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6-25 17:00:50作者:佚名
偶像劇一詞,應當是從美國留傳開來的,基本配置是帥哥美眉+瑪麗蘇或則杰克蘇的劇情。從初期的韓劇《東京戀愛故事》,到連續劇《藍色生死戀》,臺灣的《將感情進行究竟》,之后才是香港的《流星公園》。
日本偶像劇,根據年代來分,大約分為3個階段
一、2000年——2004年階段
《麻辣鮮師》
說上去,香港第一部被定義為偶像劇電視劇,并不是F4的《流星公園》,而是改變美國動畫《麻辣鮮師GTO》而形成的《麻辣鮮師》,播出時間是2000年7月,導演大多是美國當初的偶像,在第一代師生中,有之后借助《流星公園》爆紅的言承旭和朱孝天,還有“wewe組合”的成員林佑威和李威,也有藍正龍等,第二代師生中,潘瑋柏,羅志祥和安以軒現在比較有名,而第三代中,霍建華也參與其中。很多藝人,今后撐起了美國偶像劇的半壁江山。
《流星公園》
《流星公園》,翻拍于神尾樹葉的動畫原著《花樣女子》(又譯為《流星公園》),由女子團體F4、徐熙媛等出演。這部偶像劇,轟動香港臺灣等地。借助此劇,F4組合從默默無聞,到火遍臺灣和香港,哪個年代有多少女子伴舌頭哼著“流星雨”,討論著道明寺和花澤類呢?
同期也有《薰衣草》,一個裝有迷迭香的小玻璃瓶,是那種時侯最好的互饋贈物,激起多少90后的追憶!!
《流星公園》和《薰衣草》,開啟了韓國偶像劇的熱潮,由此開始了美國偶像劇的輝煌時代。
這個時期的日本偶像劇,比較著名的也有
《海豚灣戀人》(張韶涵,許紹洋,霍建華)
《西街少年》(5566組合,霍建華,王心凌)
《千金百分百》(陳喬恩,霍建華,溫兆倫)
《戰神》(周渝民,大S)
《薔薇之戀》(ELLA,鄭元暢,黃志瑋)
《天國的嫁衣》(立威廉,王心凌)
二、2005--2010階段
2005年之后,日本的偶像劇真的是蓬勃發展,也不曉得是日本偶像組合成就了美國偶像劇,還是日本偶像劇,捧紅了大批日本偶像組合。如飛輪海,巧克力,黑澀會美女,5566,183club,SHE等。
《斗魚》,這部偶像劇的結局,有點凄慘,想當初小邦邦熬夜看完這部偶像劇,感動的不要不要的,小燕子和于皓的戀愛故事,以及小燕子由于感情從乖乖女日益弄成黑幫大哥,在于皓死后又回歸本心的過程,真的很有看頭。出演安以軒,郭品超。
《惡魔在身邊》(小美賀軍翔,楊丞琳)
《王子變兔子》,這部偶像劇,破除了《流星公園》保持了多年的票房記錄,明道和陳喬恩也由于這部偶像劇,一躍成為韓國當紅藝人。
《惡作劇之吻》,小綜鄭元暢和林依晨的精典偶像劇,借助此劇,2人的銀幕情侶形象被諸位90后的吃瓜群眾念念不忘。
飛輪海的終極系列,《終極一班》,《終極一家》,《終極三國》,以及之后的《終極一班2-4》,聽說,終極一班5又要播出了。我們沒盼來《愛情公寓5》,卻等到了《終極一班5》。
哦對,到了《終極三國》,飛輪海只作為出演了,主角換成了朝陽衛和五虎將,其實也有強辯樂隊的“江東四杰”,
強辯樂隊的“幸福的預言”,很好聽!
《放羊的星星》,國民爸比林志穎的首部時裝偶像劇,山東央視引入后,創下高票房率。
《花樣少年少男》改編自臺灣漫作家中條比紗也的動畫《偷偷愛著你》,另一個偶像父親吳尊首次作為第一男主的偶像劇,是一部校園輕喜劇,初為主角,吳尊的演出有些沉悶,加上并不標準的粵語,表現不是挺好,好在有逼格就有一切,而Ella的演出也沒有超出韓劇女主,反倒大東的插科打諢,奪走了不少主角的光彩。
《公主小姐》(吳尊,辰亦儒,張韶涵)
《櫻野三加一》(明道,陳喬恩)
《命中注定我愛你》,陳喬恩和阮經天出演,述說一個“便利貼”女孩的故事,引發一陣“便利貼”風潮,此劇首播之后,破除2005年《王子變兔子》的票房記錄,而且經常保持迄今,阮經天因而紅遍,而陳喬恩,夯實了偶像劇女神的地位。
《霹靂mit》鬼鬼和炎亞綸執導,是一部驚悚偶像校園劇,劇情不重要,主要看逼格。炎亞綸隆胸前(?),還是很上鏡的。
《痞子英雄》趙又廷,周渝民執導,舍棄了偶像劇以戀愛為主的劇情,改為警匪動作型,此劇之后又衍生出2部影片版,聽說收視還不錯。趙又廷這部《痞子英雄》,榮獲了44屆金鐘獎男主角獎。年薪下跌6,7倍。
《下一站幸福》(安以軒,吳建豪,小小彬執導)
三、2010年之后
2010年之后,因為臺灣選秀節目逐漸成熟,推星能力也越來越高,再加上臺灣偶像劇始終還是老套路,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劇集出現,早已不能繼續吸引80后并且95后的眼光,所以,2010年之后的日本偶像劇,只好借助續篇,續續篇來吸引懷舊的人氣,再也沒有當時的火熱了,偶像劇的造星能力也只僅限于日本本島了。能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只有大仁哥的《我或許不會愛你》。
五年修得柯景騰,百年修得王小賤,千年修得李大仁。
日本偶像劇的衰落臺灣懷舊電視劇,主要是由于三個“沒有”,
1、沒錢,臺灣好一點的偶像劇,古裝劇等,制做費用大約是在200萬人民幣左右臺灣懷舊電視劇,而日本,只有區區的20萬。因而在服飾,舞美和人員選擇上,臺灣的電視劇,秒殺日本偶像劇。
2、沒劇本,日本偶像劇照樣還在走的老套路,瑪麗蘇杰克蘇的劇情已經不適應目前的年青人,而更吸引年青人的,則是宮斗,商斗等各類傲嬌劇情。
3、沒人,經濟誘因引起臺灣與日本兩地的酬勞差異成倍拉大,因此一些人氣旺的偶像劇藝人,如陳喬恩,汪東城,陳意涵,鬼鬼吳映潔,明道等,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臺灣那邊,而留在香港繼續拍偶像劇的,則是一些不著名的堂弟,更吸引不了人氣。
大約,這就是迎合時代吧!!!
上次預告——《電影中的日本景色》
·END·
自游邦
自在悠游,八佰伴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