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9 09:58:15作者:佚名
[id_4208[id_2111338704]879]
[id_5[id_1200225511]4118[id_3596[id_1782513169]606]]
[id_320540185]
研招辦指出,防災科技學院在2024年計劃招收的“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數,預計將比2023年有所提升,增幅至少達到20%。該專業的代碼為0857。需要注意的是,防災科技學院現行的專業目錄中所列的招生人數僅作參考,實際招生人數還需依據國家當年發布的招生計劃來最終確定。
二、2024年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
研招辦指出,除了國家政策有所調整之外,防災科技學院在2024年的招生政策、招生方向和錄取標準等方面,與上一年度基本保持一致。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參考2023年的相關文件。
三、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是否有調整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指出:防災科技學院在2024年的專業課程考試中,僅08方向有所變動,其余方向保持不變,具體情況如下:
0857資源與環境專業各培養方向
第一、二、三單元考試科目
[id_1174172076]
[id_1092222067]
01地震動力學與地球探測技術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id_1202795211]
③302數學二
④801地球物理學基礎
《固體地球物理學基礎》一書,由金旭與傅維洲共同擔任主編,經吉林大學出版社于2003年正式出版發行。
02地質資源與災害地質
④802普通地質學
《地球科學概論》,汪新文等主編貝語網校,地質出版社,1999年版。
03水環境與水災害
[id_1004525331]
《水文地質學基礎》第六版教材,由張人權、梁杏等人共同編著,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行,并于2011年正式出版。
04巖土地震工程
④804土力學
《土力學》第三版著作,由張克恭等人編撰,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出版年份為2010年。
05防災減災工程
④805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I—基礎教程》第四版,由龍馭球等人編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出版年份為2018年。
06災害監測技術與工程安全
④806電路
邱關源編撰的《電路》教材,于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版本為第五版。
07災害信息處理技術
④807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與算法(C語言版)》一書,由胡明和王紅梅共同編寫,出版于2011年,由電子出版社出版發行。
08應急技術與管理
④808應急管理學原理
《應急管理學原理》一書的第1版,由唐彥東等人共同創作,并由應急管理出版社出版發行,出版時間為2021年9月。
四、請介紹一下學校往年碩士研究生錄取情況。
研招辦公布,2023年度防災科技學院共錄取175名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且全部為全日制形式。具體各專業方向的招生人數具體信息如下:
培養方向代碼
培養方向名稱
各方向招生人數
01
地震動力學與地球探測技術
16
02
地質資源與災害地質
10
03
水環境與水災害
14
04
巖土地震工程
26
05
防災減災工程
32
06
災害監測技術與工程安全
25
07
災害信息處理技術
31
08
應急技術與管理
21
合計
175
五、學校近幾年的復試分數線情況是怎樣的?
研招辦指出,防災科技學院歷年的復試分數線通常與國家統一標準相當,具體選拔標準則需參照研招網上的調劑生源數據庫,綜合考慮包括初試總分、業務課一相似度、業務課二相似度以及各培養方向招生名額等多個因素,從而決定哪些考生具備復試資格。
六、介紹一下學校的優勢學科和專業。
研招辦指出,自2012年該校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批準,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試點單位后防災科技學院分數線,學校便在中國地震局行業協同育人機制的指導下,扎根于防震減災行業,致力于在防災減災救災以及應急管理領域,培養“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自2013年起,學校已累計招收研究生達811名。
學校研究生培養體系和學科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學校成功獲得兩個省級重點(發展)學科的認定,包括固體地球物理學和地質工程,同時,還獲得了五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批準。此外,學校還擁有地震動力學、地震災害防御與風險評價、地震災害儀器與監測技術三個河北省重點實驗室,以及中國地震局建筑物破壞機理與防御重點實驗室一個。同時,學校還設立了河北省高校智慧應急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廊坊市重點實驗室兩個,以及校級重點實驗室七個。學校對研究生課程建設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目前擁有省級研究生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兩項,省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庫)建設項目兩項,設立了八個省級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名師(團隊),建立了兩個省級研究生教學研究示范中心,開展了兩項省級研究生精品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實施了兩項省級研究生專業學位精品教學案例(庫)建設項目,以及四個省級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七、針對研究生,學校有哪些獎助措施?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表示,為了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養水平,學校精心搭建了一套完善的獎助體系,該體系涵蓋新生入學獎、國家研究生獎學金、國家研究生助學金、研究生學業獎以及“三助一輔”崗位補貼。此外防災科技學院分數線,為了鼓勵研究生在學業及創新研究上取得進展,學校還設立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研究生科技創新基金”,并撥付了研究生培養專項經費。
1.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的評選每年進行一次,其名額依據教育部當年分配的數額確定,且每位獲獎學生的獎勵金額為每年兩萬元。
2.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第一學年的學業獎學金評定標準:新生入學考試初試和復試成績是重要依據,同時考慮第一志愿報考情況和調劑需求,進行全面綜合評估。對于一志愿錄取的研究生,可獲一、二等獎學金,而調劑志愿者則獲得三等獎學金。至于第二、三學年的學業獎學金,則分為三個等級,主要依據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定。學業獎學金的金額范圍在每年4000元至12000元之間。
3.碩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
碩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
4.碩士研究生“三助一輔”崗位津貼
“三助一輔”崗位包括助研、助教、助管以及助理輔導員等不同類別,這些崗位是通過公布崗位信息、研究生個人進行申報以及學校進行審批等一系列流程來設立的。崗位的津貼標準以及發放的具體方式,均以學校的正式文件為準。
5.碩士研究生業務費
學校每年都會向每位在籍的碩士研究生發放不少于5000元的專項培養經費,這筆經費旨在支持他們進行科學研究、專業實踐活動以及學術交流等多方面的需求。
6.碩士研究生科技創新基金
學校設立了碩士研究生科技創新基金,旨在資助一定數量的創新項目,以此激發研究生們產出更多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學術成果。具體申報和管理的規定,請以學校發布的文件為準。
八、請談談學校的碩士研究生培養特色和就業情況。
研招辦指出,防災科技學院作為我國防震減災領域的特色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設立了多個具有行業特色的培養方向,包括地震動力學與地球探測技術、地質資源與災害地質、水環境與水災害、巖土地震工程、防災減災工程、災害監測技術與工程安全、災害信息處理技術以及應急技術與管理等。
學校秉持“以行業需求為根本、以學生成長為核心、以產教融合為基石、以崗位技能為關鍵”的教育理念,緊密響應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需求,打造了學校、行業、科研機構三者深度融合的協同育人機制,包括目標協同、師資協同、平臺協同的“三維”模式。學校推行“面向社會、強化基礎、提升三種能力、貫穿四個培養階段”的教育模式,并制定了以“突出行業特色、拓寬專業領域、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培養計劃。同時,學校致力于加強培養條件和制度建設,科學構建了防震減災行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擁有一支由學歷和職稱都相當高、創新能力顯著、指導經驗豐富的校內校外研究生導師隊伍,共計339位導師。該校設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一個、河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一個、中國地震局創新團隊一個,以及省部級優秀教學團隊13個,這些團隊為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如需了解具體導師信息,請訪問防災科技學院官方網站查閱()。畢業生在就業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超過七成畢業生投身于地震監測和防災減災領域,另有超過一成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這一就業分布情況與“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所設定的培養目標高度契合。
九、考生在挑選招生機構和所學專業時,應如何做到合理搭配,并且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準備?
研招辦提出,考生在挑選學校和方向時,應綜合考慮自身專業背景、興趣特長以及職業傾向等因素。同時,考慮到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持續攀升,考生需提前思考研考競爭和就業挑戰,并據此對心儀的專業方向進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考生應多關注行業類高校,以便為自己設定與個人發展相契合的目標。
考生一旦確定報考防災科技學院,便需訪問防災科技學院學科與研究生處的官方網站(),詳盡查閱該學院2024年的招生指南及專業列表。在此基礎上,需精心構建一個既科學又實用的復習策略,并依據防災科技學院公布的指定參考書目進行復習準備。
祝各位同學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