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0 16:22:58作者:佚名
這個問題一直讓我感興趣。 現將我所讀到的各種資料以及我與美國大學生的交流介紹如下:
首先,美國國奧隊確實是賽前臨時組建的。 獲得美國國家隊參賽資格后,運動員將面臨短期集訓。 短期培訓期間的食宿及培訓費用由組委會承擔。 但由于各項目的特點不同,各項目美國奧運選手的選拔制度也略有不同。
以美國奧運會田徑選拔為例。 盡管自2000年悉尼奧運會以來,美國在田徑項目上的優勢趨于減弱,但作為一個移民人口較多的國家,田徑項目人才豐富卻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美國的田徑選拔制度極其苛刻:在奧運會所需的最低條件下(國際田聯規定,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必須達到A或B標準),只有奧運會選拔賽前三名的運動員才有資格參加奧運會。 選拔賽排名已經成為美國運動員進軍奧運會的敲門磚。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美國共有7人在110米欄項目上跑進了13.30秒。 這不僅讓美國田徑奧運會選拔賽成為早期的“迷你奧運會”,也讓美國田徑“一場比賽決定勝負”的選拔制度受到質疑。
2000年悉尼奧運會美國選拔賽中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著名運動員杰克遜和格林均因傷未能獲得200米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遠金牌得主菲利普斯和1996年亞特蘭大110米欄冠軍約翰遜今年雙雙獲得倫敦奧運會選拔賽資格。 失敗。 盡管如此,美國空軍相信這是最公平的選拔制度。
我們來看看美國體操隊。 美國體操協會也根據國內選拔賽來選擇參賽者。 具體選拔制度上面已經被知乎網友轉載了,不過有一些細節我想補充一下:第一,美國奧運體操隊的男女隊員都必須年滿16歲才有資格,而且對于蹦床項目參賽者必須年滿18周歲; 其次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美國奧運體操隊的選拔非常重視上一年世錦賽的成績,尤其是藝術體操項目。 2011年美國世錦賽排名最高的人有資格參加倫敦奧運會。 與田徑不同,美國在選拔體操運動員時,會為一些受傷的優秀運動員保留奧運名額。 雅典奧運會男子全能冠軍保羅·哈姆因傷缺席6月份美國體操選拔賽。 不過,由于他在此前比賽中的出色成績,以及作為美國男子體操第一選手的實力毋庸置疑,他向美國體操隊提出直接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 他申請參賽資格的結果是,考慮到目前男子體操隊人員緊張,美國體操協會接受了他的申請。 雖然體操界有這樣的先例,但這樣的呼吁在競爭激烈的美國田徑項目上可能很難被接受。 “物以稀為貴”也是體育界亙古不變的真理。
與擁有職業體育體系的美國不同,中國是在國家體系下選拔奧運會運動員的。
首先,與大多數國家一樣,國內奧運會選拔賽是不可避免的。 但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大部分運動隊都會采取選拔賽或積分賽加綜合評價的方式。 綜合評價是指運動員在歷屆國際比賽中的表現以及奧運會前的狀態。
以潛水為例。 跳水是中國傳統優勢項目,被譽為“夢之隊”。 今年倫敦奧運會跳水項目選拔賽分為五站:第一站是2011年7月的上海游泳世錦賽,第二站是2011年9月的常熟全國錦標賽,第三站是武漢之星2011年10月的比賽(雙人項目)和濟南明星運動會(單人項目),第四站是今年的倫敦跳水世界杯,最后一站是今年的全國跳水錦標賽。 根據這五項比賽,中國跳水隊將根據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個人能力和狀態穩定性最終確定參賽選手,最終由國家體育總局公布。
蹦床項目的選擇與跳水類似。 奧運陣容是通過多項積分賽選拔出來的,其中奧運會測試賽和世錦賽的成績成為優先。 若選拔賽得分相同,則以國際賽得分多者優先。 若仍平局,則以2011年世錦賽冠軍優先。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射擊隊今年采用了與美國相同的“選拔賽定勝負”制度——通過三輪選拔賽直接選出奧運會參賽名單。
我們來看看最近備受爭議的中國舉重隊。 拋開倫敦奧運會女子53公斤級舉重風波不談,中國舉重隊確實有一份文件,名為《2012年奧運會舉重選拔辦法》。 對于選拔資格和條件,《辦法》是這樣定義的:“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隨國家隊訓練且無興奮劑問題的正式隊員;根據國內外舉重各舉重成績排名2009年、2012年國外比賽以及運動員的技術、戰術、心理、體能、體重、現場表現等綜合評價最終確定重點名單;成績計算比例如下-歷史成績賬30%,2012年1月1日至榜單出爐時成績占70%(其中全國冠軍成績占50%,綜合考核成績占20%)。
網球和羽毛球是通過世界排名決定的。 以網球為例,目前國內女子網球選手排名前三有資格參賽,分別是李娜(世界排名第9位)、彭帥(世界排名第23位)、鄭潔(世界排名第33位) 。 對于世界排名較低、通過排名晉級機會較小的選手,可以申請外卡獲得參賽資格。
總體來說,中國的奧運選拔賽是基于積分、綜合考慮的; 美國采用一場比賽決定勝負的選拔機制。 但兩者各有利弊,綜合考慮的結果常常受到質疑。 一旦再出現周軍丑聞這樣的事件,中國奧運代表團將被推到選拔機制透明公開問題的風口浪尖。
本文中的答案純屬手寫。 數據來源包括:/pages/index.html(美國體育聯合會官方網站)、倫敦奧運名人專欄鳳凰網、和訊新聞(轉載自《法制晚報》)、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