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歷史簡介,政府的與民間的存在著并不一致的地方。政府:“深圳原來是一個小漁村”,是文化沙漠;真實的歷史:深圳市的前身寶安縣在1979" />
更新時間:2021-04-14 15:06:15作者:網絡
3分鐘了解深圳,寶安是“深圳之源”,有何來歷?
深圳歷史簡介,政府的與民間的存在著并不一致的地方。政府:“深圳原來是一個小漁村”,是文化沙漠;真實的歷史:深圳市的前身寶安縣在1979年的時候是一個具有31萬人口的邊防重鎮,文化教育的水平比較高(甚至高于廣州市的天河區——本人的親身體驗)。 “20dhg02”說:“深圳沒有歷史”是一種無知的典型表現。深圳地名傳說深圳現在已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深圳”這個名稱在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知名度。但僅僅二十多年前,“深圳”還只是寶安縣屬下的一個小鎮。那么,“深圳”這個名稱是怎么來的呢?七、八百年前,先民們陸續來到現今福田、羅湖一帶進行開發。沉睡了千、萬年的荒山野嶺逐漸變成了良田。當時,從銀湖到筆架山東側,有一條又深又長的大土溝,一直延伸下來,經過蔡屋圍附近,一直連到深圳河。銀湖、筆架山的山泉水也順著這條深溝往下流,當地人就把這條深溝稱為“深圳”。“圳”,按照《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的解釋,是一個方言詞匯,主要在廣東流行,意思是“田野間的水溝”,田野間一條很深的水溝,按照當地的方言習慣,自然就叫做“深圳”。由于這條又深又長的大土溝成為了這一片地方地形地貌的一大特征,因此,“深圳”也就成為了這方土地的代名詞,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成俗,稱當時蔡屋圍到東門這一帶為“深圳”。游藝民俗老深圳住民尤其是原寶安縣住民春節期間,會舉辦各種民間舞蹈,主要有獅舞、麒麟舞、龍舞、魚燈舞等,分布在各個鄉鎮。其中以獅舞、麒麟舞和龍舞較為普遍,也最具地方特色。獅舞和