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04 06:34:10作者:admin2
2020年春節前夕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的社會運轉與國民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各地采取了延長春節假期、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導致消費需求驟降,而工廠復工延遲、企業停工減產又導致制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在短期內基本停滯。在這段時間內,疫情尤其對餐飲、旅游、電影、交通運輸、教育培訓等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從中長期看,疫情導致的需求和生產驟降,必然會對投資、消費、出口造成明顯沖擊。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金融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核心部門。以下我們簡要分析本次疫情對金融行業中的主要金融機構及業務可能造成的影響。
(一)銀行業
對銀行業而言,短期內將面臨“量增價減”的經營環境。一方面,為了對沖重大疫情的不利影響,人民銀行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提供了充足流動性支持,提供總計人民幣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引導銀行業在2020年上半年增大對向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及地區的信貸投放。另一方面,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以及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明確提出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銀行不應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并鼓勵銀行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幫助相關企業減少疫情災害影響。盡管短期內銀行加大了信貸支持,但經濟增速的減緩很可能導致中小企業現金流緊張或資金斷裂,后續產生信貸違約甚至破產的不利局面。此外,員工因疫情原因不能及時返工甚至失業,將直接影響個人收入,產生房貸及消費貸款業務的逾期。
(二)信托業
本次疫情對信托公司的影響比較明顯,存續信托項目的潛在風險可能明顯升高。尤其是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與房地產、政信合作、小微金融等重點領域有關的信托業務存在最終用款人無法按預期還款,進而影響信托公司對委托人的及時兌付的風險。信托公司既要面對用款人的還款風險,又要遵守打破剛兌的監管要求,在委托人與信托公司之間、信托公司與用款人之間很可能引發各類糾紛。
(三)融資租賃業
本次疫情對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游等行業產生極大沖擊,以上行業承租人的租金支付能力下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