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6 05:35:37作者:admin2
復讀要考慮的五大因素 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適合復讀,也就是說復讀是有條件的,家長和考生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理性做出判斷。構成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有的是屬于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有的屬于考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因。無論什么原因,要復讀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考生自己有強烈的復讀愿望:為了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考生不滿現狀,不滿足現在的層次,不滿意院校、專業,愿意通過復讀進一步改變自己的人生,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說考生有強烈復讀愿望是說考生的復讀愿望是發自考生內心的,特別要強調的是考生復讀不能只是父母的愿望??忌辉敢鈴妥x,在父母的壓力下勉強復讀,這樣的復讀效果是最差的。 2、對自己的復讀目標清楚:所謂目標清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考哪一個層次的哪些院校和專業;二是考生的實力距這個目標有多大距離,是否能夠實現。目標合適經過努力可以實現,如果期望值過高,和實力差距比較大,復讀一年的效果不會很好。 3、對目標未實現的原因一清二楚 高考失利、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每個人與每個人的情況又都是不同的,有的是智力因素的原因,比如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網絡不清晰、學科能力薄弱等等。有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毅力、恒心、韌性、克服困難的勇氣等等。當然也有的考生始終沒有得到名師的指點,學習總是在低水平上運轉。無論是什么原因,考生都要對自己做認真、科學的解剖、分析。自我分析過程、自我解剖過程就是看病、診斷過程,而復讀過程就是治病過程,只有診斷正確,治病才能有效。 4、復讀需要毅力,復讀需要吃苦。5、有潛力、有提升空間。
像要不要復讀是很多學生考慮的,那么究竟復讀適不適合自己,就看看這篇文章,或許對你的選擇有幫助。 1.強烈要求復讀 有些考生要求復讀,既不是父母強加的意愿,也不是反復勸說后的勉為其難之舉,而是自己因為渴望提高成績、渴望上大學而作出的選擇。 這樣的復讀生對自己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學習愿望。他們進入復讀班后一般都會埋頭苦讀,第二年考試時,多數人都能夠考入較為理想的大學。 2.高考時明顯失誤 有些考生平時的學習成績比較穩定,而在高考中由于種種原因明顯失誤,與原來的成績差幾十分甚至上百分。這種失誤不是學習實力本身有問題,而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 比如,有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奶奶在他高考前病故了。孩子情緒過度悲傷,一時難以調整,導致高考失敗,遠遠低于他的真實水平。這樣的考生如果復讀一年,第二次參加高考的得分甚至會比正常情況下的成績更提高一步。 還有些考生,由于考試技巧等原因造成了高考失利。例如有位考生看到數學試卷中有一道題的分值較高,就先去做那道題,可是做了半個多小時還是沒做不出來。一方面舍不得拋開,另一方面又惦記著前面后面的題都空著,心里很矛盾。最后,不會做的沒得到分,會做的也白白丟了分。這類考生只要總結經驗教訓,把握考試技巧,第二年一定會比第一年考得好。 3.肯吃苦 復讀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在體力上、心理上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有的考生就有一股犟勁兒,有執著的精神。雖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肯吃苦,肯下功夫,敢于堅持和拼搏,這樣的考生很適宜復讀。 4.有潛力 有些落榜的考生,智商不低,能力也不差,就是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有一個孩子,高一時學習成績相當好,爸爸為了獎勵他,給他買了一臺電腦。結果,那一個暑假玩上了癮,開學后也每天放學不忘上網,周末就更是整天都不離電腦半步。他的學習成績節節下降,高考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這個考生經過反思認識到,高考失敗不是自己沒有能力,而是自己把精力用錯了地方。他痛下決心,相信復讀一年,堅決不上網,一定能把成績提上去。我相信他能成功,因為能力和基礎都有,荒廢的學業還能補回來。愿意“痛改前非”的學生應該去復讀,給自己一個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