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 />
更新時間:2021-07-26 23:40:29作者:admin2
“清閟閣”是印章,是元末最著名的收藏家倪瓚的著名收藏印。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閑仙卿、幻霞子、東海農(nóng)、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無錫(今屬江蘇)人。倪瓚博學(xué)好古,家雄于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閣集》。
倪瓚家中有一座三層的藏書樓“清閟閣”,內(nèi)藏經(jīng)、史、子、集、佛經(jīng)、道籍千余卷。關(guān)于“清閟閣”,有記載云:“(倪瓚)所居有閣,名清閟,幽迥絕塵。中有書數(shù)千卷,悉手所校訂,經(jīng)史諸子、釋老岐黃,記勝之書,盡日成誦:古鼎彝名琴,陳列左右:松桂蘭竹香菊之屬,敷行繚繞,而其外則喬木修篁,蔚然深秀。故自號云林,......平生無他好玩,惟嗜蓄古法書名畫,持以售者,歸其直累百金無所靳。”關(guān)于內(nèi)部設(shè)置,也有記載:“清閟閣藉以青氈,設(shè)紵履百兩,客至易之始入......雪鶴洞以白氈鋪之,幾案則履以碧云箋......”倪瓚每日在樓上讀書作詩,除精心研讀典籍外,對佛道書籍也多有涉獵。“清閟閣”內(nèi)還藏有歷朝書法名畫,時間較遠的有三國鍾繇的《薦季直表》,較近的有宋代米芾的《海岳庵圖》等。倪瓚對這些名作朝夕把玩,心摹手追,尤其對董源的《瀟湘圖》、李成的《茂林遠岫圖》、荊浩的《秋山圖》,潛心臨摹,揣摹其神韻氣質(zhì)。同時,他常外出游覽,見到有價值的景和物隨手描繪,他精細地觀察自然界種種現(xiàn)象,認真地寫生,歸后往往畫卷盈笥。
倪瓚詩書畫三絕。倪瓚的繪畫開創(chuàng)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畫風(fēng),與黃公望、吳鎮(zhèn)、王蒙并稱“元代四大家”。畫法疏簡,格調(diào)天真幽淡,以淡泊取勝。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gòu)圖多取平遠之景,善畫枯木平遠、竹石茅舍,景物極簡。其畫多以干筆皴擦,筆墨極簡,所謂“有意無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蕭條一派。在元四家中,倪瓚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譽極高。明何良俊云:“云林書師大令,無-點塵土。”明代江南人以有無收藏他的畫而分雅俗。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數(shù)百年畫壇有很大影響。至今乃被評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他列為世界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