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在科幻小說創作中有哪些特點?
劉慈欣的" />
更新時間:2021-06-30 11:59:41作者:admin2
技術特點可以這樣寫,首先對技術特點的主要內容進行概述,其次,對技術特點的具體特點及其內容進行詳細描述,最對技術特點進行綜合評價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有以下特點:
1、有著恢宏的科學意境
在人類能大規模改造自然之前,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人類對于神秘的自然是懷有一種敬畏之感的。隨著工業和科技的興起和深入發展,人類不再有這種敬畏感。
然而科幻文學卻可以讓人們從單調空乏的生活中抽身,讓思想在既虛幻又現實的世界里遨游,重拾對自然和宇宙的敬畏與想象。
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科學、想象力豐富、時空尺度極大,能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劉慈欣在其在小說中展示了很多宇宙的科學之美,這種美雖然基于科學,卻也具有中國文化所講求的意境之感,并且無論想象力多么恢宏,卻可以落地與現實結合在一起,展現一種壯觀的詭譎,這也是其小說所特有的。
2、有著樂觀的科學態度
劉慈欣曾表示自己是一個技術樂觀主義,即對科學技術充滿信心,認為它可以解決人類的各種問題,尤其中國還處于發展中,需要對科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民眾需要科學的思維,因為這將有利于國家的發展,科幻小說不該總描繪科學的負面,這種觀念也讓他的作品顯出一種推崇科技的傾向。
比如,在解決人類生存、能源、環境等問題的小說中,最初帶來災難的技術幾十年后終于造福人類,一個科學研究支持的愛好最終給城市帶來降水,百年后人類回望古代人的探索不禁感嘆當時的艱辛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死神永生》中是人性最終導致了人類文明的毀滅,但劉慈欣對此并沒有表達負面的情緒。他對理性和科學有著明顯的傾向,但仍保持了比較中性的立場。
3、重物輕人的形象刻畫
在主流文學中小說一般都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要求小說具有生動的人物形象,然而與主流文學中的著重刻畫人物形象不同,科幻文學中一些以自然科學為主的硬科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畫被弱化甚至符號化的,更多是作為人類種族形象或者類群形象出現的。
在完全是出于對科學的迷戀而非愛好文學而進行科幻創作的劉慈欣看來,人類只是浩瀚宇宙沙漠中的一粒沙,主流文學只注重人的描繪是一種自戀,而科幻要超越這種自戀,將目光投向整個宇宙。
這也許可以解釋劉慈欣的想象力為何如此恢宏恣意,他不受傳統文學和時空的限制,到達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宇宙深處。
在他的作品中被突出的是科學形象,而很多人物是被弱化的。這種刻畫方式雖然展示出了一些科幻文學的特質,但人物形象的扁平和不合人情也被一些評論者和讀者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