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人情冷暖的有:盤夫索夫(" />
更新時間:2022-06-27 06:32:23作者:admin2
為愛“瘋狂”的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越劇)、西廂記(越劇)、天仙配(黃梅戲)、白蛇傳(豫劇)、秦雪梅吊孝(豫劇)、李天保吊孝(越調)、紅樓夢(越劇)、女駙馬(黃梅戲)……
展現人情冷暖的有:盤夫索夫(越劇)、碧玉簪(越劇),五女拜壽(越劇)、小包公(四平調)、八寶珠(山東梆子)、卷席筒(曲劇)、釣金龜(京劇)、賣苗郎(豫劇)、韓吉虎搬兵(豫劇)、三哭殿(豫劇)……
代表忠孝仁義的:諸葛亮吊孝(越調)、竇娥冤(東北二人傳)、劉庸下南京(豫劇)、老羊山(山東梆子)、兩狼山(豫劇)、秦香蓮告狀(豫劇)、打金枝(豫劇)、穆桂英掛帥(豫劇)……
太多了,都很好,無法取舍,一并呈上吧!
借這個題目,說一說那個年代看樣板戲的經歷。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都江堰一家兵工廠子弟學校上小學,那時候,八個樣板戲都拍成了彩色電影。
每年五月份,都要舉辦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多少周年紀念活動,單位有放映條件,就把八個樣板戲挨著一天一部地在露天壩放一遍。
記得是在1975年,除了放映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龍江頌這八部經典樣板戲外,還增加了杜鵑山、平原作戰兩部。
當時,位于都江堰的解放軍陸軍第四十八野戰醫院,曾經先后兩次春節來工廠慰問演出沙家浜全劇。現在想起來,人家那真是舉全院之力排練出來的,實在不容易。
單位自己組織的春節文藝表演,排演過紅燈記第五場《痛說革命家史》,也有班上女同學,上臺演唱芭蕾舞劇白毛女插曲《北風吹》。還有高年級同學集體表演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里的歌舞《萬泉河水清又清》。
那時候看得最多的就是樣板戲,國產電影很少,余下就是朝鮮、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越南等當時幾個友好國家的電影。
有電影看,是那個年代最大的娛樂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