坑),四二三四呀抹呀抹("梨"做好了,用手在表面抹光)隨著兒歌的節奏,幼兒很快就做好了"梨"。下課后,他們還會很有興趣地念著兒歌用手做著各種動作,就這樣,在游戲中幼兒學習掌握了基本的泥工技能。
二、觀察
泥塑與繪畫相同,表現物體形象都離不開觀察泥塑表現的是更接近實物的立體形象,這就不僅要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物體一個面的形象特征,而且需要引導幼兒立體的觀察,認識物體上下、左右、前后的形象特征。引導幼兒觀察時,應注意從幼兒身邊的事物入手,如:水果、蔬菜、各種玩具,進而觀察各種動物、人物,有意識地比較各類事物不同的地方,掌握其主要特征,為做好泥塑打好基礎,在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對各種年齡的幼兒給予必要的泥工技能的指導。
三、示范講解
在小班泥工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是教師給幼兒看一看預先準備好的實物或教師自己塑的櫚,通過讓幼兒觀察,明確它們的名稱、形狀、顏色,然后,教師就開始向幼兒逐步示范,邊做動作邊說明,幼兒隨著教師的示范,說明而動作。如教幼兒搓胡蘿時,教師邊示范邊說明:"把泥放在手心里,兩手前后地搓,搓成一根泥棍。請小朋友都拿起自己面前的泥,跟老師一起搓,搓成一根泥棍都把自己搓的小泥棍舉起來,給老師看一下。好,放下。再看老師是怎樣搓的,把一頭搓尖些,這就是胡蘿卜,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搓,把泥棍一頭搓尖",這樣,教師示范完了,幼兒也跟著做完了。如果教幼兒做的物體要用兩三種基本技能,那么教師就要將兩三種技能分別教給幼兒。方法是自己做一下,讓幼兒跟著做一下,并伴隨語言講解,使幼兒理解每個動作的順序、要點,同時還要巡視每個幼兒的動作。在他們都學會了一種技能以后,再教下一種技能。另外,在每次上課,教師要多提供一份材料給幼兒,以滿足幼兒任意塑造的愿望。
四、練習
在泥工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和形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練習掌握泥工的表現技法。
如做橡皮泥貼面、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顏色的橡皮泥,分別團成球,搓成條或拍成片,粘貼在較硬的板面上,塑制成一幅畫面,用來布置教室。還可讓幼兒用橡皮泥制成各種動物、人物、瓜果蔬菜等,用來充實游戲材料。另外,也可讓幼兒直接用面團來做成各種面點,培養幼兒的勞動觀點和對泥塑的興趣。育 & 嬰 …… 會
五、教學注意事項
1)做好課前準備。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教師要幫助幼兒做好準備,在幼兒桌面上,把泥工需用的工具和材料擺放好;泥塑前,要幫幼兒卷好袖子或穿好罩衫;泥塑后,要引導幼兒放作業放在指定位置,不能隨意把泥亂丟,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潔,把手洗干凈。
2)妥善處理好幼兒的泥工作品。
泥工作品保存較困難,教師要把作品安置在陰涼通風,不易被人碰撞的地方,待晾,干后發給幼兒或在游戲中作玩具,如果泥塑短缺,必須注意不要讓幼兒看到壓碎他們自己的作品或與幼兒商量后再處理掉作品,避免挫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時間安排要注意時令。
泥工教學的主要材料是泥,特別是橡皮泥,遇冷發硬不易塑造成型,遇熱粘手,也易變形。因此,泥工課最好是春秋兩季多為幼兒安排。上泥工課時還要考慮當天的溫度,一般在攝氏20°左右。這樣既有利于幼兒健康發育,又能保證制作的效果。
以上五個環節在教學中并不是孤立表現的,它們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討,不斷學習,相信我們會不斷提高,不斷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