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5 17:31:00作者:admin2
高中組題目1970年,贊比亞的瑪麗尤肯達修女寫信質問美國航天專家恩斯特施圖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還有一些兒童由于饑餓面臨亡威脅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施圖林格在回信中給她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在400年前,德國某小鎮有一位伯爵,他是位心地善良的人,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受到瘟疫威脅的窮人。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這個人白天賣力工作,晚上卻專心進行一項研究: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里,以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的可以把東西放大來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決定邀請這個人住到他的城堡里,并讓他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的決定后,都抱怨道:“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而你卻為那個閑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后不為所動,他表示:“我會盡可能地接濟大家,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果不其然,這個人的工作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的發明。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施圖林格的意思很明顯:伯爵為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其最終結果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其實,尤肯達修女的質問代表了一種關注當下的悲天憫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懷,施圖林格博士的回答代表的則是一種關注未來的開拓創新、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而這兩者在我們的生活中都不可或缺。請根據你對這則材料的理解,思考人文、科學、生活這三者的關系,并將你的思考與感悟寫成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不超過2 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