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環相扣作標志的徽記不少,最有名的當然是奧林匹克的五環旗,除此之外,就國內而言,用“三環”作標志的云師大附中校徽也算得上最有名的之一。說起來還有一段佳話" />
更新時間:2021-07-07 23:16:25作者:admin2
歷史沿革
用三環相扣作標志的徽記不少,最有名的當然是奧林匹克的五環旗,除此之外,就國內而言,用“三環”作標志的云師大附中校徽也算得上最有名的之一。說起來還有一段佳話。
抗戰之初,為保存中國文化力量和讀書種子,國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奉命南遷,歷經艱險,三校最后南遷昆明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址即在今云師大本部內。三校合一,三環相扣以示同心抗戰,教育救國。聯大之為聯大,聯大之在昆明,經歷了“茅屋為秋風所破”的艱辛,也成就了中國教育史上最值得驕傲的佳話,一是中國最有名的三所大學三環連手辦學,本身就是特殊歷史條件的非常產物;二是聯大雖號稱茅屋大學(太簡陋)但卻云集了中國近當代最有名的社會和自然科學家當教授,如聞一多、馮友蘭、錢征鎰,而且出了如楊振寧、李政道這等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為新中國培養了80個學部委員和“兩院”院士,其文化和教育成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云師大附中的前身——西南聯大附中用“三環”作為校徽,一脈相傳,繼承了西南聯大的優秀文化和辦學傳統。西南聯大附中之創辦,既為教師子女上學方便,又為回報昆明父老的厚愛,教師都是現在的,才高八斗,全部“高配置”。當時名氣還很小,但膽子很大的楊振寧先生居然也到聯大附中當過一段小老師,真是福緣不淺。聯大太有名了,光芒遮蓋了本身也十分有名的聯大附中,但“三環”標志卻傳承到今日。
今天的師大附中繼承和發揚了西南聯大附中之傳統,辦得紅紅火火,當之無愧的云南名校。
大理山好水好人好,有幸得到云南師大和師大附中領導和專家的厚愛,將“三環”之光、“三環”之榮譽延伸傳承給我們,才有今天聯合辦學的云師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紀中學)。
今年是西南聯大附中暨云師大附中建校64周年,校友派代表回來,唯一的愿望是復制一面有“三環”標志的校旗捧回去珍藏。
多么榮幸的事啊,當云師大附中大理分校的大樓已經落成,“三環”標志懸掛正中,仰視之間,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追憶光輝的歷史歲月,我們為有“三環”而驕傲和自豪。
云師大附中大理分校一出生,就沾了“三環”的光,就有了驕人的歷史淵源,就有了不能不辦好的理由。厚重的歷史,優良的傳統,強大的后盾,至高無尚的榮譽,全部匯集成強大的精神財富和辦學動力,催生大理分校在老樹上開出更美的新花。
大理分校文化亮點很多,最亮的當然是“三環”徽記,此外,主樓前的21級臺階送你闊步邁向新世紀,高樓大頂青色琉璃瓦為大理分校打上了白族傳統文化的烙印,3.6萬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四通八達,正好是白族走馬轉角樓的生動體現,蒼山泉水在校園中順勢流淌,形成淺灣疊瀑,小橋流水,又是一番文化品位。云師大和云師大附中鐘情大理自有大理的文化魅力,而繼承傳統、開拓創新是附中人一貫的精神品質。
做師大附中人真光榮,進入師附中大理分校真幸運,有人說它是新校,我想不對,因為他是有著60多年輝煌歷史的師大附中家族中的一員;有人說他是老校,這也不對,因為他對師大附中是一個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有條件辦出不同家族其他成員的特色來。
走進師附中,邁向新世紀。有“三環”徽記的校園自然都有豐厚的育人沃土,都和西南聯大有著文化和教育的福緣,校園沃土,早有等待育苗的園丁,種子播下去。
師資隊伍
云師大附中大理分校的領導班子的主要成員由云師大及云師大附中選派,其中校長戴向陽、副校長為秦君怡(主管教學)、鄭華(主管學生)、楊志斌(主管后勤)。
云南師范大學黨委慎重研究,大理市委、市政府多次禮聘,師大附中全力支持,組成了云師大附中大理分校優秀的領導班子。教師隊伍:除云師大附中選派骨干教師到校擔任學科帶頭人外,學校從全國各地應聘的近千名在職教師和應屆優秀畢業生中,第一批擇優選定了56位教師,其中特級教師4人,中學高級教師14人,中學一級教師7人。選定的教師從3月1日起到云師大附中培訓半年,培訓合格后正式聘任為我校教師。我校的教師隊伍是一支凝心聚力、徳才兼備、身心健康、務實高效的隊伍。
辦學特色
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紀中學)是經大理巿委、市人民政府和云南省師范大學批準,由大理市教育局與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聯合創辦的一所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的全新的高級中學.
學校建立在風景如畫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大理。
為讓社會、家長、學生對這所學校有進一步的了解,現作簡介如下:
一、黨政支持 聯合辦學
大理州委、州政府對這所學校極為重視,給予親切的關懷。
大理市委、市政府以戰略眼光,高瞻遠矚,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滿足把大理建成滇西中心城市的發展要求,為解決高中教育這一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高中的迫切要求,順民心、合民意、大手筆、大氣魄,投資1.2億,占地150余畝,按部頒和云南省一級一等高級中學的硬件標準建設的一所優質高級中學.從基建到招生一路綠燈,給學校更大的辦學自主權.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學校高標準、高起點、高要求打造成一所知名優質高中的重要條件。
云南師范大學和云南師大附中對學校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聯合辦學,使大理分校能充分利用云師大和云師大附中的優質教育資源,使學校辦學有后盾、可依托、有靠山。
二、全面發展 質量領先
教育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靈魂、關鍵。學校辦學的方針是徳育為基礎,教學是中心,質量是關鍵,關愛每個人。把課堂教學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理直氣壯的追求高的升學率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學率,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身心健康,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張揚,特長得到發揮。
學生寄宿和優越完善現代的生活設施,為學生贏得了更多的學習、休閑娛樂的時間,“吃不飽”的學生可以進行超前學習,廣泛涉獵,自學博覽知識;“吃不了”的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加快“咀嚼”,盡快消化吸收知識。
高級中學的音樂、美術課是選修課,但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學校專門聘請了高素質的音樂、美術教師,除了開設音美等藝術欣賞課外,還組織管弦樂隊、民樂隊、合唱團、舞蹈隊、戲劇社、文學社,專設琴房。各種學科競賽小組都將得到名師的指點,幫助。為學生張揚個性,發揮特長,提供廣闊自由的天地。
學校還專設心理咨詢室,由受過專門教育,有豐富的心理教育經驗的心理教師答疑解難,及時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治療心理疾患,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學校向家長和社會鄭重承諾:我們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決不讓一個不合格的學生走出校門。
三、扶貧助困 關愛學子
學校實行新型的師生關系,校長、教師是學生的導師、朋友和親人,教師要關愛每一位學生,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與學生談心交友,疏通心結,化解矛盾,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力所能及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對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專設貧困學生助學基金,扶貧助困,使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得到優質教育,決不讓家庭貧困的優秀生進不了這所學校或者進了學校因家庭貧困而讀不下去。
對烈士子女、見義勇為者(或見義勇為者的子女)、特長生除在招生時給予適當照顧外,對其中家庭貧困者同樣給予資助。
四、專家咨詢 教科興教
學校的辦學得到云南省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專家委員會的大力支持,該會派出專家顧問組到校指導辦學,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提供咨詢。
同時,學校還將開展與港、澳、臺及其他國家的校際間的師生交流。
學校鼓勵全體教師結合本校實際,對教育教學課程改革,學生素質教育等實踐中遇到的、提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研究,使科教興教,人才興校在我校蔚然成風。
辦學理念: 先學會做人 再學做學問
不但要學會 關鍵要會學
育人模式: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教育管理的育人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教書育人、管理育人,使學生成人成才成棟梁之才,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把學校辦成學生做人的課堂、求知的圣地,生活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