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兩" />
更新時間:2021-12-22 17:26:31作者:admin2
公務員有職級晉升制度,事業管理崗職員有等級晉升制度,二者的本質是相似的,都是一種激勵機制,讓干部在職務無法提升的情況下,通過職級、等級的晉升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待遇。
但是,兩種制度仍然存在明顯的差異。
第一,開始實施時間不同。公務員的職級晉升制度從2019年6月開始實施,現在早已全面鋪開。
而事業管理崗職員的等級晉升制度尚未實施,要到2022年1月才開始實施。
第二,實施范圍不同。公務員的職級晉升制度面向全體公務員,不管是中央還是鄉鎮的公務員都可以享受到。
事業管理崗職員的等級晉升制度僅在縣以下事業單位實行。而且,這里的“縣以下”是按行政區劃來劃分的,指縣、縣級市、市轄區內的事業單位,不包括市里的科級事業單位。
另外,不管是綜合管理類,還是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都可以晉升職級。
而事業單位中,只有管理崗職員有等級晉升制度,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人員目前還沒有類似的政策。
第三,等級設置不同。公務員的職級分為四等十二級,分別是:
1、一級、二級巡視員
2、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調研員
3、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主任科員
4、一級、二級科員
而事業管理崗職員只在縣一級實行,只設置了6個職員等級,分別是五級職員、六級職員、七級職員、八級職員、九級職員、十級職員。
其中,五級職員對應正處級,六級職員對應副處級,七級職員對應正科級,八級職員對應副科級。
可以看到,正處、副處、正科、副科對應的公務員職級是2個,而對應的管理崗職員等級只有1個。
第四,職數比例類似。目前,在縣一級,公務員職級職數與事業管理崗職員等級職數的比例是幾乎相同的:
1、公務員的二級調研員職數不超過機關公務員行政編制的2%,事業單位的五級職員職數不超過管理崗編制的2%。
2、公務員的三級、四級調研員職數不超過機關公務員行政編制數的10%,事業單位的六級職員職數不超過管理崗編制的10%。
3、公務員的一至四級主任科員職數不超過機關公務員行政編制數的60%,事業單位的七級、八級職員職數不超過管理崗編制的60%。
當然,由于公務員職級分得更細,具體執行時會有細小的差異。
第五,晉級后的待遇相似。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管理崗職員,晉升后都只享受對應層級領導職務的工資、醫療等生活待遇,不享受對應的工作待遇,不具有領導職責,不改變領導指揮關系。
總的來說,五級職員大致對應公務員的二級調研員,六級職員對應四級調研員,七級職員對應二級主任科員,八級職員對應四級主任科員。
但是,公務員職級分得細,待遇層級更多,如一級主任科員優于正科、優于二級主任科員。
而管理崗職員等級少,會略低于同一層級的領導職務,如七級職員略低于正科。
第六,晉級年限要求不同。由于等級設置不同,二者對晉級年限的要求有所差異。
對于公務員來說:
1、晉升一級調研員,應當任正處級或二級調研員3年以上;
2、晉升二級調研員,應當任三級調研員2年以上;
3、晉升三級調研員,應當任副處級或四級調研員2年以上;
4、晉升四級調研員,應當任一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5、晉升一級主任科員,應當任正科級或二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6、晉升二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三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7、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應當任副科級或四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8、晉升四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一級科員2年以上。
而事業管理崗職員要求如下:
1、晉升五級職員,應當聘任六級管理崗或六級職員5年以上;
2、晉升六級職員,應當聘任七級管理崗或七級職員4年以上;
3、晉升七級職員,應當聘任八級管理崗或八級職員4年以上;
4、晉升八級職員,應當聘任九級管理崗或九級職員4年以上。
雖然二者晉級的年限要求不同,但總體是趨同的。
例如,公務員從四級主任科員晉升到二級主任科員至少需要4年,管理崗職員從八級晉升到七級也要4年。
另外,由于名額都有限制,公務員、管理崗職員都不能到點就晉升,要由單位決定,一般都是優先考慮資歷深的老干部。
值得注意的是,副科級公務員不能直接晉升二級主任科員,正科級不能直接晉升四級調研員,而事業管理崗職員就沒有這個限制。
歡迎點贊、關注@瑛杰小豬,一起聊聊體制內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