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11 15:10:41作者:佚名
1.請介紹發布指引等文件的重要性。
答:教師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強國的重要力量。 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藝、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和接班人的關鍵。 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超過1600萬人。 他們絕大多數尊重學習、關心學生、嚴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作用,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但也有少數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識淡薄,自我要求放松,甚至嚴重違背師德,損害了教師隊伍形象,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向下,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知識的獲取方式和傳授方式以及教與學的關系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學習。 這些都對教師隊伍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高的要求。 制定教師職業行為規范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教師專業規范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制定重大突出問題基本底線,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于建設一支政治過硬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具有重要意義。素質高,專業能力高,教育水平高。 《辦法》也為教師嚴格自律、規范職業行為、加強自身修養提供了基本指引。
2. 請簡要介紹指南的制定過程。
答:《意見》制定工作堅持聚焦突出問題,回應基層呼聲,匯聚基層智慧。 招募大、中、小、職業、特殊學校等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代表以及全國教學教育標兵和從事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研究的專家學者。 、地方教育部門和高校相關負責同志的意見和建議,系統梳理高校、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業組織教師自律公約,并充分研究分析意見教師、學生和家長在相關研究課題中對教師行為標準的了解。 發現。 在此基礎上,邀請專家學者、教育部門有關同志、教師代表,針對新要求、新情況、新問題,組成專題班組,研究起草框架草案。 隨后,廣泛征求了省級教育部門、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共建高校以及部分中小學、幼兒園的意見。 通過召開座談會或書面形式征求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反復討論和修改,對指南進行了修訂。 機構文件。
三、請簡要介紹指南的主要內容。
答:《指導意見》結合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不同特點,提出了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等十項針對性要求。在教學方面,每一篇文章不僅提出積極建議,還劃定師德底線。 其中,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是共同要求。 愛崗敬業、關愛學生、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幾個方面,結合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不同表現和存在問題。 不同階段的問題和差異對教學團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更具有現實性和針對性。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十項指引并沒有涵蓋教師專業行為的方方面面,而只是規范了重大、突出問題。
4、您認為需要從哪些方面充分理解和掌握原理?
答: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 我們必須站在教師職業的重要使命和責任的立場上,從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角度來理解準則的要求。 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國家社會利益的關系,處理好個人理想與民族夢想的關系,凝聚奮斗力量,當見證者、開拓者、建設者。 二是把握基本定位,增強底線意識。 《指引》中的禁止性規定是底線,是教師職業的最低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教師都必須遵守。 它們是不可觸碰的紅線。 三是正確認識,做到思想一致。 指南中的禁止性規定不是體檢結果,而是預防保健手冊,是對老師的警示,是嚴格的管控和關愛。
5、此前,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和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十條紅線”“七條紅線”。 它們和代碼有什么關系?
答:首先,本規范是根據新要求、新情況、新問題制定的教師職業行為規范。 它既有積極的倡導和高線追求,也有消極的禁止和底線要求。 它是對此前教師職業道德守則和“十條紅線”、“紅七點”等教師道德底線的修訂。 其次,該守則不僅規范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還要求教師提高政治素質,傳播優秀文化,積極貢獻社會。三是方針是原則。此前制定的“紅七規定”等規定,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和家長的禮物。 、禁止中小學和在職中小學教師帶薪補課參照指導意見執行。
六、下一步如何保證指導意見的落實?
答:一是形成制度體系。 結合《指導意見》的頒布,教育部還制定了《教育部關于處理高等學校教師行為的指導意見》,修訂了《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 2014年發布的《中小學師德師風》,制定了《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規范》。 《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建立違法行為處罰和責任追究機制。 各地、各學校要根據指導意見和實際,制定教師職業道德負面清單和實施辦法。
二是做好宣傳解讀。 要求各地學校堅持全覆蓋、無死角,采取多種形式幫助教師全面認識、準確把握,深刻認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引導廣大教師結合教書育人實踐,增強行動意識,時刻自尊、自省、自警、自勵,做立德樹人的榜樣,以德立學、以德育人、以德育人。
三是強化監督檢查。 及時督導各地落實情況,對進展有力、落實到位、成效顯著的地方和學校進行宣傳表彰,對行動遲緩、敷衍、并有突出問題的將予以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