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5 01:45:24作者:網絡
幼兒園老師說,要寫育兒心得.說起育兒心得,還真總結不出個一二.芊芊是我經歷了五年三次保胎后流產,最后一次保胎躺床上四個月才保來的小福寶,所以從出生開始,我可能比其他的媽媽對寶寶投入了更多的溺愛.每天下班回家,我都會要求能和芊芊擁抱一下,靜靜的抱著,我對她的母愛在泛濫,她對我的感情在增加.芊芊經常在抱好后會“吧唧”一聲給我一個吻,那時感覺自己真是最幸福的媽媽.我對芊芊的要求并不高,健康、快樂就行.所以報名參加的那些早教課、培訓課都是以玩為主的內容,如創意手工、烹飪、畫畫等
如何做個好爸爸好媽媽?
-------程序教學法
如何做一位稱職的家長,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順利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完美的家長,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好爸爸好媽媽?現在,我們來看看,怎樣做好爸爸媽媽
1、對孩子不批評、不抱怨、不打罵、不責備。
這是一條基本原則。雖然還是未成年人,但是少年兒童的自我意識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強,對孩子的打罵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而抱怨、責備、批評,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的情緒,他們容易在抱怨中覺得自己不被愛,在責備中發現自己很差勁,在批評中否定自我,喪失自信心。作為一個好家長,一定要杜絕打罵、責備、抱怨和批評出現在自己和孩子的互動中。
2、主動去了解孩子,尊重他們的愛好。
你注意過孩子喜歡什么嗎?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無論孩子喜歡什么,都是他個人的愛好和興趣。這種愛好和興趣不僅使他的情緒有所寄托,使他能感到踏實和安定,而且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幫助他學習和創造的導師。因此,親子間溝通時,尊重和培養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便顯得舉足輕重。孩子喜歡什么或不喜歡什么都是孩子的權利,父母應順其天性,順其自然,在溝通中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并對孩子的興趣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培養,讓興趣成為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導師。
3、注意聆聽,鼓勵孩子多談關于他自己的事。
家長關心孩子,不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聽”。這個“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談自己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學校里的交友問題,你可以通過老師進行了解,同時也要注意聽聽孩子自己是怎么說的。這樣直接溝通的方式,不同于家長單方面的說教和灌輸,而是由孩子引導,在這種直接的溝通中,你可以了解到只用“看”了解不到的情況,從而針對不同情形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4、尊重孩子的發言權,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知道這樣的一條原則:尊重他人發言權。但在親子交流中,家長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很多家長習慣以自己的意識領導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發表言論的時候,或者駁斥說“不懂就不要亂說”,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這樣做會減低孩子的存在感,讓孩子產生“我的觀點一點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會下意識的忽略自己,輕視自己。
5、不隨意給孩子物質獎勵。
獎勵及游戲,是兒童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部分,及時地激勵和獎勵,將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但是,如果獎勵泛濫,則會讓孩子產生“為獎而學”的情緒,反而起不到激勵的作用。使用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好好學習,必須在科學的指導下,有節制、有計劃地進行,才能真正的促進孩子成績上升。
6、尊重孩子的娛樂權和他們的隱私。
當一個“好爸爸好媽媽”,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娛樂權。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能給他們帶來樂趣,帶來友情,帶來健壯的體格。只有尊重了孩子的娛樂權,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整的童年,一個健康、完整的學生生活。
寫日記和父母吐露心事及在父母面前保留隱私,都是一種自省方式,都是一種自我人格的覺醒。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就會不再重視這些自省方式,就會大大削弱自省的欲望和能力,妨礙孩子健康成長,削弱孩子與家人的親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