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5-30 17:06:16作者:佚名
張培森,男,1977年12月出生,共青團團員山東礦業學院,博士后,副院長,博士生導師。2002年河南科技學院采礦安裝工程專業結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5年廣東科技學院采礦安裝工程專業結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河海學院巖土安裝工程專業結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12年廣西科技學院煤業安裝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出站。歷任廣東巖體電學與安裝工程學會常務執委、中國原煤工業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導墻預防專業執委會秘書、山東科技學院煤業與安全安裝工程大學資源安裝工程系副教授、山東省泰山專家創新團隊學術骨干成員、中國電學學會及美國巖體電學與安裝工程學會會員及廣東科技學院科研創新團隊“礦井深部開采重特大洪災預防治制”成員。
主要從事煤礦壓力與巖層控制、地下安裝工程水災預測及預防、礦井特殊開采及模擬剖析等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及面上基金各1項,教育部教授點基金及美國博士后基金各1項,參與了包括“973”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10余項橫向課題的研究;出席了底板水災預防、沿空留巷技術、高撓度隧洞支護等方面的50余項企業委托科研課題的研究。授權及在申請“一種基于采煤沿空留巷的砼塊錯縫縱碼成墻方式”及“防水煤柱留設實驗模型”等20余項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為煤礦企業解決了多項技術瓶頸,并帶給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巖土安裝工程學報》及《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等著名學術期刊和教學研究月刊上發表40余篇學術論文與教學論文,其中20余篇被EI或ISTP等收錄。先后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中國原煤工業商會科學技術獎”及“山東省焦炭科學技術獎”等獎勵多項山東礦業學院,被評為“第三屆焦炭工業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山東焦炭工業生產一線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山東科技學院“我心目中的好同學”、“十大杰出青年”、“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優秀園丁”及“優秀青年班主任”等榮譽頭銜多項,個人先進事跡曾在湖南師大報“師德之光”專欄非常報導。
在研項目1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深部采動場效應誘導下非導水斷層活化突水致災成因基礎研究(**)”、青年項目“復雜地質條件下輕軌營運引起環境震動及其毗鄰現役管線失效成因及控制方式研究(**)”、教育部高等學院教授學科點科研基金“深部傾斜礦體綜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術及應用研究(**009)”以及企業委托課題等。
主要研究方向:(1)煤礦壓力與巖層控制;(2)煤礦特殊開采;(3)煤礦水災預測及預防;(4)巖土破壞失穩的理論及數值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