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前教育的任務、教學方式理解有偏差。認為學前教育要教孩子知識,要通過講授的方式而非游" />
更新時間:2021-07-06 21:35:49作者:admin2
對學前教育教師的角色與職責認識不清。認為教師就是保姆,認為保育員就是清潔工。
對學前教育的任務、教學方式理解有偏差。認為學前教育要教孩子知識,要通過講授的方式而非游戲的方式進行。
把孩子教育等同于教師的事情,不愿配合幼兒園完成相關的家庭親子活動。
認為學前教育可有可無……
家園有效溝通,達成教育觀念上的統一
1.轉變以往舊觀念,配合老師的工作
幼兒教育是一項很全面很繁瑣的工程,它的成功關乎孩子的未來。有教育者研究:孩子在0-6歲所學到的一切將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見幼兒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孩子的學前教育。但并不代表家長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家長應該積極地跟學校老師配合,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在家鼓勵孩子發揚他的優點,和老師一起探討如何彌補孩子的缺點,讓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下一步步地健康成長。
2提供平等對話、交流的平臺,促進家園有效溝通
為了促進家園的溝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為家長們提供平等對話、交流的平臺。因此,我們改進了家長會的形式,原來的家長會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現在我們改用了家長座談會、茶話會、家長沙龍、經驗分享會等形式。
3.創新多種溝通方式,促進家園相互信任
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園聯系手冊、家訪、家長開放日及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機交談等。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進駐千家萬戶,嘗試利用電腦與家長溝通也別具魅力,例如我們開通的校訊通,微博等等。當然,電訪的溝通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4.共同創造愛的氛圍,促進家園共育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身邊每一位親人的關愛。實踐證明,一個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厭棄的孩子則常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