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9 10:54:10作者:佚名
家門口優質學府日益增多,既有拔地而起、實力雄厚的嶄新學校,也有煥發新生、聲名顯赫的老牌名校;從特色課堂中傳出的朗朗讀書聲,到美術教室里彌漫的翰墨之香,河北區的教育事業正悄然迎來令人欣喜的變革。河北區近年來將教育視為民眾生活的首要任務,堅持以提升學區質量為核心,以強化特色發展為關鍵,逐步建立起涵蓋從幼兒教育至高等職業教育在內的全方位高品質教育體系,致力于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居住地附近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
家長們紛紛感嘆:“家門口就能就讀知名學府!”河北區近年來在創新工作方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新建學校與加強合作”相結合的模式,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合理布局和全面提升,使得優質教育資源變得觸手可及。
天津一中的河北校區是河北區域的一所重要教育建設項目,該項目的整體施工已經接近尾聲,預計在今年九月將正式開始招生工作。河北區政府與天津一中共同建設的新校,將在教育理念、培養方法、課程設計、師資力量等方面與天津一中實現緊密合作,校領導及管理團隊均由天津一中選派,并采用“年級+書院”的雙重培養機制,整合高校在工程、文科、藝術等領域的資源,為具有創新潛能的學生開辟個性化的成長路徑。以往總懷揣著跨區域選擇學校的念頭,而今家門口便擁有了知名學校的優質資源。居住在容彩里的王大姐滿懷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這所設施先進、教育質量上乘的學校里接受教育。
自覺悟學校項目啟動之日起,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所學校作為河北區首例九年一貫制學校,預計將于2026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據悉,河北區曾擁有覺悟小學,鄧穎超女士曾在此地擔任教職。新建立的覺悟學校沿用了舊校名,其目的是為了推崇和繼承前輩們的偉大精神與優良傳統,以此激發學生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繼續努力、奮勇向前。學校計劃吸納育嬰里小學和天津一中河北學校的優秀教育資源,構建起涵蓋小學至初中的完整教育鏈條,并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教育服務。
河北區與天津外國語大學展開了緊密的合作,計劃在志成道地塊打造一所“12+3”模式的高品質一貫制學校,該學校將覆蓋從幼兒園到高中整個教育階段,并強調英語教學、藝術教育以及國際化教育特色,目前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動工建設。
從“歷史積淀”到“時代跨越”
老校煥發新顏,其魅力更勝黃金!該區積極挖掘傳統名校的潛力,激發文化傳承的新活力,持續運用“傳承與創新”的雙重驅動策略,為歷史悠久的名校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天津二中近年的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升,在高考中屢次取得優異成績,其增值式發展成果斐然。在這背后,學校對“軟硬兼修”的理念有著堅定不移的追求:致力于打造一個立足于國家需求、旨在推動學生自主發展的“四自”人生階梯式課程體系,通過基礎自立、拓展自覺、實踐自強、延伸自主等環節,為學生全面成長搭建階梯;同時,建設理化生智能實驗室、與中科院共建人工智能實驗室,使學生的“動手實踐”成為日常;此外,還設立了30多個涵蓋科技創新、學科拓展、傳統文化等領域的社團,將科技創新和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去年天津外國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二中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精品課程達近七十節,其中實驗類精品課程在全市范圍內所占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
扶輪中學擁有百年歷史,孕育了諸如“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中國科學院院士婁成后、劉蔭武、中國工程設計大師林治遠以及中國南極科考事業的先驅郭琨等眾多科技領域的杰出人才。在“科學普及與創新實踐”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已構建起“大科學教育”的格局,為“強校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木齋中學,作為“兩彈一星”功勛、“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的母校,始終堅守著“淳樸、堅韌、奮發、創新”的校訓,“關愛學生、博學多才、嚴謹治學、追求卓越”的教風,“尊敬師長、自我約束、勤奮好學、強身健體”的學風,這些理念在學校的教育實踐中得以貫徹,從而塑造了學校的品牌形象,為國家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
從“單一路徑”到“百花齊放”
每個孩子都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道路,這是我們的目標!河北區教育在特色方面表現卓越,它持續采用“特色辦學與多元發展相結合”的策略,致力于打破教育同質化的格局,從而為孩子們的個性化成長搭建起一個豐富多彩的舞臺。
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作為全國僅有的七所外語學校之一,每年都有將近80名學生提前被北大、清華等頂尖的“雙一流”高校錄取,更有學生直接進入劍橋、耶魯等國際知名學府深造,使得天津小外享譽教育界。我們區與外大教育集團攜手共建的河北小外,其辦學理念和師資力量均與天津小外一脈相承。成立短短三年,首屆中考便有兩位學子成功進入全市前二十名,高中錄取分數線更是攀升至全區第二位。學校開設了英語AB班和小語種社團,學生可共享天津外大附校的留學綠色通道。首屆高中生的成績顯著提升,家長們對此滿意度頗高,學校也因此成為了“家門口的好學校”的典范。
第十四中學攜手中國民航大學,在科學教育領域共建航空科普教育基地貝語網校,并開設了人工智能與航空實訓課程,致力于打造以科技為特色的顯著品牌;而第五十七中學以其“名師搖籃”的美譽聞名,培養出眾多德才兼備的教師,以“五十七中精神”為指引,助力學子們邁向成功之路。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河北區正積極與南開、和平等區域加強協作,已有8個教育集團及28所學校結成對子天津外國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共同推進資源的優質化,實現跨區域的資源共享。
從“美育浸潤”到“五育融美”
天津美術學院與美術中學等藝術教育機構位于河北區,它們持續將藝術教育理念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塑造了具有“五育融美”特色的區域教育風貌。
天津市美術中學,這座全市唯一的公立美術特色學校,擁有超過一百一十年的悠久歷史,李叔同先生曾在此擔任教職。在秉承李叔同先生“以美育人”“經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之下,學校充分發揮自身辦學優勢,確立了“崇尚美學”的教育宗旨,構建了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致力于通過美育提升學生的品德、智慧與體質。當前,我校正與天津美術學院緊密合作,共建藝術教育平臺,設立了“叔同班”。天津美院的教師隊伍為我校特色課程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專業的支持,而且,該校三分之一的畢業生成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等一流學府。
河北區的民辦學校意斯特藝術高中為學生搭建了通往國際藝術的橋梁,獨創性地設立了法語美術課程、意大利語音樂課程,這樣的做法已逐漸塑造出既注重個人素養又強調學術成就,同時融合國內與國際教育資源的獨特辦學風格。
在運營優質藝術學校的過程中,河北區持續加強與天津美術學院及天津音樂學院的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動中小學至大學的美育教育融合發展,強化“五育融合,以美育人”的區域特色。借助天津美術學院和天美藝術街區所擁有的豐富藝術教育資源,河北區正努力塑造成為具有鮮明藝術教育特色的區域。
河北區正經歷從新建學校的快速發展到傳統名校的嶄新飛躍,從特色辦學的多樣化發展至藝術教育的深厚積淀。這里的教育生態,以其“溫馨、充滿活力、底蘊深厚”的特點,滿足了人們對優質教育的渴望。展望未來,河北區將不斷推進教育綜合改革,致力于打造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河北樣本”,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實現精彩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